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王國風云中的風云國王——“無地王”約翰篇(一)

2019-05-10 11:33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在第四次十字軍將君士坦丁堡攪得一團亂的同時,歐洲的西部也在上演著一場宿命對決。這場對決中的兩位主角,一個是法蘭西的奧古斯都再世,另一個則是英格蘭新繼位的國王。而這位尚算年輕的金雀花,便是亨利二世和埃莉諾的幼子約翰。在前面的英王篇中,約翰已經(jīng)有過數(shù)次出場了。與前面的理查相比,既然約翰是游戲列表中的正式主角,那么在這里就給他一個完整的篇幅,從頭開始說說他的故事,而不是接在理查去世之后。而且雖然說理查在第三次十字軍中大出風頭,但是約翰才是在結(jié)果上對英格蘭造成了更大影響的一位。盡管這些影響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也許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出更好的評判。

另外本篇內(nèi)容較長,由于單篇的篇幅有限制,仍將分割成幾篇發(fā)出。

1204劇本開局時的約翰,其領(lǐng)地規(guī)模比起父兄時期有所縮水。更重要的是,他還丟掉了家族祖?zhèn)鞯陌踩?諾曼底,幾乎成了名副其實的英格蘭的國王


一、幼子出身繼位難,諸兄作亂得父愛


首先按照慣例,這里還是簡單提一下約翰的出身。他于1166年12月24日出生,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和阿基坦的埃莉諾的小兒子。當時正值英法兩家公開交戰(zhàn),亨利二世一直在歐陸對抗法王路易七。而埃莉諾在生下約翰后的第二年,便帶著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理查,返回了老家普瓦圖。小約翰和他姐姐瓊,則被送到了豐特弗洛修道院寄養(yǎng)。雖然在中世紀時,將幼童寄養(yǎng)在修道院并非罕見。而且在CK系列中,玩家也可以選擇這種途徑養(yǎng)育子女。不過對作為幼子的約翰來說,這更可能是提前讓他熟悉教會的環(huán)境。雖然亨利二世擁有一個龐大的王國,他也確實想將領(lǐng)地分別留給幾個兒子。但是前文也提到過,地盤縱使再大終究也不夠分,約翰還是很可能會成為一位主教甚至是大主教。

約翰的家譜,從其曾外祖父亨利一世,到約翰自己的子嗣

而約翰的父親亨利二世,終究還是一位世俗國王。他認為自己的兒子仍該是國王,或者至少也該是公爵那樣的大封建主。再加上亨利二世因為托馬斯 貝克特一事與教會間關(guān)系微妙,他就更不想讓小兒子與教會走的過近。但是亨利二世的領(lǐng)地,已經(jīng)基本被約翰的哥哥們預定完了。因此他常常戲稱自己的小兒子為“無地者”約翰,并想通過聯(lián)姻為其另尋出路。在前篇中已經(jīng)提到過,亨利二世為自己小兒子選擇的目標,便是北意大利的薩伏伊。薩伏伊伯爵休伯特三世這時只有女兒沒有兒子,如果他一直生不出兒子那么其領(lǐng)地很可能就將由其女婿繼承。不過即使是在中世紀的歐洲,沒有領(lǐng)地也是討不到媳婦的。因此在1173年初,亨利二世于利摩日會見休伯特時,稱約翰名下?lián)碛邢^r(nóng)等三座城堡。休伯特對此自然很滿意,但是亨利二世的次子、約翰的哥哥、儲君小小亨利就不那么高興了。而亨利父子不和的結(jié)果,就是一場牽涉到幾乎英法全境的大叛亂。約翰此時還年幼,并沒有牽涉其中。但是他的三個哥哥,全部站在了父親亨利二世的對立面。雖然英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也饒恕了叛亂的幾個兒子,還向他們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讓步。不過這次叛亂畢竟疏遠了他們的父子關(guān)系,亨利二世便更加偏愛小兒子約翰。

