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了5年還是不擅長繪畫,該怎么辦???煩惱解答

個人理解與總結(jié):
感覺畫技一直沒進步怎么辦??

大家畫畫中的煩惱歸結(jié)起來基本都是“沒法畫好畫”,但是每個人畫不好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是人體水準不行,可能是繪畫流程不對,甚至是因為先天疾病......又或者只是單純?nèi)狈毩暥?。所以,在尋找解決辦法時只是簡單地問“怎樣才能畫好畫”,就和高中時沖到學霸面前問“你的數(shù)學好棒,請快教教我怎么學好數(shù)學吧!”一樣;學霸最后大概只能一陣深思熟慮后尷尬地撓撓頭,說出“好好聽講,平時多練題,下課復習筆記”這樣籠統(tǒng)的答案?;\統(tǒng)的問題只能有籠統(tǒng)的答案,所以要得到可以解決煩惱的詳細解答,就必須先明白自己的問題具體是什么。
所以試著像老師講解的這樣把自己的煩惱分解成更詳細是部分吧,這樣就會使自己學習更有目標性,不僅有助于高效解決問題,也能防止自己被困在“我為什么不會畫畫”這個過于龐大的迷霧里,因為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最后只能歸結(jié)于“天賦”的怪圈。
如果不知道怎么分解問題的話,可以試著先問自己“我畫畫是為了什么?”,然后把自己認為達成這點需要的條件列出來,詢問自己是否滿足要求,如果不滿足又是因為什么。這樣,通過逐步分解就能找到方向。比如:我畫畫是為了進入夢想中的游戲公司工作→那么我需要畫出符合公司需求的商業(yè)插畫→商業(yè)插畫要求畫面中的人物有嚴謹?shù)谋壤c清晰的細節(jié),還要有強大的人物設(shè)計能力,我能做到嗎?如果不能是因為什么?基本功不足還是專業(yè)思維跟不上?→......這樣逐步分解,最后落實到可操作的具體細節(jié)上,就能明白下一步該做什么了。當然,上面舉的例子開始的目標比較大,分解起來會比較吃力,實際操作時可以從“我想畫出更準確的人體”這樣的小目標開始。
當然,老師還建議我們在網(wǎng)上找到契合自己心目中理想畫作的畫進行臨摹,這樣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不會輕易地鉆牛角尖。

成果記錄不僅很有紀念意義,而且也能推動進步!記錄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想老師一樣用傳統(tǒng)的小本本,也可以在電子設(shè)備上以文檔的形式記錄,重要的是可以隨時打開記錄與查看。
不要太拘泥于記錄的格式,隨心所欲就好,放心大膽地記錄自己得到的感悟吧。即使日后發(fā)現(xiàn)原來的一些東西錯了或者自己有一段時間沒有進步也沒關(guān)系,因為能讓自己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并改變策略本身也是一種進步。
成果日記的作用就是幫助自己了解自己進步的程度,并且提醒自己“我是在變好的,我沒有原地踏步”。
這個建議聽起來很怪,但實際上相當有道理,因為大部分人實際上并沒有在繪畫方面給出有價值的專業(yè)意見的能力,很多人在評價一副作品或一位作者時其實只是在用自己非常樸素的主觀認知與個人好惡進行判斷而已......甚至你們想的都未必是一個東西。
一個個人故事是,我上高中時曾經(jīng)希望寫一個有關(guān)主角回歸久違的故鄉(xiāng)后發(fā)現(xiàn)物是人非的傷感經(jīng)歷的嚴肅故事,我的朋友在看完我的開頭后表示“你的場景描寫不錯......但是人物描寫太差了。”我忙問該怎么改,他大筆一揮——然后把所有人物描寫改成了玄幻小說的風格......我沒錯,我的朋友也沒錯,但這就是我們在試圖向他人尋求專業(yè)問題的意見時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想要的可能并不一樣。也許你畫畫是為了入職公司,那么就必須要讓自己的畫作向市場偏好靠攏,但那個你尋求建議的人可能只是想看點符合自己小眾XP的畫而已。
況且同樣的辦法未必適合每個人,每個人擅長的方面、經(jīng)濟情況和可以用來畫畫的時間都不一樣,一昧遵循別人的方法可能會走進死胡同,還會產(chǎn)生“別人都行我不行,是不是我沒有天賦”的困惱。
......總之,繪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時間與汗水喂養(yǎng)。如果已經(jīng)在理性的思考后確定了選擇繪畫的道路,就請明確自己的大目標,然后在沿途設(shè)定好一個個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