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周回環(huán)境變化對玩家的影響,廚力抽卡還是強度抽卡

這篇文章起源于前兩個月群友討論“為什么現(xiàn)在動不動就要問xx抽幾寶以上”,近期90++周回本的趨勢和今天在b站看到的關于廚力游戲的討論。這里以我個人的觀點聊一下。。

游戲側(cè)
游戲類型
首先我們把FGO定義為一款單機游戲,雖然他需要聯(lián)網(wǎng)且戰(zhàn)斗需要好友助戰(zhàn),但基本上每個玩家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沒有PVP也不用比戰(zhàn)力,社交系統(tǒng)可能僅限于加好友嫖助戰(zhàn)了。這種情況下玩FGO就能隨自己喜歡,本來不應該有強度焦慮。
周回變遷
既然沒有PVP,PVE就成了FGO玩家的主要任務,可以看到從開服到現(xiàn)在,游戲副本是一直有在變化的,從原始本到陰間本到艸本,主流體系也從np禮裝3面到綠卡5加成到藍卡6加成到現(xiàn)在的多核,因為如果一成不變的話,刷本相當于割草,從者技能設計容易重復,玩家也沒有新鮮感,有的人用一年伯爵/仇凜/水武藏都容易膩,何況七年呢。
難度升級
從90+和90++的出現(xiàn),周回難度是明顯提升的,玩家不能像以前一樣愉快沖浪,要儲備不同的從者和隊伍,這也是為了騙氪新卡的必要操作。這里就開始分為不同的心態(tài)了,90++對從者要求很高,基本要求玩家必備數(shù)個人權(quán)卡(尤其是拐),沒有就得退而求其次打較低收益的副本了。越來越注重寶具等級也是由于關卡血量提高。

玩家側(cè)
游戲心態(tài)
既然上面提到了FGO接近單機,玩家無論練度高低都是跟別人無關的(掛助戰(zhàn)除外),也沒人管你刷本效率高不高,從這個方面可以分為大致兩種心態(tài)。①強度黨,挑戰(zhàn)所有關卡,追求刷本效率,②佛系黨,能打則打,加成少也無所謂。這兩種玩家其實互不干擾,也許①把FGO當作主要愛好或職業(yè)(做攻略等),②只把FGO當消遣,都沒必要說對方怎么樣。
關于強度抽卡和廚力抽卡
為什么這么多做攻略的up主都在討論強度,因為一開始就把②類型的玩家和廚力放在論外了。抽喜歡的從者沒人攔得住你,廚力是支持玩下去的重要因素,而每個人廚力都不一樣,沒有什么可討論的。只有強度向能針對①類型玩家和新手提供抽卡建議。(廚的從者剛好很強則更好)
關于抽卡選擇
人權(quán)卡對游戲體驗影響巨大,不論現(xiàn)在的奧伯龍、c呆,還是早期的孔明、梅林都是當時的第一推薦,有了強度玩起來也舒服,可能自己廚的不那么強的打手,有了拐也能上場了。而很多體系的組成都需要自己備拐,能省很多事,所以拐是建議全玩家抽的。打手方面沒有那么嚴格,即使不是伯爵、狂武藏、摩根這種各時代泛用強力卡,自備各職階打手應對不同副本大多也過得去,還是拋開廚力談強度的問題,如果能用相同投入換更泛用的打手自然更加推薦。最后是90++,草本的出現(xiàn)對于玩家box和練度要求更高,不是憑愛能輕易上場的程度,①類玩家追求更強的配置去抽卡合情合理。

個人側(cè)
游戲心態(tài)
我本人任何時候都保持中立,入坑前三年沒有孔明且梅林CBA沉船,直到c呆才趕上主流(仍然沒有泛用藍卡打手),因此對游戲的態(tài)度是有人權(quán)更好,沒有也能玩的程度。近一年開始向強度轉(zhuǎn)變也是由于研究攻略和為了彌補前些年的體驗。
抽卡規(guī)劃
目前以強度為主,廚力為輔。早期喜歡的從者大多都抽到了,未來陸續(xù)實裝的從者中,能合自己興趣的其實只有幾個(大部分玩家應該差不多),只是開圖鑒而不是滿寶的話,抽卡壓力沒有想象中大。比如國服今年上半年我沒什么喜歡的從者,就攢了幾個月抽到殺狐、奧伯龍和摩根,再用剩下的石頭抽水皇女,因為水皇女投入過多而放棄水阿清準備明年再撈。明年比較喜歡的克林希德等由于在周年之前,也要考慮戰(zhàn)略性跳過。

最后聊一下廚力游戲的問題。關于FGO的游戲性如何IP如何,咱也不專業(yè),咱也不敢說。個人認為說FGO是廚力游戲還是主要在于他不PVP,和大多數(shù)從者都能上場(即使冷門弱勢從者也有真愛黨發(fā)電整活),在這之上就不好評價了。
本人是看了fz和fsn后玩的FGO(這兩個系列中沒有特別廚的角色),由于喜歡部分從者和劇情才逐漸深入了解。
三次元認識的人中,看過fate但玩不下去的,曾經(jīng)有廚的從者而后來照樣退坑的大有人在。廚力肯定有必要但不是全部,為什么喜歡這個游戲很多人也說不清楚,總之大家玩到現(xiàn)在都不容易,還是讓氛圍更和諧一點吧。

感謝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