這場叛亂之后,年幼的約翰被其父親帶到英格蘭,不再接受修道院的神學教育,改為宮廷與騎士教育。亨利二世還進一步擴充了小王子的采邑,除了之前的三座城堡,英格蘭的一些收入也被賞賜給他。而那些因絕嗣無人繼承的領(lǐng)地,其收入同樣也被歸于約翰名下。不僅如此,英王還迫使愛爾蘭至高王羅德里簽署了《溫莎條約》,同意將來由約翰成為下任愛爾蘭至高王。

到了1178年,由于約翰的訂婚對象、薩伏伊伯爵休伯特三世的女兒艾麗西婭去世,于是亨利二世給自己的小兒子又安排了另一樁婚事。如今英王越來越傾向在英格蘭內(nèi)部給約翰安排領(lǐng)地,這次他看上了失去獨子的格洛切斯特伯爵威廉 菲茨羅伯特的幼女伊莎貝爾。這位威廉伯爵的父親,正是前文中與瑪?shù)贍栠_并肩對抗斯蒂芬、亨利一世的私生子、首任格洛切斯特伯爵羅伯特。因此對于約翰來說,實際上伊莎貝爾也算是他遠方的表妹。這樣近的血緣關(guān)系按教會法是禁止結(jié)合的,不過亨利二世還是想辦法讓教宗同意了婚事。格洛切斯特雖然靠近威爾士邊境,不過畢竟是英格蘭西邊最具實權(quán)的伯爵領(lǐng)之一。而且如果約翰真的能夠成為愛爾蘭之王,他也方便從西邊的海港出海,將這兩地聯(lián)系起來。

格洛切斯特伯爵威廉

當約翰在英格蘭鍛煉成長時,英吉利海峽對面的局勢首先出現(xiàn)了變化。法王路易七病逝,他年輕的獨子繼承了王位,稱腓力二世。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也許是地緣上的必然,腓力二世注定和幾位金雀花家的王子都有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首先是作為儲君的小小亨利,由于對自己遲遲得不到實權(quán)不滿,投向了法王的懷抱。雖然很快他就因染上痢疾去世,但是英法間的局勢卻沒有什么改觀。而且儲君的位置空出后,整個金雀花家的繼承也出現(xiàn)了變數(shù)。當然此時在明面上,主要是理查和杰弗里兩兄弟在相爭,沒人真會相信約翰會成為英王的繼承人。不過憑借自己父親的偏愛,金雀花家這位最年輕的王子同樣越來越不容忽視。

一方面,約翰的岳父威廉在稍后的1183年11月去世,只留下了三個女兒爭奪遺產(chǎn)。為了讓約翰繼承到格洛切斯特,亨利二世剝奪了伊莎貝爾兩個姐姐的繼承權(quán),宣稱自己兒媳婦是其父親的唯一繼承人。不過此時伊莎貝爾年齡尚小,約翰和她的婚禮仍要等到兩人均成年才能正式舉行。另一方面,按照亨利二世的新計劃,次一順位的理查將繼承原本留給小小亨利的領(lǐng)地,阿基坦則作為交換由約翰繼承。但是經(jīng)過10年的耕耘,理查早已在阿基坦建立根基,并不愿意交出這塊被他視為囊中之物的領(lǐng)地。而把自己王權(quán)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亨利,對膽敢拒絕自己安排的理查大發(fā)雷霆,甚至命令自己另外兩個兒子杰弗里和約翰統(tǒng)兵南下攻打阿基坦。此時17歲的約翰,第一次直接登上了西歐的政治舞臺,作為四哥的陣前先鋒。然而理查也毫不示弱,他并沒有被動迎戰(zhàn),而是搶先出兵布列塔尼,給了自己父親和兄弟一個下馬威。最終亨利二世在威斯敏斯特召開家庭會議,并把阿基坦正主、王后埃莉諾搬了出來,才暫時又穩(wěn)住了局勢。

