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冷漠?了解孤獨癥兒童的社交缺陷
一.什么是社交冷漠?
孤獨癥是一類發(fā)生于嬰幼兒時期,一持續(xù)性的社交缺陷和重復性刻板行為、興趣為核心癥狀的神經發(fā)育性障礙。

?
孤獨癥兒童的社會溝通技能低于正常發(fā)育兒童,并且孤獨癥兒童普遍缺乏分享和合作的意愿,同時孤獨癥兒童的消極情緒明顯,積極情緒缺乏,基本上不好主動與人交流,容易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也就是人們常說社交冷漠。
?
這是孩子的一種社交缺陷,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樣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進行干預呢?
?
?
今天爺爺帶貝貝在院子里和隔壁的一個小男孩一起玩玩具。開始的時候,貝貝只是看著,后來貝貝坐進了小汽車,小男孩騎摩托車撞她坐的小汽車,貝貝坐在里面,既不高興也不害怕。
?
之后,貝貝去玩滑板車了,貝貝發(fā)現小男孩坐小汽車,貝貝也想一起坐,但是小汽車太小了,坐不了兩個人,就沒有讓貝貝坐上去,貝貝很不高興,就大叫。
?
后來,小男孩還把貝貝的滑板車從樓梯上摔下去,爺爺提醒貝貝,貝貝也無動于衷。
?
?

?
?
二.了解孤獨癥兒童的社交缺陷
?
1. 相關研究表明,孤獨癥兒童在社會交往中存在著持續(xù)性的缺陷,包括啟動或回應社會互動,以及發(fā)展維持和理解人際關系方面存在著缺陷。
?
材料中,貝貝無法理解,小男孩撞自己的目的,貝貝對小男孩的社會交往意圖認識不足,所以貝貝并沒有回應小男孩的這些行為。
這不僅僅是因為貝貝缺乏社會交往活動技能,最主要的還是由于神經機制發(fā)育異常使其難以加工社會性刺激,從而表現出社會動機不足,進而導致社會性刺激接觸減少,影響相關腦區(qū)的發(fā)展,最終導致孩子的社交缺陷。
?
?
2. 對于貝貝這樣的孤獨癥兒童來說,想要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那么家長就需要激發(fā)孩子的社會動機。
?
孩子在社會認知能力的關鍵期,如果社會動機不足,那么會減少孩子自身對社會性刺激的注意,阻礙孩子關注和學習與社會相關的信息,導致自身無法獲得社會化經驗、阻礙社會認知和社會技能的發(fā)展。
?
?

?
?
?
?
三.如何進行干預?
1.注重提高孩子的社會動機
為了提高孤獨癥孩子的社會動機水平,家長在康復過程中,可以通過營造社交場景,并且需要及時給孩子獎賞,引導孩子發(fā)現社會性刺激的興趣和獎賞性。
?
對孩子進行干預時,干預的內容要符合孩子的興趣偏好,從而吸引孩子的注意。
?
例如,孩子喜歡水果,在對孩子進行干預時,可以通過水果來教孩子一些社會性的語言和動作,讓孩子漸漸學會這些親社會行為。
?
?
2. 利用視覺提示進行干預
家長可以從幫助、分享、安慰這三種行為入手,來維持和提高孩子的社交動機。
?
家長需要創(chuàng)造出合適的場景,讓孩子模仿幫助、分享、安慰的動作。比如,媽媽讓爸爸幫自己拿一下板凳,爸爸給媽媽拿了板凳,然后媽媽就感謝爸爸,給爸爸好吃的(這個好吃的應該是孩子喜歡),多次重復,吸引孩子注意并模仿。
?
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做好示范,為孩子提供視覺提示,從而促進孩子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塑造孩子的行為習慣促進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
?
?

?
3. 多參加集體活動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訓練時,不要只局限在家庭環(huán)境中進行,還應該多帶孩子到戶外,多與同齡的孩子進行游戲,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游戲,便于孩子進行自然模仿和交流,還要注意孩子的進步并及時給予正強化。

?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