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只有它們,能讓溫州人停下賺錢的腳步

2020-10-15 14:19 作者:美食臺  | 我要投稿


有人說,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溫州人,莫言更狠,“地球上也許有鳥兒去不了的地方,但是沒有溫州人去不了的地方”。


溫州人的確擅長“走出去”,用一顆紐扣、一只鋼筆,一雙皮鞋、一家飯館,敲開了世界的大門。當你身處非洲某偏遠村子唯一的超市里,他的老板就有可能來自溫州。聰明、勇敢、堅韌,是溫州人留給世界的形象。而當他們風塵仆仆地“走回來”,一碗糯米飯、一碟江蟹生、一只蘸了醬油醋的蝤蠓鉗子,就能讓骨子里的韌勁,像遇到熱水的芝麻醬,一下澥開。


溫州人的性格底色里,永遠少不了對家鄉(xiāng)食物的長情。溫州方言晦澀難懂,溫州食物卻好吃得簡單直接。從煙火氣十足的飯攤排檔,到大隱于市的私房餐廳,我們此行溫州的唯一目的,就是尋找好吃的溫州味道。

本文共分為私房餐廳、飯攤排檔、街頭小吃三個部分,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對溫州的味覺印象。


溫州古名東甌,溫州菜統稱為“甌菜”。溫州“七山二水一分地”,食材多樣,以海鮮為主,追求食材本味,既有浙菜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色。

葡萄棚的金槍匯,據說是和溫州海釣協會合作的,主打吃深海魚,以金槍魚為主要特色,也可以吃到不少甌菜。餐廳由廠房改建,位置隱蔽。包廂夠大,適合人多的時候聚餐,在滿足私密性的基礎上,比較接地氣,讓人不會太拘謹,價格也比較實惠。


江蟹生,甌菜冷食里的經典代表,選用甌江梭子蟹腌制生食。用醋、醬油、黃酒、糖、白胡椒,掌管酸咸甜辣,百家百味。他們家的江蟹生調味酸甜,黃酒的味道比較突出,口感也很豐腴。


魷魚圈配鹵鴨舌,魷魚調味偏甜,口感有嚼勁。旁邊的炸芋頭倒是好吃,荔浦芋頭裹著豆油皮,炸到酥脆,芋頭又甜又粉。


魚圓是有溫州特色的大眾小吃,鮸魚肉挑刺刮茸,調味后加上淀粉,揉捏到有彈性。雖然叫魚圓,但其實是長條狀的,煮熟后連湯舀出,配上米醋、蔥花、胡椒粉調味。餐廳里的魚圓則細致很多,搭配青豆和云吞做成例湯,沒有那么厚重的淀粉感,倒是蠻鮮的。


溫州人結婚、宴客時,酒桌上一定少不了一道黃魚。用黃酒來蒸,調味簡單,鮮美又滋補。


我們這次吃的菜品里只有一道金槍魚,和牛排一起,煎得倒是很嫩??傮w吃下來的感受是,食材新鮮,味道規(guī)矩,請朋友聚會、圖輕松氛圍倒是個不錯的選擇。用餐前記得提醒餐廳上菜不要太快,不然用餐節(jié)奏會有些慌亂。好不容易吃完面前的那份,下一份菜在旁邊都有點涼了。溫州的不少酒店和餐廳,都可以吃到甌菜,不過其中有一家私房菜,讓我們吃到了驚喜的味道。


位于南塘街的私房餐廳味融,大隱于市,以甌菜為底,加進許多巧思,無論食材、調味、搭配,都能讓你吃到有別于傳統甌菜的獨特味道。


餐廳的裝修陳列也很考究,大到古董沙發(fā)燈具、小到餐盤筷架,都值得賞味。從頭道冷碟就看出菜品的用心。


味融的江蟹生,調味分寸感很好,突出蟹的鮮美,蟹肉嫩滑有著豐腴的流脂感。特別增加了紅柚,豐富口感之余又增加了清爽風味。


泥蒜,來自淺海灘涂的特色“海鮮”,又名“沙腸子”,形似蚯蚓,卻是本地人青睞的味道。泥蒜有著豐富的膠質,最常見的做法是泥蒜凍。味融版泥蒜凍,是泥蒜凍、花膠凍、黃魚凍的奢華組合,手工熬制的膠凍口感嫩滑,泥蒜、花膠、黃魚帶來更豐富的口感體驗。