由于理查拒絕讓出阿基坦,亨利二世只好繼續(xù)執(zhí)行將約翰扶為愛爾蘭之王的計劃。不過在前次英王離開愛爾蘭后,當?shù)卦≠F族、首批前往征服的諾曼貴族、新諾曼移民三方間的矛盾越來越重。因此亨利二世提前派出兩位重臣,前往愛爾蘭穩(wěn)定局勢,為約翰的統(tǒng)治做好準備。另外一邊,他還想從教宗那里,為約翰要到一個教會認可的國王宣稱。但是此時的教宗盧修斯三世,并不像前任亞歷山大三世那樣經(jīng)常對英王妥協(xié),只承認約翰是愛爾蘭的合法領(lǐng)主卻拒絕認可其國王頭銜。不過這阻止不了亨利二世的計劃,到了第二年3月,亨利二世在溫莎城堡為約翰舉辦成年禮,正式冊封他為騎士并授予爵位。這一軍權(quán)授予儀式的舉行,意味著約翰能夠自主行使他手中的權(quán)利了。

雖然約翰得到了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但他似乎并不想去北方荒蕪的愛爾蘭。然而亨利二世豈容他人違逆自己的安排,他還是將約翰和300名騎士,以及更多的步兵、弓手,一并送去了南威爾士。這只軍馬從米爾福德啟航,分乘6艘戰(zhàn)艦于第二天抵達沃特福德,隨后到了諾曼人在愛爾蘭東邊的治所都柏林。得知約翰到來,眾多臣服于英王的愛爾蘭原住民領(lǐng)主前來覲見英格蘭王子。但是約翰卻沒有給他們應(yīng)得的禮遇,英格蘭王子和他的隨從們反而嘲弄愛爾蘭人的大胡子,讓原住民領(lǐng)主倍感屈辱。此事過后,那些原本有心歸順的愛爾蘭人,也漸漸疏遠了島上的諾曼人。而當年追隨“強弓”理查的首批諾曼征服者勢力,也認為約翰幼稚難以成事。無論如何,約翰還是在愛爾蘭開始了自己的統(tǒng)治。他基本遵循了亨利二世的政策,并修建城堡加強對愛爾蘭西南部的控制。然而約翰很快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容易,他不僅花光了自己的軍費,在劫掠周圍愛爾蘭人的領(lǐng)地時又損失慘重,還沒等撐過年就灰溜溜地逃回了英格蘭。


二、父死兄繼遭忌憚,獅心東去翻江海


雖然約翰的首次愛爾蘭之旅失敗了,但是亨利二世仍然對其寄予厚望。教宗盧修斯三世死后,繼任的烏爾班三世和英王達成了一系列條件交換,同意約翰加冕為愛爾蘭的國王。而且在1186年夏天,首批諾曼征服者中德高望重的休 德 萊斯被愛爾蘭人刺殺,這又為約翰掌控北方掃去了一個障礙。于是亨利二世在切斯特又籌建了一支新軍,并讓約翰北上統(tǒng)軍準備出海。然而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英王的計劃。約翰的四哥杰弗里,在巴黎的一場比武大賽上受重傷不治身亡。這下英王的繼承人,只剩下了三子理查和幼子約翰。由于繼承形勢有變,亨利二世急忙召回了約翰,作為平衡理查的競爭對手。

而另外一邊,理查也確實將約翰視作自己繼承王位的最大阻礙。前篇已經(jīng)提到,理查為了明確的繼承權(quán),也和法王腓力二世走到了一起。隨后兩人和亨利二世斗了兩年,而英王也做出了自己最后的選擇。他向腓力二世提議,由約翰代替理查和法蘭西王室聯(lián)姻,其余條件都可以商量。但是法王拒絕了這一提議,和理查一并攻入安茹,拖垮了身患重病的英王。在向兩個年輕人無條件妥協(xié)之后,亨利二世原以為約翰會是自己最后的寄托。但是死前他卻得知,自己寄予厚望的小兒子,同樣早已暗中投向理查了。

