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老師放棄教你繪畫的3大陋習 扎心了

初學時總被老師嘮叨的錯誤習慣,成了現(xiàn)在進步最大的阻礙。
也不怪我的老師當年對著我的練習稿總是,微笑中帶著疲憊。希望正在學畫畫的你們看到這篇文,心里要有點13數(shù)了,畢竟你們的老師也許心里正在一遍遍安慰自己:這學生,我自己招的,我自己招的,我自己招的......

膽子小,怕犯錯:)
每次我畫畫的時候就像小時候?qū)懽魑?,最怕老師家長要看我寫的作文,更甚者還讓我自己讀出來,幼小的心里羞恥感早已爆棚!長大后學去學畫,遇到了一位非常喜歡讓我們互相傳閱彼此作品的老師(不管你畫得好不好?。?,一下子回到了被羞恥感支配的恐懼上。
所以,我當年畫畫的時候,膽子特別小,落筆的時候瞻前顧后,一方面想要打一下草稿以便定型,一方面又怕草稿把整體弄臟,怕犯錯,被眼尖的老師一眼看出。
作為一個剛剛進行理論系統(tǒng)訓練的繪畫小白,很多人都膽子小,怕犯錯。其實畫得不好犯錯又怎樣,大不了被老師數(shù)落一頓,然后老師也只能長嘆一聲和你說:“看仔細了,這個部位應該這樣…這樣…”遇到下筆猥瑣,不愿暴露自己弱項的同學,老師想精準輔導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所以,臉皮厚起來吧,同學們!

畫面無重點,無沖突,無對比:)
徐悲鴻大師對畫素描的曾要求:寧方勿圓,寧臟勿凈。翻譯一下就是要我們在素描的時候,要用直線去塑造形體,畫出棱角,用塊面去塑造形體。寧臟勿凈強調(diào)畫面要豐富而不能空洞:為了達到繪畫作品的層次豐富,表現(xiàn)出所描繪物體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用筆多一點,看上去臟一點,也比所畫作品很干凈沒有內(nèi)容好。
如果你想提升,你就不能滿足于畫好一個人像,卻忽略畫面的整體感。什么是畫面的整體感?并不是讓你畫漫畫,畫故事板,畫得人越多越好,而是畫面的布局、畫面的縱深、畫面的含義。舉個栗子~
一、讓畫面豐滿起來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多畫一些角色,使畫面在講述一個故事、場景:

非常的簡單,粗暴,這張圖片里的5個人物,立馬就為畫面增加了縱深感,作品就立體起來了。

懶得畫多個人,那就畫2個人,兩個妹子放在一起,色調(diào)豐富了,也貌似在隱隱講述著一些故事。
二、或者,畫上一個特定的場景,那么大家就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整個畫面就豐滿了。

這張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畫面只有一個女生,但是把她放入了車的后視鏡里,故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你還可以改變妹子的表情來表達不一樣的故事。
如果你懶到不想畫場景,一心只想畫一個小姐姐/小哥哥,那要盡可能地去完善細節(jié):

這張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物單一、沒有背景,但是為什么你還是很欣賞這張畫,甚至想拿來做手機壁紙呢?因為人家的細節(jié)處理的好!
更多關(guān)于如何增加畫面感,肥皂君日后會寫專文來詳細說明。
不保管自己的作品:)
什么?!有朝一日成大觸,過去的黑歷史恨不得一把火燒了,你還讓我們保管好自己的作品?
很多新手,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過程:花很大的經(jīng)歷畫了一張畫,美滋滋了一會后,感覺拿不出手,就藏起來或者直接銷毀了。還有一些是因為隨手練畫,沒有收集自己的作品,一個疏忽就丟了。其實你會后悔的!你會后悔的!你會后悔的!
保留好每個階段的作品,定期回顧,不僅僅是積累經(jīng)驗,更是讓自己明白你已經(jīng)走出去了多遠;而且,有句話叫“好畫經(jīng)得住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練成名家之前,你的練習畫,都是越看越丑的!什么時候不丑了,你這張畫就成功了,所以要直視你的作品,找出不足,彌補不足。最后,畫畫是需要認同感和成就感的,留住你的畫對于定期培養(yǎng)點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你現(xiàn)在看著你自己的畫,想想你老師疲憊的笑容,心里有點13數(shù)了么(doge)
注:案例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