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繪上色教程-打破初學者常見的調(diào)色的誤區(qū)

這次主要講的是初學者遇到的上色問題:
一般有以下2種:
1、不知道選什么顏色!自己在色板取的顏色總是很不舒服!很刺眼!
2、上色總是很臟/很暗!畫面很臟的感覺!
以上兩個問題,下面以PS為例簡單講解一下。
【以下內(nèi)容,是以先圖后字的順序,也就是說文字多為闡述文字上方的圖】
【第一節(jié)】
首先,上色前必定要取色/選色,而最直觀的取色工具,就是

這就是HSB滑塊,可以在PS里面的“顏色”面板里面找到,通常打開的是RGB滑塊,我們點擊這個窗口的右上角的黑色三角形,選擇HSB滑塊即可。
HSB滑塊是對人來說最直觀的取色工具!
H=色相,可以想象為——什么顏色
S=飽和度,可以想像為——顏料的濃度,也可以理解為“當前顏色的顏料+白色顏料”。
S值為0時說明“當前顏色的顏料0%+白色顏料100%”,也就是除了白色顏料以外,你沒有加入任何色素的顏料,而S值為100時,說明“當前顏色的顏料100%+白色顏料0%”,也就是當前是純純的一個顏色。是什么顏色,按H而定。
B=亮度,可以想像為H和S的組合下,加入黑顏料的多少。數(shù)值的道理和S相同。
為什么說HSB是最直觀的取色工具呢?因為人如果要定一個顏色,通常會想三個問題:
1、什么顏色?紅黃藍綠?這是H值要定的事情。
2、顏色是濃還是淡?這是S值要定的事情。
3、顏色是亮還是暗?這是B值要定的事情。
這樣下來,一種顏色就決定下來了,和人的思維一致。
比方說,我要一個淡藍色,那么,我就要在H處選“藍色”,S處選比如“50”(顏料50%+白顏料50%),而既然是淡藍,就不是用來上陰影部分的,那么B值可以是“100”,這樣的思路,一個顏色就定下了。
注意:一種單純的顏色,我們就拿顏料來說吧,比如說一種單純的顏料,它本身就是最亮的了,加黑色當然會變暗,但是加白顏料并不是變得更亮,而是會變得更淡,要注意對亮和淡的理解。比方說一幅畫顏色很淡,你會稱它為淡彩,你不會稱它為亮彩,因為沒有暗的對比,就沒有亮

1、下面,我們拿一張線稿來示范一下。

2、假設(shè)我已經(jīng)定下臉部的基本膚色是這個黃色,我要上陰影部分,要怎么選陰影部分的顏色呢?

3、在H和S不變的情況下,想當然地在原本膚色上增加黑色顏料,出來的顏色就是作品變“臟”的原因,切記:任何畫都不要隨便加黑色素,也就是B值。為什么那么多熟練畫手的圖的顏色豐富多彩,但是一點也不臟,還能有層次感,而自己第一手就臟了呢?這個就是原因,至于如何解決,且看下面的解說。

4、看,如果我不動H和B,只增加S,也就是——顏色的濃度增加了,同樣可以達到層次感的作用!這就是為什么大手們的圖一點也不臟!因為他們即使有層次感,B值也可以絲毫不變。換句話說,也就是層次感增加了,但是亮度絲毫沒有改變!

5、在上面的原理上,進階一下!如果S和B不變,那么只改H的話,會出現(xiàn)上圖這樣的情況!上圖中,H是在黃色的位置,我把它往紅色跑了一點點,也就是說,混入同樣亮度和濃度的紅色,同樣能夠增加層次感!相比上一張圖,這張圖其實更為豐富。因為上一張圖里,膚色中只有一個顏色,現(xiàn)在其實是有兩種顏色——黃+紅在里面,這種微妙的變化就是豐富的來源,如果整張圖都用這樣的上色法,看似簡單的圖,其實會混入不少微妙的顏色,這就是為什么初學者通常怎么看都找不到門路,因為這種微妙的混色往往肉眼看不出來。

6、如果,我要在陰影部分加入反光呢?通常的做法是加入冷色調(diào),上圖是同樣的道理——改變H和S,B稍稍補充,現(xiàn)在這個膚色里就有黃色、紅色、紫色,非常豐富。如果你回頭看看3和4,你就知道差距。
道理就在這里,現(xiàn)在的膚色有三個層次,但是亮度幾乎毫無變化,只要我不動B值,無論我上什么顏色,我也不會把畫弄得很“臟”。
【第二節(jié)】
下面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1、這是一個紅色的方塊,純紅色,現(xiàn)在我要上一面高光一面陰影

2、如果我只改動S,也就是讓紅色變“淡”,得出來的高光是這樣的。

3、如果只改變B,也就是讓紅色變暗,得出來的陰影是這樣的。綜覽上圖,雖然有層次,但是非常單薄,因為它只有一種顏色,紅色。而白色和黑色在色彩的世界里,其實不能算是顏色,而是極端的兩極。

4、如果我保持S,只加入黃色,我同樣可以得到一個高光。

5、同樣,如果我只改變H,我同樣可以得到一個層次,不過由于此圖所有數(shù)值都非常極端,所以無法稱其為“陰影”。

6、因此,實際的情況,要根據(jù)需要來定,比如這里,加入黃色以后,很刺眼,可以同時改變一下S,緩和一下。

7、同理,加入紫色的時候,同樣也可以改變一下B,讓其確定為暗面。
這一節(jié)主要是想告訴你,HSB三個值的組合的作用——H就不用說了,而S高了很濃重,低了可以很溫和,B高了會臟,但是B不是完全沒用的,稍微加入一點又可以為顏色準確地定位。總而言之,初學者和熟練畫手的區(qū)別或許就在于——選色的時候,初學者想的是光影,熟練者想的是層次!

8、上面說的事情其實并不復雜,如果一次看不懂,仔細多看幾遍,一定能夠掌握,一旦掌握了,就算不是在photoshop里,遇到各種拾色器,你也能輕松應(yīng)對了。比如上圖,是photoshop的拾色器,現(xiàn)在能看懂了嗎?H是單獨的一條,而在左邊的大方塊里,左右的走向代表了S,上下的走向代表了B。

9、上圖是sai的拾色器,除了圓環(huán)部分的道理和PS一樣以外,下面還是默認地給了HSV滑塊,HSV其實和HSB是一樣的

10、上圖是PT的拾色器,只不過是方形變成了三角形而已。
【第三節(jié)】
再來舉一個例子,這也是很多初學者會混亂的問題。

2、土黃像是深一點、暗一點的黃色,那么是加白色就能變成檸檬黃嗎?錯錯錯!

3、土黃就是土黃,土黃就是紅色+黃色得來的混合色!也就是說,土黃無論加什么,也永遠變不了檸檬黃(當然如果你無限加檸檬黃進去,土黃會慢慢消失不見……這是廢話)。土黃只有減掉紅色,才能變成檸檬黃。

也就是說,文具店為什么有那么多種顏料賣?品紅、玫瑰紅、土黃、檸檬黃、紫羅蘭什么的,各種各樣的名字,其實他們都不是代表了“不同顏色的亮度/濃度”,而是代表了“不同顏色的混合”,也就是HSB滑塊里,H中的各種顏色。說到底,就是三原色不同比率的混合。所以,文具店里所有的主流顏料,都不會因為加了白色或者黑色而變成另一種顏色!這也是其中一個誤區(qū),和前面的兩節(jié)也算是有關(guān)系。
日漫原畫插畫板繪學習QQ群;786472129 ,公眾號;zv969375344
CG原畫日漫板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