亨利二世死后,約翰隨理查一同前往豐特弗洛修道院,向父親的遺體告別。隨后理查與腓力達成協(xié)議,返回英格蘭正式加冕。約翰雖然投靠了新王,但是理查正在籌備前往參加十字軍,終究還是擔心親弟弟約翰篡奪王位。這種情況下,理查原本想將約翰一并帶上,但是約翰拒絕前往圣地。而且東征路途兇險,無論是英格蘭還是太后埃莉諾,都承擔不起同時失去兩位金雀花家族成員的風險。于是理查最終同意將約翰留在西歐,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穩(wěn)住約翰。首先,理查讓約翰和格洛切斯特的伊莎貝爾正式成婚,斷絕其他聯(lián)姻的可能。其次,他又按繼承王位時承諾的那樣,授予約翰諾曼底的莫爾坦伯爵頭銜,還把英格蘭西部的一些莊園歸入弟弟的名下。而最后關(guān)鍵的一點,理查將各地的關(guān)鍵性城堡,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以期能夠阻絕鬧事的可能。

格洛切斯特女伯爵伊莎貝爾,她和約翰的婚姻后來并沒能長久

之后約翰來到格洛切斯特,處理英格蘭西部邊境和威爾士領(lǐng)主的爭端。此時德赫巴斯的布里頓人領(lǐng)主、迪內(nèi)弗爾家的里斯,認為他與亨利二世的協(xié)議已經(jīng)結(jié)束,便開始進攻自己領(lǐng)地周圍的諾曼人,劫掠了他們在德赫巴斯的許多領(lǐng)地并占領(lǐng)了數(shù)座城堡。約翰作為南威爾士附近最大的封建主,便介入其中試圖恢復和平。里斯同意了約翰的勸說,撤除了對卡馬森的圍困,并隨約翰一同前往牛津會見理查。然而理查卻放了里斯鴿子,一怒之下里斯直接返回南威爾士,德赫巴斯的戰(zhàn)事也只能繼續(xù)下去。

這樣一來作為中間人的約翰就很尷尬,而且更令他不滿的是,理查離開后英格蘭的攝政議會中居然根本沒有自己的位置。理查任命達勒姆主教休 德 普約塞特、埃塞克斯伯爵威廉 德 曼德維爾、以及首席大法官威廉 德 朗香作為代理人留守英格蘭,隨后便離開去參加十字軍了。這樣的三角制衡關(guān)系看似很穩(wěn)定,實則十分脆弱。其中埃塞克斯伯爵威廉 德 曼德維爾沒多久便去世,而首席大法官威廉 德 朗香大權(quán)獨攬,不愿和理查指定的另一個政法官休 德 普約塞特合作。威廉 朗香本事不大,野心卻不小,又不得人心,根本鎮(zhèn)不住留守英格蘭的貴族,也缺少足夠的應(yīng)變能力。而約翰則在英格蘭的混亂中,趁機把自己包裝成了代理的攝政王,甚至是下一任國王的可能人選,并和朗香摩擦不斷。

約翰展開奪權(quán)行動的同時,他被放逐的另一個兄弟、亨利二世的私生子、約克大主教杰弗里,在得到教會的支持后,此時也返回了英格蘭,并在多佛登陸。威廉 朗香和杰弗里的事理查篇中已經(jīng)提過不再贅述,由于托馬斯 貝克特被殺事件的影響還沒有過去,首席大法官的行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約翰的支持者們就此大做文章,很快輿論和整個英格蘭的教會都走到了朗香的對立面。這下首席大法官徹底失去了對英格蘭的掌控,倫敦的市民公然迎接約翰入城掌控政局。而朗香則被議會剝奪一切權(quán)利后扔進了倫敦塔,直到他交出人質(zhì),并許諾承認約翰為理查的繼承人后,才被約翰釋放。

約翰雖然順利擠走了威廉 朗香,但是理查派回來調(diào)解各方關(guān)系的魯昂大主教、林肯主教沃爾特 德 庫坦塞斯成為了新任大法官,負責重整英格蘭的秩序。雖然約翰自詡為英格蘭的攝政和王位繼承人,但是內(nèi)部的貴族并非都支持他。費盡心思之后,約翰發(fā)現(xiàn)自己又被很大程度上邊緣化了。而此時另一個對地區(qū)局勢影響重大的人,也加入到這場角力之中。這個人就是從東征中返回的腓力二世,他于1192年初開始,想方設(shè)法要奪回維克桑的控制權(quán)。然而教宗塞列斯汀三世,并不同意法王對還在參加十字軍的理查的領(lǐng)地動兵。理查的諾曼底總管威廉 菲茨拉爾夫和諾曼貴族們,聲稱沒有接到理查的直接指示,也拒絕將維克桑交予法王。于是腓力二世一面放出流言構(gòu)陷理查,一面使出最后的大招和約翰搭上了線。約翰由于對目前的處境仍不滿意,再加上擔心理查婚后產(chǎn)下子嗣導致自己喪失繼承權(quán),便想答應(yīng)腓力二世的條件,再次組成英格蘭王子—法王的老同盟共同對抗理查。

