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回溯(一)
試問如今的“炙手可熱”,利益還是資本? 自七八年前的“利益”,演化到近期的“資本”,一幕幕為富不仁的悲劇使我等愈發(fā)對(duì)為富不仁者棄如敝履、忍無可忍,而無可奈何,何也? 試從人欲一隅而言,或曰:“非仇彼也,乃仇子不于其位者噫!”然否?非然也。如然則置慎獨(dú)修身者于何地邪?大道之行,為人所欲者也,天下為公,為天下人所共舉者也!而今安在哉?我必曰:“大道潛龍?jiān)跍Y而未曾更易,公心始終如初而卒惠廣徹底。”今日之困,根在自己,或力不發(fā)、或力不循道發(fā)、或無大局觀而力發(fā),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未全羅列,緣在自省才得自救。 當(dāng)下,最讓人鄙夷而又不得不趨之若鶩的東西,非富貴莫屬。多少人在追求的旅途中如癡如醉、如夢(mèng)如幻,看似美好幸福,實(shí)則讓人痛苦。而大家追尋它而沒有打好基礎(chǔ)、做好準(zhǔn)備,則還是一事無成。 一人知,十人知乎?十人知,百人知乎?是以天下之大,況智者不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茍妖言惑眾,則智者力寡將何法以將眾平之而不為天下所阻?其道誠可貴也。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