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的”水燭
2015-09-30 12:10:21
??????????? “飛來的”水燭???????????????????????????????????????????????????????蘇宋旺 ? 2015年9月30日 ? ? ? ? ? ? ? ? ? ? ? ? ? ? ? ? ? 看了深谷幽草博客里發(fā)表的狹葉香蒲的照片, 又讀井窺齋先生的博客,”水燭“ 篇,不由使我想起了涼臺外邊盆里生長了三年多“飛來的”水燭,上百度查看了水燭種子能否繁殖的問題?,未見有報道,卻看到有人提出“家庭里能種水燭嗎?“有回答說,一般來說是不可能的,水燭適宜生長在江邊,湖邊或沼澤地里,性喜陽光,一般家庭不具備這樣的環(huán)境。然而從我家這”飛來的”水燭,對這兩個問題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 ? ? ? ?水燭是香蒲科的一個種,拉丁學(xué)名Typha angustifolia Linn.,它和寬葉香蒲Typha latifolia Linn.同記載在林奈1753年發(fā)表的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 2:971上。水燭學(xué)名中的”angustifolia"這個種加詞,意為狹葉,這只是與寬葉香蒲Typha latifolia Linn.相對比較后而給予的命名,它的中名又有狹葉香蒲之稱,但此并非是指它在香蒲屬種類中具狹葉之種,此外它還有蒲草,水蠟燭等名。水燭是多年生草本,生于湖泊,河流,池塘,淺水處,沼澤,溝渠也常見。分布很廣,我國從南到北大部分?。▍^(qū))都有。 ? ? ? ? ?“飛來的”水燭,是由天上飛來的?還是由經(jīng)埋地下的種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發(fā)芽生長而成,不得而知。三年前,五月的一天,我在窗外一個栽種彎曲碎米薺?的泡沫塑料箱中(箱內(nèi)裝有從樓下路邊挖的土,灌有充足的水,保持成淺水掩沒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在它的水面上露出一小片劍形葉,頂部銳尖,幾天后長成條帶狀,挺立,很快又長出第二,第三片葉,第四片葉,至長成完整葉,其長度達到2米左右,寬0.6--1厘米, 葉面內(nèi)凹,截面呈新月形,光滑無毛。不久由地下匍匐莖又生出新植株,長葉隨風(fēng)飄搖,這時我已確定它是香蒲屬的一個種。冬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次年新株長出,甚為壯觀。每天我勤于澆灌,保持容器呈滿水狀態(tài)。四月的一天抬頭觀望,居然看到它高高在上的花序,稈長達190厘米,頂部為雄花序,長26厘米, 直徑0.8厘米,下部為雌花序,長13厘米, 徑2.5厘米, 雌雄花序間距6.5厘米,我確定它是水燭。去冬今春疏于管理,未能及時灌水,造成干旱,以致今年未能開花,水燭物株高大,葉片較長,易于識別。 ? ? ? ? 水燭的繁殖,在自然環(huán)境下主要由地下匍匐莖生成新植株。水燭的種子是否能自然萌發(fā),這個問題不知是否有人研究過,去年“飛來的”水燭開花結(jié)實的果序送人了,不然可做一下萌發(fā)試驗。安徽大學(xué)校園在距我家數(shù)百米籃球場邊有一個池塘,前幾年我發(fā)現(xiàn)那里長了水燭,(此前是沒有的)由此推測,那池塘里的水燭和我家窗外泡沫塑料箱里長出來的水燭,都可能是飛來的種子在有水的環(huán)境下落水生根而繁殖起來的。 ? ? ? ? 水燭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水景花卉,尤適于美化水面和濕地公園。水燭的用途很多,它的葉片可作編織材料,莖葉纖維可造紙;花粉可為中藥,稱“蒲黃”,有消炎止血,利尿作用;雌花序作“蒲絨”,用以填充床枕;水燭匍匐莖的白嫩部分可作野菜,稱“蒲芽”,清爽可口。 ? ? ? ?關(guān)于水燭的栽培技術(shù)網(wǎng)上有介紹。至于家庭作為美化種植,據(jù)我看并不復(fù)雜,(1)只要選擇一個有相當(dāng)面積和深度的容器,如不用的水槽,把出水口用水泥堵塞不漏水,或塑料箱子,有庭院的建一個水池更好,加進適量的泥土,灌水;(2)設(shè)法弄到水燭的種苗或水燭的根狀莖,匍匐莖;或香蒲屬其它種類的種苗;(3)種植后,勤灌水,可用洗菜水,淘米水澆灌。水燭如用泡沫塑料箱種植第一年還可以,第二年由于匍匐莖的大量繁殖會穿過泡沫塑料箱體而漏水,必須更換其它容器。 ? ? ? ?我在窗外利用泡沫塑料箱還種了慈菇,買到慈菇時選擇幾個健壯的芽嘴留作種苗,保持濕潤,或直接種下,箱中要灌滿水,到春天它就會發(fā)芽生長。要勤灌水,灌滿水,保持水環(huán)境,我種了幾次每年到11月就能收獲。荸薺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種植,其它如水蔥,它們都有蔥綠色細(xì)管狀葉,供觀賞,很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