得知約翰有意前往巴黎后,退休到諾曼底一座修道院的太后埃莉諾,專程趕回英格蘭勸說兒子回心轉(zhuǎn)意。她和魯昂大主教沃爾特輪番勸說約翰,不要毀掉自己在對抗朗香時形成的正面形象。如果他離開英格蘭,那么他擁有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約翰雖然沒有立即動身,但他還是動手奪取了溫莎等王室城堡,將自己的勢力范圍從西部邊境,向英格蘭中、東部靠近。英格蘭的貴族們對約翰的行為十分忌憚,打算召開議會請王弟解釋自己的行為。不過他們誰都不愿意帶頭,也不愿和將來可能繼位的約翰產(chǎn)生矛盾。但是當威廉 朗香得到教宗支持、將要重返英格蘭奪回權(quán)利的消息傳來后,貴族議會又把約翰當成了對抗朗香的希望,對他做了很大限度的讓步。最終約翰得到了他想要的,把朗香又一次趕回了歐洲。只是英格蘭的局勢,卻越來越不穩(wěn)定。


三、謀權(quán)篡位遭慘敗,意料之外機遇來


約翰在英格蘭翻江倒海的消息,終于像遲到的雪片一般,傳到了東征途中的英王理查耳中。此時的十字軍在首次嘗試進軍耶路撒冷失敗后,已經(jīng)陷入了僵局。得知約翰意欲和法王腓力二世勾結(jié),理查對進攻圣城做了最后嘗試。然而在正面圍城、轉(zhuǎn)攻敵后、調(diào)虎離山等策略均告失敗后,英王只得同薩拉丁達成休戰(zhàn)協(xié)議,放棄十字軍趕回西歐。不過理查的旅途并不順利,他在走陸路穿越神圣羅馬帝國時,被之前關(guān)系緊張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俘虜,隨后又轉(zhuǎn)交給了德皇海因里希六世。這一消息對英格蘭來說是災(zāi)難性的,但對約翰來說確是天大的好事。他幾乎立刻開始謀權(quán)篡位,畢竟此時與理查離開前不同,約翰已經(jīng)掌控了英格蘭的許多要地,并且整個貴族議會都要讓他三分。因此當腓力再次伸來橄欖枝時,約翰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1193年初,約翰來到諾曼底,企圖說服貴族們支持自己稱王。但是諾曼底作為當年征服者的老班底,仍然保持對英王的忠誠,拒絕向約翰及法王投降。于是約翰又繼續(xù)沿塞納河南下來到巴黎公開向法王宣誓效忠。他不僅同意將兩家反復爭奪的威克桑交給腓力二世,還許諾和格洛切斯特女伯爵伊莎貝爾離婚,然后迎娶被理查退婚的法蘭西公主愛麗絲,從而獲得腓力的支持來掀起針對理查的叛亂。兩人確立聯(lián)盟后,約翰帶著親隨和傭兵再次返回英格蘭,公開武力奪取王位。但無論是貴族議會,還是倫敦市民均拒絕背叛理查。于是約翰只得退至自己控制的城堡,英格蘭的內(nèi)部陷入兩派對峙的態(tài)勢。

