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本是海
◎

?《咬文嚼字》2002年第10期刊有《“瀚?!辈皇呛!芬晃?,文中說:“瀚海”并不是浩瀚的大海,各種詞典一概注釋為“沙漠”或“大沙漠”。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海,除指大海以外,也可指內(nèi)陸中的湖,如青海、里海等。從這個(gè)角度說,“瀚?!痹跐h魏六朝時(shí),指的確實(shí)就是“浩瀚的大?!?,即今呼倫湖、貝爾湖、貝加爾湖等?!妒酚洝ばl(wèi)將軍驃騎列傳》:“(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瀚海?!薄稘h書》中也有類似記載。唐代以前的注家,均把《史記》《漢書》中的“瀚海”注為:一大海名?!侗笔贰と淙鋫鳌分校捕啻翁岬健板!?,據(jù)學(xué)者研究,其中之一可能指的就是今貝加爾湖。
唐代時(shí),“瀚?!币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詩文典籍中,如高適《燕歌行》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這時(shí)的“瀚?!敝傅氖敲晒鸥咴捌湟晕鹘駵?zhǔn)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qū)。西夏時(shí),“瀚海”指的是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以南一帶的沼澤地。(見《西夏書事》)元代時(shí),“瀚海”一詞開始用來指稱“沙漠”義,如今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就曾被稱為“瀚海”。(見耶律楚材《西游錄》)明以后,“瀚?!睂V父瓯谏衬?。
可見,“瀚?!痹局傅氖恰昂!奔幢狈降拇蠛髞碇刚訚?,北方廣大地區(qū),戈壁沙漠。其詞義為什么會(huì)發(fā)生這樣的變化?也許是因?yàn)楸狈焦糯晁S富,湖泊遍布,后來氣候發(fā)生變化,雨水減少,北方的湖泊逐漸干枯、消失,甚至變成一片沙漠。這導(dǎo)致本指北方大湖的“瀚?!币辉~的詞義,也隨著自然地理狀況的變化而發(fā)生了變化。從“瀚海”語義的變化,可看到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這是耐人尋味的。
據(jù)筆者所知,并不是各種詞典都一概把“瀚?!弊⑨尀椤吧衬被颉按笊衬钡?。比如,《漢語大詞典》《辭?!范汲姓J(rèn)了“瀚海”一詞的詞義變化,并明確指出:其“含義隨時(shí)代而變”。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7年第8期《碰碰車》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