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兒子,請把他培養(yǎng)成紳士,而不是暖男
01
前幾天在肯德基看到這樣一個場景,鄰桌一個媽媽,帶著一對大約5歲的小姐弟在用餐。
她去櫃檯拿來一個冰淇淋,對兩個孩子說:「只剩這一個了,你們誰想吃?」
兩個小孩都很想要,看著冰淇淋的眼神充滿了渴望。
這時,媽媽看向小男孩問:「聰聰,你說給誰吃?」
?
?
?
只見小男孩望著冰淇淋吞了口口水,猶豫著說:「媽媽,要不給姐姐吃吧,我下次再吃?!?/p>
小女孩開心地接過媽媽手裡的甜筒,滿臉雀躍地吃了起來。
媽媽也欣慰地笑了,摸摸了小男孩的頭:「聰聰真棒,真是個小暖男!」
可我分明從那個小男孩黯淡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絲落寞。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暖男」這個詞,似乎成了上至男人,下至男孩的一種高度評價。
?
不少家有男孩的父母,也都希望兒子做個小暖男,懂事、聽話、謙讓、體貼。
可是,把男孩培養(yǎng)成一個暖男,真的是好事嗎?
?
02
綜藝《敞開心扉的少年》中有一期請了一個四口之家。
妹妹蜜糖5歲,性格活潑機靈,哥哥蹦蹦11歲,溫和懂事,是個十足的暖男。
平日裡,蹦蹦尊敬爸爸,愛護媽媽,更是對妹妹照顧有加。
?
?
?
他從不跟妹妹爭寵,總是把最好的都讓給妹妹,
哪怕平日爸爸媽媽只專注於給妹妹拍視頻忽視自己,蹦蹦也不抱怨。
有一次,爸爸交代蹦蹦去關一下煤氣,可蹦蹦不小心碰到了煤氣的報警裝置,嚇得不知所措。
爸爸趕緊飛奔過來關了煤氣,轉身扇了他一巴掌:「之前不是教過你嗎?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媽媽立馬趕過來安慰他,他卻安慰媽媽:「不疼,媽媽,這都是我的錯?!?/p>
還轉過來跟爸爸道歉:「爸爸,對不起,我下次再也不犯了。」
這樣懂事又乖巧的孩子,真的好讓人心疼!
後來,蹦蹦終於袒露心聲,在這個家裡,他一點也不快樂,甚至非常壓抑。
原來,他不是不委屈、不難過,而是把所有的情緒都埋藏在了心裡。
這樣的暖,就像是一把枷鎖,束縛了一個男孩的自我與童真。
?
這樣以犧牲自己感受為代價的「暖男」即使長大了,也不會幸??鞓?。
就像熱播電視劇《女心理師》裡,剛畢業(yè)不久的男生小莫是個不懂拒絕的人,對所有人的要求都有求必應。
他從不拒絕同事下班後硬塞給他的工作,每天上班給同事們帶免費的早餐,
哪怕同事聚餐換了地方?jīng)]告訴他也毫無怨言。
?
他工作能力很強、待人真誠,可結果換來的卻是同事們的冷漠與孤立。
他就像是一個隨時發(fā)光發(fā)熱的燈泡,外表溫暖如春,內心卻冰凍三尺、支離破碎。
有多少男孩,努力地討好他人、關心別人的感受,暖了他人,卻獨獨冷了自己。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犧牲掉自己的感受,用委屈和討好來暖別人,那這樣的「暖」,不要也罷。
03
大學的時候,我們班的班長,可以說是我見過最紳士的男生。
他待人友好,相處起來總是讓人如沐春風,對於家境不好的貧困生,他總是格外關照;
出去聚會的時候,有性格內斂的女生坐在角落裡,他也會溫和地邀請她一起來做遊戲。
但他也很有自己的原則,班級里該誰的任務就是誰來完成,一點也不含糊。
?
?
當我們班的活動室被其他班搶占的時候,他也會面色冷靜地和人講道理,把人請出去。
不得不說,這樣的男孩子真的太有魅力了。
其實,男生天生要強,天性熱愛自由,勇敢,個性十足。
所以,與其把我們的男孩培養(yǎng)成一個「容易受傷」的暖男,不如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紳士。
?
什麼才是真正的紳士呢?
網(wǎng)上有這樣一段描述:
他是那個幫你開門的人;
他會在雨中幫陌生人打傘。
他不需要提醒也記得在母親節(jié)送給媽媽祝福;
他為人公正,知道誠信何其重要。
?
?
他尊重你的意見,即使他有著不同的看法。
當他還是孩子時,就懂得要領導而不是跟隨;
當他還是孩子時就會在適當?shù)臅r候說「請」和「謝謝」,完全不需要成年人提醒。
總的來說,就是他可以彬彬有禮、溫暖雅致,可以真誠善良、豁達大度;
但是他更是自由的個體,他有自己的個性和選擇,有自己的態(tài)度,從不必為任何人而活。
?
?
?