鴨舌也是店家自己鹵的,從肥美的舌肉到根部脆骨,Q彈有韌感,調味比較清淡干凈,屬于鹵味中比較雅致的那種,一根接一根,容易上癮。


甌菜傳統蒜子魚皮,以鯊魚皮為主料,加大蒜燴烹而成。在這里被改良為蔥燒風味。蔥香濃郁、魚皮軟糯、非常香濃。


三絲敲魚是“甌菜三絕”之一,魚肉加上木薯粉,敲成薄餅,傳統做法是與雞絲、火腿絲、香菇絲、菜心煮成湯羹。味融的選料和調味更加精致,用東海鮸魚,淀粉量恰到好處,既增加了爽滑口感,也能吃出魚肉的鮮味?!叭z”替換成同樣爽滑脆嫩的莼菜,湯底是用雞湯、魚骨和火腿吊的,鮮而清澈。


子梅魚(梅童魚)乍一看和小黃魚有幾分相似,不同之處在于頭部胖圓、黑尾黑鰭。清蒸是最好的方式,新鮮的子梅魚蒸出來肉質呈片狀,嘬嘬魚肉,鮮嫩有海味兒。


墨魚原汁燒墨魚(目魚),搭配濃郁的蔥香和漢源花椒的鮮麻,極具攻擊性。大塊墨魚厚實有嚼勁,把海鮮吃出了幾分豪邁感。


異曲同工的還有蔬菜汁炒時蔬,用的是嫩菜心,菜心外的葉子也沒浪費,打成蔬菜汁,炒出來湯色翠綠,吃著也清爽。


店內是預約制,老板根據顧客需求排菜,所以每位客人吃到的菜品都會略有不同。我們的套餐里還有一道主食,瑤柱昆布汁山藥飯,配料調味豐富,吃著滿足。


甜品是杏仁腐拼麻糍,麻糍放到最后吃稍有一點油,但杏仁腐卻吃不夠。果凍一樣柔嫩,舀一塊送進嘴里,就一下子化成濃郁的杏仁露。


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吃到西班牙火腿和鮮挖的牡蠣。


牡蠣也是生醉的,個大肥嫩,滿滿大海的味道。餐廳只有四個包廂,至少要提前一天預定。店家會根據顧客對菜品、口味的偏好來安排菜品。


酒店私房菜多用來宴請,溫州人的日常更青睞實惠好味的街頭餐飲——飯攤、大排檔。


溫州的市井故事除了矮破漏小館變身高級酒樓的傳奇,飯攤也是好幾代人的特別記憶。菜品更家常,選擇多、上菜快、環(huán)境自如、價格實惠,頗有蒼蠅小館的意味。不過許多溫州飯攤已經走出小店小館的格局,開成獨棟大店,好在親民氣質依舊未變。


鍵勇是溫州飯攤的代表之一,菜品多得足夠來個“貫口”。冷菜、熱食、湯品、現炒、海鮮一應俱全,做法很多,還能吃到不少地道的家常味。一到飯點人流攢動,熱鬧喧天。


蝤蠓是溫州人最愛的蟹,屬于青蟹的一種。中秋前后的蝤蠓肥美,正是時候!清蒸就足夠了,白口吃鮮甜,也可以像溫州人一樣蘸上醬油醋。


溫州人對醬油醋有多上頭?就像被下了蠱。它是溫州人吃飯必備的調味。顧名思義就是醬油和醋,不過用的是溫州米醋,要先熬一下,然后按比例加醬油,還會加一點蒜。然后擺在桌上,食客自取。


