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冥想
怎么冥想
之前看到有很多小伙伴問我該怎么冥想,我當時還尋思,這個其實很簡單很隨意啊(因為我拍視頻講過兩次了)。我在想大家迷惑的到底是哪里呢?
我回想了一下一開始冥想的整個心路歷程,就差不多理解大家的迷茫之處了。
其實開始冥想基本上都處于一個從認知層面冥想貌似很好的階段,但是無法從實際體驗理解到冥想到底有多好。
我先從自己的體驗來講一下冥想的好處吧,是自己多年來實踐感知到的,真實不虛的體驗。
其實我比較多“正兒八經”“每天冥想時刻”的時候是在10年前左右,那個時候看過《哈佛幸福公開課》之后,當tal教授用科學實驗告訴我冥想的好處我就開始嘗試了。
可是我真的不得要領啊,這個不得要領倒不是方法什么的不對,而是自己感覺沒什么用,好像還每天至少浪費10-30分鐘。
我估計這是問我如何冥想的小伙伴可能在意的事情,你們或許也已經嘗試過冥想了,但是可能跟那個時候的我一樣,覺得自己嘗試下來“感覺”沒什么用,但是又知道冥想帶來的改變“很神”,所以就以為是自己的問題。
這很正常,不要覺得自己冥想沒做對——無論你們用的是哪種方法。
只是這個階段是必經的。所有想要找出自己冥想方式是否正確的思維,其實都是浮躁心在作妖,因為想要立竿見影嘛。
所以我建議,初期冥想,不要在意形式,不要覺得必須要怎么樣,不要覺得必須要多久之類的,不要去找為何冥想不成功的“糾錯貼”。
這事兒不存在不成功,從你打算實踐冥想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成功之路上了,總有一天你就會“成功”的。因為這顆種子已經種下了。
就像我一開始冥想,東倒西歪,冥想到睡著,用數(shù)呼吸的方式數(shù)不到50下就走神,什么情況都有的。原先我會很批判自己做的不對,但現(xiàn)在看來,這就是我們在初期能做到的最好。我們要鼓勵勇于踏出這一步的自己,而不是急著“進步”(這個時候往往都是急躁心,人其實不需要用催促自己來讓自己成長,因為我們每個人骨子里是熱愛成長的)。因為這就是必經之路,不走過這個階段是無法到后面的。
后來我也放下了刻意冥想,可是卻又時時刻刻保持冥想。我每時每刻都保持對自己的覺察,觀察我在想什么,我的信念是什么,害怕什么喜歡什么……之類的。
這有什么用?
隨著覺知力得提升,我后來越來越多看事情更看得更加深入,直擊本質和實相,而不是在表面上的幻象森林里迷失。
也更加有助于修正自己的信念。有些信念不清空是沒辦法讓正知正解進來的。
那其實你們也可以像我一樣,不用每天花時間刻意冥想,但你們可以保持覺察,觀察表面上的你在做什么而不加以批判,也很有趣哦。
其實冥想基本上就修兩種,覺察和專注。
我近期開始了時時刻刻專注的冥想。(終于,我是發(fā)自內心地到了想要專注的時候了,替自己開心)其實通俗意義上就是我們理解的活在當下。就是佛陀開悟后給孩子們講得“吃橘子”。
為什么專注這么重要?
我跟你們說,這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仔細想想,我們最幸福的時刻,就是那些進入心流的時刻,我們與所做的事情渾然一體,全然不知時間。
再仔細想想,什么時候我們是專注的?就是當我們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富足、滿滿創(chuàng)造力的時候。
所以為什么佛陀開悟之后,給孩子們講得是“要專注地吃橘子”,因為專注的狀態(tài)就是幸福的狀態(tài)。修煉專注,就是在每一刻在向宇宙發(fā)“我很安全、富足、我有能力創(chuàng)造我想要”的信號。那么,我們就更有可能吸引來安全、富足、力量。
所以,回到題目。怎么冥想呢?
修覺察和專注就夠了。但也不必拘泥于冥想的題目和形式。有的時候你們看到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打開脈輪什么,你們很想要去嘗試,去嘗試就好了,反正隨便你們怎么玩怎么做都沒關系。去找哪位老師或者不找老師,都不重要,做到做不到冥想要求的形式,都不重要……
這事兒對你們越輕松越容易堅持下去越好。
不是我不教你們方法,比如“你要坐著,閉住眼睛,觀察自己的思緒,但不要抓住它”之類的。方發(fā)生太多了,我也說不完,到處都是。
主要是,我正想告訴你們,當你們開始提這個問題的時候,就代表你們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了。方法倒是不重要,而且你們總會在內在的指引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的。
說白了,冥想的正確方式只有一個很明確的信號——那就是開始,過程中怎么走都無所謂了。
阿綠?
雜記于2023年8月24日晨間 (陽光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