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全說丨宋MAX DM-i,你當它真愛它當你韭菜
前幾天比亞迪宋MAX DM-i預(yù)售價格公布,14.68-17.38萬。我第一反應(yīng)就是,怎么這么貴?在我的印象里,比亞迪宋MAX是一臺落地不到10萬的緊湊級MPV。2017年剛上市那會兒,由于市面上同級車型并不多,宋MAX的銷量曾經(jīng)還突破過1萬臺/月,但是后來銷量就一路走低,直到最后幾乎成了邊緣車型。怎么現(xiàn)如今,換上了雙擎系統(tǒng),比亞迪就這么自信的把宋MAX DM-i定了如此之高的售價,難道除了動力之外,還有什么其他賣點嗎?今天咱們就聊聊這款車,比亞迪宋MAX DM-i到底值不值得買?

說來也巧,就在宋MAX DM-i發(fā)布預(yù)售價的前一天,我的一位好朋友發(fā)來微信咨詢我,說他想買臺車,要求是綠牌,平時可以拉設(shè)備順帶載人。他問我比亞迪宋MAX DM-i最快什么時候可以提到?我這朋友是做VR影片拍攝的,經(jīng)常一出門就是幾個工作人員,帶上一堆的設(shè)備。服務(wù)的客戶,基本都在江浙滬和北京等地,他認為綠牌對于江浙滬限行區(qū)域會有幫助。
但是據(jù)我所知,外地綠牌進入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好像并沒有什么特殊待遇。不過,他還是覺得綠牌更適合,我也沒多說什么。同時,他在對比的另外兩臺車,估計大多數(shù)人都想不到。一臺是福特全順,另一臺是特斯拉Model Y。
福特全順作為備選,是因為拉貨能力強,畢竟底子就是臺拉人載貨的輕客。但是,周圍同行勸他別買,因為他們公司有一臺。的確這車很能裝,但是跑個3-4百公里長途,司機就累得不行了。到了目的地就得休息,不然下了車就干活,人根本扛不住。

所以公司里除非有個全職司機,否則就別考慮這種貨車。我朋友想想也對,他們團隊基本上都是長途開到目的地,就直接開始工作,每天跟打仗一樣。別到時候幾個人輪流換著開,下了車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工作效率低不說,萬一出了錯,賠償?shù)腻X都夠再買幾臺車了。況且他平時拉貨的裝載量,也用不到全順這么大的空間。所以,福特全順給pass了。
特斯拉Model Y,符合我這朋友的綠牌和空間要求。當然,肯定也夾帶著老板自己的一些私心,那就是平時他自己也可以開著玩玩。雖然說是給公司買臺工具車,但是自己就是公司老板,總不能除了工作的時候開,平時不開吧。
但是,Model Y的續(xù)航是個大問題,平時團隊去外地拍攝,都是算好了時間,到了目的地就開工。如果開電動車,就得把中途充電,返程充電的時間都要計算進去,很耽誤事。去拍攝的路上搶時間,拍攝回來的路上也是搶時間,早日出片,就能繼續(xù)接更多的客片。怎么算,都覺得電動車不是很靠譜。最后,老板忍痛割愛,否掉了特斯拉Model Y。

其實我從他備選特斯拉Model Y這一點上可以推測出,其實他預(yù)算能到30萬,資金還是比較寬裕的。并且對于空間,他并沒有那么夸張的要求。通過后來的交流,發(fā)現(xiàn)他只是偶爾需要裝一些比較長的貨物,普通的轎車和SUV無法滿足。買過車的人都有類似的心理,哪怕是偶爾才會遇到的情況,都會放在購車的考慮要素里。往往這么一想,選擇的思路就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變化。
錢包鼓鼓的,又給自己設(shè)定了綠牌、長續(xù)航、載貨拉人這些前置條件。所以,當他看到比亞迪宋MAX DM-i這款車即將預(yù)售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就來咨詢我,不是問我這車好不好,而是問我有沒有特殊渠道,能幫他盡快提到車。他第一次聯(lián)系我的時候,官方連預(yù)售價都沒出。等到當天晚上官方出預(yù)售價的時候,他已經(jīng)把APP上預(yù)定的截圖發(fā)給我看了。我估計他將會是南京最早一批預(yù)定比亞迪宋MAX DM-i的車主,非常的任性。

