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代表我說韭菜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叫《智商稅》。
大意是說,很多人在母嬰店里消費,并不是單純地為了購買商品本身,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在母嬰店那個場景里贏得某種“尊重”。
老婆今天跟我說,她看到一個母嬰店老板在朋友圈曬客戶的充值……
今天偶然看到一個觀點,比我想表達的更精辟也更準確:
一切雙方自愿的交易都是公平的。
所以世上沒有割韭菜和智商稅。
人是自利的,不是傻子,購買任何東西時,都是認為付出的低于收獲的。
最起碼在交易的時刻是這么判斷的。
交易后如果覺得不合適并不是賣家的問題,而是當時確實沒有能力做出對的判斷。
人成長是要交學費的,請別代表我說是韭菜。
但分享完這個觀點,我又想到,之前看到的銷售,或者營銷的策略,其實都在營造一個氛圍——
讓消費者失去理性思考的氛圍。
要不經(jīng)濟學家怎么說,人和人之間只有一種關(guān)系,就是競爭關(guān)系,只不過很多時候這種競爭方式是迂回的,要繞很多彎子的。
堅持日更?第54/100天

職場、成長、人生、情感……無所不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