雖然約翰在英格蘭的戰(zhàn)事進展不順,但法王出兵諾曼底取得一定成果,占領(lǐng)了邊境上重要的城堡吉索爾,又和從弗蘭德斯方向趕來的部隊夾擊圍攻諾曼底的首府魯昂。全憑萊切斯特伯爵小小羅伯特 德 博蒙特的死守,才阻止了法王腓力的攻勢。另一方面,理查雖然被俘,但他通過任命索爾茲伯里主教休伯特 沃爾特為坎特伯雷大主教,正在將局勢逐漸穩(wěn)定,并竭盡全力籌措自己的贖金。為了阻止理查獲釋,約翰和腓力二世甚至出資購買理查或者延長其被關(guān)押的時間,但是被德皇海因里希六世拒絕。最終理查和德皇達成和解,在度過一年的監(jiān)禁生活后返回了英格蘭。

理查在德意志獲得釋放后,腓力給約翰寫了一封信,警告他“你自珍重,惡魔已獲釋”。雖然約翰有自己的支持者,但是理查不在英格蘭的期間,他始終就難以撼動哥哥的統(tǒng)治地位?,F(xiàn)在理查回到英格蘭,約翰就更不是他的對手。即使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也在理查親自率軍圍攻下投降。失勢后約翰只得逃到諾曼底,尋求腓力二世的支持。但是理查同樣很快渡過英吉利海峽,前來迎擊法王的進攻,并受到諾曼底民眾的歡迎。在理查大軍的壓力下,約翰只能私下前去向哥哥負荊請罪。在太后埃莉諾等人的建議下,理查原諒了約翰的所作所為,還稱自己27歲的弟弟只是個被惡魔監(jiān)護人誤導了的孩子。

雖然理查為了保持家族內(nèi)的團結(jié)而接納了約翰,但并不意味著他不會對弟弟做出懲罰。除了其在愛爾蘭的頭銜,理查收回了約翰名下大部分的領(lǐng)地。然而關(guān)于王位繼承人的問題上,理查卻和他老爹一樣,始終弄得很模糊。雖然英王在西西里曾宣稱侄子亞瑟是王位繼承人,但是在英格蘭貴族眼中,約翰仍是更合理的選擇。英格蘭的貴族議會此前已經(jīng)數(shù)次宣誓承認過約翰的繼承權(quán),而理查返回后也沒有對此明確表達過意見。不過約翰畢竟剛剛叛而復降,因此無論是英王本人,還是貴族議會都對他的忠誠信任有限。

因此對約翰來說,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才是重新確立地位的最好選擇。于是他回到之前在諾曼底的駐地埃夫勒,消滅了法王派來半支援半監(jiān)視自己的軍馬,為理查打通了前往魯昂的通道。這一行為等于宣稱約翰改變了立場,徹底背棄了和法王的同盟。不過隨后腓力又奪回了這一要沖的控制權(quán),兩家隨后也展開了拉鋸戰(zhàn)。約翰留在北線的諾曼第繼續(xù)牽制,理查則轉(zhuǎn)而南下曼恩,直搗法王腹地。腓力二世只能在南北間疲于奔命,在理查那邊吃了一場大敗,又在約翰這邊找回場子。雖然約翰的軍馬損失慘重,但他至少表現(xiàn)出了自己的勇敢和對英王的忠誠。到了1195年,英法兩家才在盧維埃達成協(xié)議,重新規(guī)定了北起諾曼底,南到圖盧茲的邊界線。

憑借對抗法王時的良好表現(xiàn),約翰進一步得到了英王的原諒。理查歸還了莫爾坦、格洛切斯特等部分原屬于約翰的爵位頭銜,以及一定數(shù)量的收入。但英王對自己弟弟的信任仍舊有限,并沒有將城堡的管理權(quán)全部交還。而在王位繼承權(quán)上,雖然約翰的處境沒有明確的改善,但天平無疑的確在向他這邊傾斜。首先是理查自己,仍然與王后貝倫加麗婭保持著微妙的關(guān)系。表面上兩人間并沒有什么矛盾,貝倫加麗婭在理查被俘后還盡心盡力的幫助籌措贖金。但是兩人間就是沒有子嗣誕生,各種流言蜚語也充斥在宮廷內(nèi)外。另一方面,約翰最大的競爭對手,布列塔尼的亞瑟,也在被送到法王腓力手上后染上了一股濃濃的法蘭西味兒。再加上約翰重新投靠理查后,通過行動一步步恢復了自己在英格蘭一方的名譽,諾曼貴族們越來越傾向認可他的繼承權(quán)。