他最后訂的是宋MAX DM-i 105km續(xù)航的尊榮型,售價15.68萬,免購置稅,綠牌。算上保險和上牌費,17萬以內(nèi)拿下。對它來說預(yù)算剛好,空間剛好,今后這車只要不出問題,油耗表現(xiàn)再給力一些,我相信它應(yīng)該會很滿意。但是,我相信直接買宋MAX DM-i當工具車的,還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用宋MAX DM-i替代普通5座轎車來購買的。
公司買車是老板來定,車子買來是賺錢的工具。家里買車是全家商議,畢竟動用的是全家的積蓄。我去論壇逛了逛,發(fā)現(xiàn)預(yù)售價公布之后,網(wǎng)友一片罵聲,都說這臺車定價太離譜,比心理預(yù)期高出了1-2萬。為何大家都覺得貴,這里面的分析原理也非常簡單。
比亞迪從秦PLUS DM-i上市以來,DM-i系列車型就一直供不應(yīng)求。之前宋PLUS DM-i上市,雖然也有人覺得貴,但是訂單量相當可觀,說明消費者普遍還是滿意的。宋PRO DM-i上市之后,喊貴的更多,不過我了解了一下訂單量,還是供不應(yīng)求。

現(xiàn)如今宋MAX DM-i上市,幾乎一邊倒的都是喊貴的聲音,我相信比亞迪不會理會網(wǎng)上這些聲音,因為前面幾次消費者嘴上喊貴,身體不一樣很誠實的交了定金嗎?比亞迪目前被投訴最多的,就是交貨不及時。還有些準車主,指望宋MAX DM-i正式上市可以官降1萬,或者增配。我覺得可能性不大,正式上市,下調(diào)3-5k的可能性是有的,再多絕無可能,增配更是想都別想。
為什么大家覺得貴呢?其實,主要是迪粉們對比亞迪產(chǎn)品資料太了如指掌了。大家會發(fā)現(xiàn),宋MAX DM-i的預(yù)售價14.68萬-17.38萬,與宋PLUS DM-i的定價14.68萬-16.98萬(同樣是1.5L 110馬力雙擎動力)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宋MAX DM-i還是很老的設(shè)計語言,無論是外觀還是內(nèi)飾,都不上檔次。怎么看都沒有宋PLUS DM-i更時尚,更值錢。

并且,兩臺車長寬高和軸距都沒多大差別,只是宋MAX DM-i多了兩個座位,三排實際體驗好不到哪里去,只是落個心理安慰,應(yīng)應(yīng)急而已??墒?,宋PLUS DM-i多出的配置,都是肉眼可見的。比如多連桿獨立懸架、19寸輪轂、前雷達、全景天窗、電動后備箱、自適應(yīng)大燈、車內(nèi)氛圍燈、后視鏡自動折疊、車載凈化器等等 。但凡不是七座剛需,同樣的預(yù)算,完全沒理由選擇宋MAX DM-i。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人拿宋PRO DM-i來做比較,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你把他當真愛,他把你當韭菜。原來很多人覺得宋PRO DM-i定價高,可是跟宋MAX DM-i一比較,瞬間就香了。雖然說宋PRO DM-i在車身長度和軸距上略小于宋MAX DM-i,但也僅僅是60-70mm上下的差距。

可是15.98萬的宋PRO DM-i對比16.38萬的宋MAX DM-i,結(jié)果是宋PRO DM-i在配置上多出了:獨立懸架、19寸輪轂(MAX是17寸)、電動后備箱,15.6英寸屏幕(MAX是12.8英寸),8.8英寸全儀表(MAX是5英寸),后視鏡折疊,座椅加熱,前雷達,車側(cè)預(yù)警,氛圍燈,可開啟全景天窗,空氣凈化器,陡坡緩降,座椅四向調(diào)節(jié),9個喇叭(MAX是6個),并線輔助,閱讀燈等等。不僅如此,比亞迪目前DM-i系列都沒有優(yōu)惠,指導(dǎo)價就是成交價,宋PRO DM-i在多出這么多配置的前提下,還比宋MAX DM-i便宜4000塊錢。
當然,這是預(yù)售價,后期肯定還會下調(diào)幾千塊錢。但是,關(guān)注宋MAX DM-i的客戶,對這個預(yù)售價整體還是非常失望的。要知道,比亞迪宋PRO燃油版定價10.78-12.78萬,宋MAX燃油版定價10.48-12.48萬(去掉手動擋配置),宋MAX燃油版比宋PRO燃油版定價還要便宜3000元。

