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追星日記 (2021/11/08)

Dear 十七,
今天是個又濕又冷的blue Monday,上班前剛好看到一篇報紙文章跟你們的《不例外》或說跟你們的二專有相關(guān),於是就想跟你分享一下。
文章的標(biāo)題是『Time to ditch ‘toxic positivity,’ experts say: ‘It’s okay not to be okay’』,大意是說在這個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之下,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了極大的改變與管制,不少人因而產(chǎn)生了許多的負面情緒,然後一開始的時候,會有言論希望大家要相信『明天會更好』、『要正向思考』等等的說法,希望大家能保持樂觀,支持大家渡過這段艱難的時光,短時間下這樣的口號或許有部分的效果,但當(dāng)這樣的日子久了,其實這樣的"正向思考"對於不是真正樂觀正向的人,而只是希望自己也是樂觀正向的一般人來說是有毒的,是會有礙心理健康的。因為他們其實還是有受到這些難關(guān)的影響,內(nèi)心那些難過、傷心、低落的情緒與感受,是被外在的氛圍以及自己強行壓抑的,因為認為碰到挫折就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這樣的自己,是不夠成熟、不夠正向的。
『We end up just feeling bad about feeling bad』
如此那些比較負面的情緒並沒有得到一個抒發(fā)窗口,日積月累下來反而是有害的!文章中建議要認知到你的感受都是真的,都是有價值的,『覺得對現(xiàn)況"不OK"其實很OK』!套句你們常用的話,或許就是:『要與自己的情緒和解』吧。當(dāng)遇到一些令人沮喪的情況時,不要急著做一些事情想讓自己可以馬上快樂一點,好過一點,其實或許要做的就只是要接受這個現(xiàn)況,接受你所感受到的難過情緒。同樣的,對待或陪伴面臨難關(guān)的他人時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要馬上要求他要想一些很快樂很正向的事情,其實就只是需要陪在他身邊,告訴他你知道跟理解他所面臨的,真的是很艱難的一個情況,再問問他有沒有需要甚麼幫忙這樣就可以了。
就是這邊讓我想到你們《不例外》的文案,跳脫出你們原本一專時那種『熊貓救兵,拯救不開心』的調(diào)性,就是靜靜的溫柔的用你們的歌聲讓情緒有個抒發(fā)的管道。(一個硬要抝回來的概念給到大家~XDD)

也讓我想到一部迪士尼的電影『腦筋急轉(zhuǎn)彎 Inside Out』(不曉得你們那邊的翻譯叫甚麼?),也是有在講類似的情緒管理,片中的憂憂一開始也是因為有點顧人怨而被大家嫌棄,然後大部分的行動都是樂樂在主導(dǎo),這其實跟現(xiàn)實中很像,畢竟,誰喜歡看到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人呢!?但其實憂憂所代表的負面情緒讓主角面對衝擊時,能夠有個緩衝的地帶與時間,然後可以累積能量來面對接下來的困境 『Crying helps me slow down and obsess over the weight of life’s problems』。這部動畫電影很好看,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還沒看過的話,有空的話,可以考慮去看看喔!

但我想其實那篇文章並不是在全盤否定"正向思考"這件事,只是想表達,不要過度"正向思考",也不要覺得當(dāng)遇到挫折時感受到負面情緒時是一個不成熟的表現(xiàn),僅此而已。
那今天也是水分含量過高的日記就到這邊囉~!???????????
PS: 文章來源:?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wellness/toxic-positivity-mental-health-covid/2020/08/19/5dff8d16-e0c8-11ea-8181-606e603bb1c4_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