崩壞3前傳——逆熵(1)

照例還是說一下其它話題,中國圣痕改了名字其實還是讓我很惱火的,盡管這種改動確實有利,但是在我看來弊大于利。畢竟如果讓我選是糾正錯誤容易還是培養(yǎng)興趣容易,我會選擇前者。如李耳之類的性別問題,我相信到初中幾乎就能了解并糾正原本的錯誤,這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相反,很多人可能原本并不想去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人物,但通過崩壞3里的圣痕對這些人物產(chǎn)生了興趣,去查百科,去問老師父母,這些才是最難得的東西。盡管是避風頭,但我相信大偉哥很難再把名字改回來了,畢竟這個風險太大,米忽悠承擔不起,只能說一個好的宣傳中國文化的機會被一個很容易解決的隱患抵消了,真的可惜。這種文化傳播和傳承的機會很難得,孔子學院辦的再多,可能都沒有玩一個游戲讓人有興趣,高層要辦,底層也不容忽視,游戲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載體,利用的好,可以達到文化輸出的作用,當然我相信其它服應該不會改名,那么文化輸出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只可惜本國的文化傳承卻又少了一個途徑。
言歸正傳吧,這次帶來的是逆熵視覺小說的劇情。其實逆熵小說的劇情較崩壞3漫畫的主線劇情給我的印象更加深刻,如果說崩壞3漫畫是一個個超人的短篇集錦,那么逆熵視覺小說就是一部偏向凡人的崛起歷程,其中有對科學的探究,對哲學的思考,乃至于對社會和人類的深刻挖掘,我非常推薦大家去看逆熵視覺小說,品嘗一種溫潤而不膩味的平淡。
序章 瓦爾特
伴隨著令人牙酸的剎車聲,汽車停了下來。
“下車!”旁邊的人不耐煩地說道。
Ω1下意識伸出右手,卻被旁邊的人拍了回去。
“左邊!”
“哦哦。”Ω1趕忙向左挪去。剛一下車,由于方向感的暫時缺失,他一不小心摔倒了。
“看著點路啊!”耳邊還是那個聲音。
Ω1心道:“我也想看著呀,但我現(xiàn)在帶著頭套你讓我怎么看?”
還在腹誹著,他地耳邊忽然傳來了另一個聲音:
“行了,你們回去吧,他就交給我了。”
這是一個平靜的女聲,一句話從頭到尾沒有感情波動,Ω1想,這可能是位從事秘書工作地小姐。
還沒等他取下頭套,汽車再次發(fā)動,引擎的聲音逐漸遠去。
唰——
Ω1下意識瞇了眼睛,當然現(xiàn)在是晚上,視覺沖擊的壓力并不大,他很快恢復了過來。
是這個小姐取下的頭套,頭套的邊緣刮到了他的前額,有點疼。
出乎他意料的是,映入眼簾的是一位披散著頭發(fā)的年輕女子。
“藍色的頭發(fā),真是少見啊?!彼行┦?。
女子笑了笑:“歡迎回家,小白鼠先生。初次見面,介紹一下自己吧?!?/p>
她理了理散亂的頭發(fā),說道:“愛因斯坦(Einstein)?!?/p>
Ω1有些錯愕,“ein(德語“1”的意思)stein(德語“石頭”的意思),一塊石頭?”
但他很快也反應過來,道:“我嘛,Ω1.”
愛因斯坦搖了搖頭:“這不像一個人類的名字。”
沉默了一會,她忽然道:“瓦爾特(Welt)。以后你就叫這個名字吧。”
Welt,德語“世界”的意思。
Ω=W,倒也挺合適的。
并沒有覺得女子自作多情,瓦爾特欣然接受了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確實有人味,同時也沖淡了他在到達這里之前對未知的恐懼。畢竟,他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轉(zhuǎn)移了。
從三年前,1952年1月1日的柏林第一次崩壞之后。
在那一次大崩壞之后,他被人發(fā)現(xiàn)躺在崩壞的中心,但卻毫發(fā)無損,順帶說一句,這場崩壞導致了近30萬人類的死亡,別說中心,正常人類處在邊緣處受到波及也會重傷,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之后,組織就帶走了他,之后的三年,他周轉(zhuǎn)各個實驗室,被進行各種實驗,經(jīng)歷的痛苦數(shù)不勝數(shù)。
“為了人類,請您犧牲一下吧?!边@種話,他已經(jīng)厭煩了。
“憑什么我就要接受這些實驗?我不是受害者嗎?那也能算理由嗎?”他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在心中響起這些聲音,但他知道他沒有資格,更沒有能力逃走。
當然這些終歸是有理由的,結(jié)合上古文獻“崩壞啟動功率達到1000HW以上時,在其中心會誕生名為‘律者’的存在”的結(jié)論,他被天命認定為律者。
雖說是律者,但他卻沒有任何的能力,同時他也失去了所有的記憶。自己是誰,多國語言又是怎樣學會的,他一無所知。
如果說律者是這樣的話,那未免也太悲劇了,他如是想著。
要不是唯一的一位筆友一個月一次的書信,他可能已經(jīng)崩潰了。
他也沒想到那個圣女卡蓮的故事能打動他,他本以為這不過是政治性的宣傳罷了,或許,那位叫小丑阿爾法的人是天命的某個高層?當然,這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的命運,即將在這個地方,這個帝國研究院42號實驗室,改變。
第一律者,這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律者,究竟有怎樣的能力?42號實驗室的另一位科學家又是誰?天命的北美支部是怎樣成為逆熵的?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