江浙一帶還很迷戀目魚蛋,也是用黃酒清蒸,口感如同外形一樣滑嫩。


蝦子肉是老溫州的下飯菜,五花肉用溫州特產蝦子醬,加佐料蒸熟,咸中帶著點鮮,口味居然和我千里之外北方老家的蝦醬肉扣碗極其相似。不禁再一次感慨飲食文化的奇妙,隔著千山萬水,卻有相同的飲食趣味。


花菜干,和肉片簡單炒炒,干菜獨特的口感,又脆又韌。


黃魚,溫州人也喜歡簡單的家燒做法,和豆腐一起,簡簡單單,很有滋味。


如果想吃海鮮,可以在晚上去大排檔,溫州人夜宵啤酒的不二選擇。據本地人說,益展坊是最早做平價海鮮排檔的,多年來保持著穩(wěn)定出品和高口碑,后又涌現出正亮、正閣、星龍等一大批海鮮排檔,讓溫州人的夜晚有了更多選擇。


大排檔的海鮮選擇更豐富,做法也更多樣。從生猛獵奇的貴價海鮮到的平價好味的接地氣小鮮,任君挑選。


海鮮排檔里,蝤蠓的做法也更多。比如墊地瓜蒸的蝤蠓,讓蟹肉隱隱約約多了點地瓜的香甜味。


還有用鴿蛋老酒燉的,只有一個感覺,就是:補!溫州人太愛黃酒,不僅用黃酒蒸各種海鮮,還用黃酒煮面,溫州某快車司機告訴我,他就因為吃了一口給老婆做的黃酒月子面,被查了酒駕。


九節(jié)蝦配幾根芹菜,簡單白焯,Q彈鮮甜。


螺也可以白灼,也有很多人點鹽焗的,花螺在雪白的鹽上整齊排列,造型倒是怪好看的。


溫州人早已不再滿足于清淡鮮美的單一口味,追求多種口味的刺激。把釘螺炒成酸辣口味,鮮麻入味。


椒鹽皮皮蝦,配著炸酥的金蒜,嘬著更有味,只是現在的皮皮蝦未免過分空了點。


本地人也愛吃水潺,就是我們說的豆腐魚、九肚魚,用剁椒清蒸,嫩滑鮮辣。溫州大排檔太多了,哪一家排檔最值得吃?有什么點菜技巧,不同大排檔有哪些特色?更詳細的內容,請關注美食臺后續(xù)推文。

不過說實話,此行吃到的溫州海鮮似乎沒有之前臺州給我的沖擊感和滿足感強。不過好在溫州小吃足夠豐富,又給此行增加了不少好感。


走在溫州老城里,有種時間被靜止的感覺。溫州小吃似乎也選擇了靜止,幾十年如一日,讓許多溫州人都擁有多個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令人羨慕。

“不吃糯米飯,白做溫州人”,當然溫州人并沒說過這句話,這話是我說,因為糯米飯實在太好吃了。本地人也把這個叫炊飯,更有種炊煙蒸騰的生活氣。香潤的糯米飯,澆上香菇肉臊,配上脆脆的油條(也有軟油條可以選擇),撒上蔥花,來勺肉汁,拌勻就大口送嘴里。


圖快捷方便的還有飯團,把肉臊調味料都包在里面,還可以加咸蛋黃、肉松,更適合上班族學生黨,走在路上趁空就能吃兩口。


吃糯米飯,一定還要配上一碗甜漿、豆腐腦或者蛋漿。豆腐腦也有甜咸兩種,咸的沒什么稀奇,甜豆腐腦就是加糖的豆花,特別的是要加薄荷水。薄荷水堪稱溫州甜品屆“醬油醋”,吃豆腐腦、涼粉、飲品都喜歡加,有一種類似清涼油的醒腦氣味。


吃完糯米飯,還得來碗豬臟粉,我們去的是老倉橋的守英。豬臟粉用粗米粉,本地人也叫粉干,與鮮湯、大腸、鴨血組合,撒一把青蒜提味。還可以額外加大腸頭和骨頭,能從早點吃到宵夜。大腸口感柔韌,鴨血滑嫩,清淡好吃。想要重口一點,還可以加辣椒醬、豆瓣辣醬、黃豆醬或自家調制的油潑辣子。溫州人太會欣賞鮸魚,直接吃它還不夠,還要把它做成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



