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股市動態(tài):上還是下?縮量糾結中
大盤調整兩天之后,今天滬深股指小幅收漲,收十字星。板塊方面:食品飲料、日用化工、造紙、互聯(lián)網(wǎng)等板塊領漲;種業(yè)、航空、半導體等少量板塊收跌。

今天指數(shù)雖然收漲,但滬市成交量萎縮明顯,成交量與昨天比萎縮約10%,與前天比則萎縮超過20%。市場交投意愿不強。
回頭看8月以來的走勢,總體是緩步爬升形態(tài)。但最近幾天,滬指明顯受阻于前期高點,上不去,成交量連續(xù)萎縮,市場處于糾結中。大盤到底是向上呢?還是向下呢?這是最近朋友們問我最多的問題。
我們先從流動性的角度來看。央行在8月17號和19號分別進行了 1500億元和7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對沖了到期存量后,均為凈投放,屬于增量操作。央行今天公告,在公開市場開展1500億元7天期和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有15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xiàn)凈投放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是時隔兩個月后,再次重啟,央行上次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是在6月23日。這就表明,最近央行依然在向市場釋放資金,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充裕。從北向資金的流向來看,最近兩天也是凈流入。筆者預計,8月下旬這段時間,市場資金面總體有望保持寬松狀態(tài)。

貨幣保持寬松狀態(tài),但為什么大盤就上不去呢?可能有這樣三個原因:
第一:是技術面的壓力。我們來看一張籌碼分布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滬市在3400點至3500點一線,累計了大量籌碼,壓力很重。這也是前期大盤每一次接近這個位置,都掉頭向下的原因。最近也是在這個位置遇到阻力,市場心態(tài)出現(xiàn)了分化。
第二:是板塊切換還沒有完成,缺少主力板塊來支撐行情。前期熱點板塊:醫(yī)藥、5G等板塊熄火,消費、證券、科技等板塊也出現(xiàn)了分化。而有色、煤炭、銀行、電力、鋼鐵等傳統(tǒng)板塊雖然有所表現(xiàn),但持續(xù)性還存在疑問。市場資金還不敢大力做多。
第三:下周創(chuàng)業(yè)板注冊制正式實施的影響。下周一,創(chuàng)業(yè)板注冊制正式實施,創(chuàng)業(yè)板個股的漲跌幅由10%調整為20%,這個調整,對市場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一時難以看清。這可能也是主力資金還不敢大力做多,而空方也不愿意大幅減倉的,市場情緒處于糾結的原因。
所以,筆者認為,下周大盤出現(xiàn)變盤的概率很大。大盤是上還是下,下周見。如果僅從流動性角度來看,筆者是傾向于向上的概率更大一些。
(本文中所有個股案例僅為回顧,不構成投資建議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以上資料由國信證券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曹忠民? ??投資顧問(執(zhí)業(yè)資格:S09806101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