所以一開始很多消費者想當然的以為,宋MAX DM-i定價也應(yīng)該比宋PRO DM-i便宜3000元左右。宋PRO DM-i售價13.48-15.98萬,再回頭看宋MAX DM-i預(yù)售價14.68-17.38萬。這比很多人預(yù)估的售價,高出了1萬多,無論正式上市降幾千元,都注定它是一款沒有性價比的車型。
那有人可能要問,比亞迪定這個價,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吧。的確,比亞迪目前DM-i系列幾乎是上市一款,就熱銷一款。交不出貨,這是幸福的煩惱。宋MAX DM-i的上市,完全沒理由走性價比路線,而是要看看同級產(chǎn)品里對手的定價,不能自降身價。這其中吉利嘉際PHEV是最適合對標的產(chǎn)品。同樣是插混,同樣綠牌免購置稅,長寬高、軸距也都差不多。嘉際PHEV售價14.58-16.88萬,只有三個配置且都是六座。比亞迪肯定會想,我一點也不比吉利嘉際差,憑什么要賣的比它便宜呢?
就拿頂配17.38萬的宋MAX DM-i來說吧,也不知道比亞迪哪個領(lǐng)導(dǎo)拍腦袋想出來的,給弄了個升艙頂,模仿房車的設(shè)計,說是可以提升車內(nèi)的頭部空間。也對,這么小個MPV,拉長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升高吧。可能是宣傳不到位,我竟然看到有網(wǎng)友留言問,宋MAX DM-i車頂上的行李箱容積是多少,能裝多少東西?比亞迪要好好反思,自己市場投放的費用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到現(xiàn)在還有不少人不明白啥叫升艙頂,這玩意到底好處在哪里?比亞迪其實就是想用升艙頂這個特點,來與競品差異化競爭。

大家注意,只有55km和105km續(xù)航的六座頂配才配有升艙頂。而吉利嘉際PHEV只有六座車型。我能否推測,這一招就是往吉利嘉際PHEV臉上招呼過去的。至于打的吉利嘉際疼不疼,暫時還不好說。因為宋MAX DM-i 17.38萬的預(yù)售價,比起嘉際PHEV 16.88萬的定價,還是貴了5000元。所以我猜想,大概率宋MAX DM-i會下調(diào)5-6千元,落在與嘉際PHEV同樣的價格區(qū)間。
實際上,我并不看好緊湊級MPV市場,特別是以普通轎車的思路設(shè)計出來的緊湊級MPV。4米7左右的車長,2米8左右的軸距,就這么大一臺車,偏要折騰出六座或者七座。就好比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你偏要整個四室一廳,結(jié)果不僅每個房間都很憋屈,你的衛(wèi)生間、廚房和客廳也都會受到影響。還不如就老老實實兩室一廳,或者三室一廳。大多數(shù)的一家三口,其實也就足夠住了。
而如果真的要把緊湊級MPV造好,那就應(yīng)該完全按照MPV的思路來設(shè)計。15-20萬預(yù)算買緊湊級MPV的用戶,他們不是不想要更大一號的MPV,而是覺得20-40萬區(qū)間中大型MPV有些貴。這部分客戶要么是家庭人口多,要么是公司業(yè)務(wù)多,但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預(yù)算少。能用最少的成本,解決最多的問題,那就是臺好車。

但是,買宋MAX DM-i的客戶,一定還會用15-20萬預(yù)算對比很多同級轎車和SUV。只要他們反應(yīng)過來,6、7座根本不是剛需,DM-i動力也不咋地,省油真的有那么重要嗎?他們自然也會猶豫是否要買這車。再稍微了解一下宋MAX的背景,可能更是慌。
之前中保研碰撞成績一塌糊涂,也有車主反映車身生銹、冷卻系統(tǒng)故障,變速箱頓挫、異響、無法換擋等問題。無論是口碑還是售后服務(wù),并沒有得到老車主的好評。所以,我不知道只是換了套動力系統(tǒng),外觀內(nèi)飾并沒多大變化的宋MAX DM-i哪兒來的那么大自信,敢定這么個價格。

總之,我對宋MAX DM-i的評價就是,買賣自由,不必強求,定價太貴,可以勸退。我也知道網(wǎng)絡(luò)上迪粉特別多,每次評價比亞迪,都會有一群人說我講話夾槍帶棒,陰陽怪氣。說實話,我也希望比亞迪好,老王手上真的有技術(shù),完全可以帶領(lǐng)華系車走上新高度。
可是大家都希望比亞迪是小米,性能超群,但是價格親民??蓮默F(xiàn)實的情況來看,比亞迪不像是小米,倒越來越像是vivo和oppo。我覺得比亞迪真得好好與客戶溝通溝通,看看什么樣的產(chǎn)品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比亞迪的領(lǐng)導(dǎo)們,千萬別被網(wǎng)上水軍沖昏了頭腦,一定要走到車主家里,了解了解比亞迪到底俘獲了哪些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