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我也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來,大開眼界!

羅翔老師與解放西的故事
10個知識點
第一節(jié) 路途——知識點1—3
第二節(jié) 參觀介紹——知識點4-6
第三節(jié) 打飯時間
第四節(jié) 午飯時間——知識點7-10
第五節(jié) 合照
第一節(jié) 路途




1.大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情緒性的一種存在,但那種情緒是需要節(jié)制的,稍有不慎,你可能就會觸犯法律。
2.因為人們對于自由的理解可能總是有一些錯覺,你覺得你在追求自由,其實你可能只是被內(nèi)心的欲望所奴役。如果你只是想著放縱自己的自由,那真的就像盧梭所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保ǔ鲎员R梭的《社會契約論》)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法律是通過對人的自由的一定限制,進而來培育人能夠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一定是那種節(jié)制的自由,法。律其實不是對自由的剝奪,法律其實是對自由的保護。


3.安全肯定不是為了束縛自由, 它是為了保護自由的權(quán)利。只有在安全的保障下,人們才能更加的放膽放心的自由駕駛。
第二節(jié) 參觀介紹



接警臺:相當于一個指揮 派警和接待群眾的地方


4.每個人心中住著個張三,稍有不慎就釋放出來了。





像一些比較輕微的各種打架糾紛絕大多數(shù)站在化解矛盾的這個方向,基本上給他們做一個調(diào)解。
5.很多人喝酒都有可能會陷入這種無德的狀況,別人說酒本身就是一種鎮(zhèn)定劑,讓人很多很多道德的閥門依次都關(guān)掉,本來你腦中可能有十個道德閥門,現(xiàn)在喝一杯關(guān)一個,再喝一杯關(guān)一個,等十個全關(guān)掉了,你就完全失控了。

人類歷史上曾經(jīng)有一些國家完全的禁酒,就是因為考慮到喝酒會誘發(fā)一些犯罪,而且喝酒會導致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降低,所以曾經(jīng)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曾經(jīng)采取過禁酒令,就是喝酒不行,一喝酒就像吸毒一樣,喝酒本身就是錯誤的,賣酒那就像販毒一樣。
因為法律就是很復(fù)雜,法律始終是在家長主義和自由主義中
達到一種平衡。
國家說不讓你喝酒是為了你好,這是一種家長主義。
但是有的人說,我覺得我也有喝酒的自由。
所以在這兩者之間,如何達到一種平衡,那它其實是法律一個非常非常永恒的話題。
我們現(xiàn)在是小朋友不能喝酒,這是一種緩和的家長主義的體現(xiàn),就是限制你的自由是為了保護你,但對于成年人的話,你喝不喝酒是你自己選擇的,所以刑法當中有一個理論叫原因自由行為,就是你喝酒導致你喪失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原因是自由的,因此你要付完全的責任。
6.法律其實是一種最后手段,很多時候還是要告訴大家,人不要試探自己,不要在誘惑的邊緣反復(fù)的試探,有些場景,有些情境,你就盡可能的不要讓自己進入到這種場景和情境,因為人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強大。





第三節(jié) 打飯時間















第四節(jié) 午飯時間













7.法律不外乎天理人情,法律的目的不在于懲罰而在于教育。

8.刑法涉及很多很多環(huán)節(jié),不僅涉及公安機關(guān)、檢察機關(guān)、法院,其實還涉及監(jiān)獄執(zhí)行,最后還有執(zhí)行出來社會的一個接納的問題,它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問題。
因為懲罰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他能夠回歸社會,你如果讓他在執(zhí)法過程中他感到了溫暖,他才能真正的回歸社會,這種懲罰才具有教育性。
就法律一定還是有它溫情脈脈的一面的。

9.所以為什么有人說“這個世界最大的貧窮,是不被關(guān)愛”,不是說沒錢沒房子住,因為他覺得他在這個社會上得不到人的關(guān)心,所以他可能就采取一些犯罪的手法,希望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希望能夠感受到別人對他的一些什么價值的來源。
10.我們適用刑法要注意總則跟分則的協(xié)調(diào),因為雖然分則規(guī)定了多次盜竊,但是總則有兩個條款,一個是刑法第13條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還有一個是37條,免于處罰條款,情節(jié)輕微的可以免于處罰。
這其實都是一個綜合性的考慮,就是法律它是剛硬的,但是法律它需要道德、溫情的一些潤滑,讓法律能夠更好的進行推進。
真正的懲罰,它一定不是以純粹的報復(fù)為己任,它還是以改造、以教育、挽回為己任。
如果在一個正式的懲罰過程中,讓人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溫情,讓人能感受到我們辦案人員對他真正的關(guān)心,他可能也會更好的認罪伏法,最后回歸社會。



第五節(jié) 合照



————————————————
參考資料:筆記內(nèi)容來自于筆記上方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