04
哲學家約翰·沃克曾在《教育漫話》中寫道:
「不管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美麗的還是醜陋的,聰明的還是愚蠢的,
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要把每個孩子都當未來的紳士來培養(yǎng)?!?/p>
家有男孩,把他養(yǎng)成一個小紳士,才是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
?
教他善良,但要有尺度。
之前認識一個同事,工作踏踏實實,任勞任怨,不管是誰找他幫忙,他都無條件地答應。
因為雜事多,他經(jīng)常是公司最後一個走的,同事們也都把他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直到有次,公司半夜失竊,損失了不少財物,不少同事一起把矛頭指向了他,
認為是他的失職導致,而他百口莫辯。
?
?
?
?
《教父》裡有句臺詞:
「沒有邊界的善良,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p>
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我們提倡給予別人溫暖和善意。
但是前提是,你的善良,要有鋒芒;你的溫暖,要有尺度。
?
?
?
不然只會照亮了別人,灼燒了自己。
教他有教養(yǎng)、有禮貌。
一位車主在開車經(jīng)過斑馬線時,主動停車禮讓行人。
路過的一個小男孩在經(jīng)過他面前時,摘下帽子對他鞠躬表示感謝。
不得不說,這個小男孩的舉動就像春日裡和煦的暖陽,優(yōu)雅又紳士。
一個心中裝著溫暖,謙卑有禮,有教養(yǎng)的男孩,真的自帶光芒。
平日裡我們也可以在一些簡單、細微之處訓練孩子的言行。
?
比如在適當場合的禮貌用語:早上好、謝謝、對不起、請、麻煩您等等。
再比如:教他主動讓座、開門、打招呼,說話時看著別人的眼睛等細節(jié)。
一個把禮貌和修養(yǎng)滲入到骨子裡的男生,將來走到哪裡都一定很受歡迎。
教他換位思考,懂得共情他人的感受。
前幾天,抖音上看到一個特別可愛的小男孩。
因為同桌女生第一次生理期,所以他特意去老師辦公室?guī)退思t糖沖熱水喝。
?
我想,小男孩有如此貼心的舉動,一定離不開父母平日裡的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教會男孩共情,多理解別人,替他人著想。
尤其是對於女生,一定要給予尊重和適當?shù)捏w貼。
當然,前提是父母要接納男孩的情緒和內心,如果他們自己都不被理解,又怎麼去理解別人呢?
?
?
?
?
只有父母的接納和引導,才能讓男孩成為一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體貼心細、有風度的紳士。
教他學會擔當,有責任感。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
一個13歲男孩在寒冬獨自擺攤,從早上8點一直堅持到深夜,只是為了讓媽媽休息一下。
小小的年紀,就懂得替家裡分擔,實在是讓人佩服。
?
其實,男孩需要得到適當?shù)哪ゾ?,父母可以適當偷懶,從日常家務開始訓練孩子,
讓他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真正成為家裡的一分子。
這個過程中,更需要爸爸參與進來,親身示範一個有擔當?shù)哪腥耍?/p>
是如何立身處世、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的。
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男孩,才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像大樹一樣牢靠。
?
?
教他管理情緒,有分寸感。
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jīng)??吹竭@樣的男人?
馬路上因為和別的車有一點剮蹭,就破口大罵;生活中有點不順心,就沖家人大發(fā)脾氣。
這樣的男人衝動、易怒、煩躁,哪怕再優(yōu)秀,也只會讓人敬而遠之。
真正紳士的男生,不是不生氣,只是不會亂發(fā)脾氣,把自己的負能量隨意倒給他人。
?
?
?
所以,父母應該儘量營造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在男孩小的時候,就引導孩子發(fā)泄情緒、管理情緒。
男孩應該像個小太陽一樣,始終散發(fā)明亮的光芒,即使面對困難和挫折,仍能微笑走過。
教他有主見,而不是盲從。
德國教育學家指出,男孩最大的夢想是:自由、友誼和探險。
?
?
?
?
?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自由。
而且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那些長大後自信獨立、敢於表達,有領導能力的男生,往往從小就擁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如果父母對於男孩過於嚴厲,迫使他順從、乖巧,不僅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長大後也難成大器。
所以,父母要多給男孩選擇權,多鼓勵孩子去多思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給他說「不」的權利。
?
?
?
?
05
每位父母都希望家裡的男孩能夠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小「紳士」:自信、陽光、有修養(yǎng),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但這些品質不是天生的,大多數(shù)是通過父母的耳濡目染習得的。
父母溫柔有耐心,男孩才能體貼善良;
父母言行舉止周到,男孩才能謙遜有禮;
父母寬容大度,男孩才能獨立又自信。
?
?
?
養(yǎng)育男孩,就像種下一棵小樹,悉心呵護,給他陽光和雨露,
他總會慢慢抽枝發(fā)芽,最後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
願我們的男孩既能溫暖陽光,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別人;也能自信堅毅、
尊重自己、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永遠溫暖且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