魚圓,其實就是魚丸,只是做成了長條狀,讓人想起了福建的肉羹。加了地瓜粉的緣故,口感比較粉。本地人吃的時候還會加很多胡椒粉。


做成魚餅,口感有點像魚蘸萬能醬油醋,口感糯中帶著點筋道。


顏值最高的是銀絲膠凍,小吃店家為了成本不大可能用純魚膠做,口感有點像皮凍,透明爽滑。


溫州的“長人”很多,有長人雨篷,也有長人餛飩,“長人”就是個子高的意思。


大概很多人去溫州都會去長人餛飩,但我們這次去的這家店,體驗下來就是餛飩好看,鮮味不足,可以吃,但不太值得專程去吃。


有長人,也有矮人,比如這家矮人松糕。他們家的松糕都是現蒸的,口味選擇非常多,甜咸豐富,桂花的、黑米的、紅棗的,咸肉的......松糕口感很瓷實,本地人都買一個大排回去,當主食吃。


燈盞糕是溫州人的回憶,有點像上海的油墩子,里面是白蘿卜,還可以加雞蛋或咸蛋。


炒粉干、拌面也是溫州人的日常主食,無論街頭、排檔、酒店都能吃到。韭菜、香菇、豆芽、雞蛋、洋蔥搭配,加上粉干兜炒,鍋氣十足。貼著膏藥、戴著金鏈、紋龍畫虎的大哥,也在一盤粉干前吃到忘我。?


溫州拌面簡單好吃,扁面條澆上肉末,配上蔥油和醋,湯汁充沛,拌勻后酸香可口。還可以配碗豬肝湯喝喝。


清江三鮮面太適合早晨吃了,湯底清淡鮮美,點一份海鮮面,就能同時擁有黃魚、河蝦、蟶子,而且分量喜人。

溫州人也愛吃牛雜,招牌就是牛雜粉。不少人早晨就鉆進粉店里,點一碗牛肉粉,還可以再額外加點牛雜吃。25塊的牛肉粉蓋著滿滿的牛肉牛雜,好吃管飽,討得不少人歡心。


夜晚,屬于泡泡和杏仁腐。泡泡其實就是油炸串串,自選蔬菜、肉類油炸好,不過調味比較清淡。


杏仁腐是溫州甜品代表,來之前看到很多文章把杏仁腐寫得神乎其神,但其實它可以被粗暴理解為罐頭水果薈萃。我們像本地人一樣點了泡泡、杏仁腐、雞蛋冰淇淋、冰牛奶,但其實吃不出太多滋味。這些飲品小吃對本地人來說早已越出了口味標準的評價范疇,這些味道和環(huán)境,是他們的記憶和習慣。對于外地人來說,有興趣體驗一下便好。


真正來到溫州才發(fā)現,它其實是個蠻溫婉的南方小城。你可以在老舊建筑里找找時間的痕跡,在甌江邊吹吹江風,看看江心嶼,或是去九山湖公園吃一個老味道的冰淇淋,感受一份古城的閑適與自由。


畢竟,再能拼搏的溫州人,也需要一個安逸的故鄉(xiāng)啊。



文 | 曉嬋afra

圖 | 思宇

設計 | 十一

只有它們,能讓溫州人停下賺錢的腳步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邵阳市| 河间市| 天镇县| 垦利县| 中卫市| 腾冲县| 迁西县| 婺源县| 五原县| 牡丹江市| 云安县| 泗水县| 平昌县| 黄陵县| 前郭尔| 平乐县| 遂昌县| 德令哈市| 娄底市| 千阳县| 鸡西市| 南召县| 抚远县| 黄浦区| 富川| 全椒县| 三穗县| 榕江县| 黄龙县| 庄河市| 四子王旗| 鄱阳县| 溧水县| 上思县| 泽普县| 洛隆县| 榆社县| 和龙市| 易门县| 同仁县|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