在加亞爾城堡建成后,約翰進一步恢復了原有的地位,并在和法王的戰(zhàn)事中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忠誠。與此同時,理查在戰(zhàn)場上完全壓倒了腓力,將法王趁理查被俘時占據(jù)的領(lǐng)地又重新奪了回去。戰(zhàn)場上的失勢,迫使腓力二世只能向理查求和,新任教宗英諾森三世也參與其中進行調(diào)解。盡管雙方并沒有完全達成協(xié)議,不過兩位國王都同意暫時休戰(zhàn),至于細節(jié)的談判則反復拖延了三個月。而腓力這邊又開始使出些盤外招,企圖分化金雀花家的兩兄弟。理查確實也始終沒有真正忘記過自己弟弟當初的背叛,于是約翰的很多權(quán)利再次被剝奪。

理查這樣的態(tài)度無疑讓約翰十分憤怒,于是他再一次倒向了法王腓力。不過還沒等雙方再搞出大動作,理查就在平定利摩日子爵的叛亂時,于沙呂-沙布羅城堡中箭身受重傷,很快不治身亡。理查死后,整個英格蘭的繼承就成了大問題。按照諾曼人的傳統(tǒng),約翰作為亨利二世唯一在世的兒子,理應(yīng)繼承英格蘭、諾曼底的領(lǐng)地。而按照安茹的習慣,亞瑟作為約翰哥哥杰弗里的兒子,繼承順位應(yīng)當在前。金雀花王朝內(nèi)部的那些重臣們,也都有各自的小算盤。理查死后4天,這個消息便傳到了魯昂。城堡守將、約翰的支持者、無雙騎士威廉 馬歇爾得知情況后,立刻到修道院找到坎特伯雷大主教休伯特 沃爾特,商議擁立誰繼承國王的位置。威廉 馬歇爾作為盎格魯-諾曼人的代表,認為約翰才能更好的保護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利益。休伯特 沃爾特起初傾向亞瑟,但是他最終被威廉 馬歇爾說服,同意支持約翰。不過休伯特 沃爾特顯然對這個選擇沒什么信心,仍然認為約翰將為英格蘭帶來災(zāi)難。事實上這兩個人選,確實都不是很好的選擇。約翰雖然年長更有經(jīng)驗,但是既往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證明了他反復無常,且碌碌無為。亞瑟則傲慢專橫,布列塔尼和法蘭西味兒十足,而且才12歲的他難以和老謀深算的腓力對抗。對于一些中立派的重臣來說,約翰不過是兩個糟糕選擇中,看起來不那么糟的一個。

由于約翰和理查之前剛爆發(fā)過矛盾,信使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在布列塔尼的宮廷找到他。得知理查重傷身亡的消息后,約翰并沒有對亞瑟實言相告,只是為自己突然要離開對侄子表達了歉意。離開布列塔尼后,約翰立刻趕往希農(nóng),這里也是王室金庫在歐陸一邊的所在地。太后埃莉諾和王室宮廷成員,已經(jīng)在希農(nóng)等著他的到來。很快約翰和元老們達成一致,只要他被擁立為王,他將繼續(xù)實現(xiàn)理查的遺愿,并遵守現(xiàn)有的法律和風俗。


(未完待續(xù))


王國風云中的風云國王——“無地王”約翰篇(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静宁县| 平塘县| 公主岭市| 上虞市| 额敏县| 苍南县| 岳西县| 遂宁市| 三亚市| 泽库县| 申扎县| 简阳市| 保康县| 平山县| 穆棱市| 南投县| 蒙自县| 遂川县| 山东| 武义县| 滨海县| 梅州市| 宝丰县| 永川市| 汶上县| 旅游| 武义县| 岫岩| 安义县| 老河口市| 章丘市| 永胜县| 平遥县| 库尔勒市| 巫溪县| 河北省| 安图县| 教育| 鄂尔多斯市| 乌兰察布市|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