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腹斜肌廢用(自學系列)
四、腹斜肌廢用(Abdominal Oblique?Disuse)
“廢用 Disuse”這個詞用在肌肉上,往往用來表示因損傷后,無法正?;顒?,如關節(jié)固定、長期臥床等造成的肌肉無力、萎縮。
用來形容普通人因姿勢或錯誤動作導致的腹部肌群失衡、張力和肌力改變,有些“夸張”了。
我更習慣使用“腹斜肌功能障礙”或“腹斜肌募集障礙”來描述這部分內(nèi)容。
腹斜肌廢用會出現(xiàn)以下影響:
1、腹直肌離心性緊張
2、腹外斜肌、對側腹內(nèi)斜肌和雙側腹橫肌無力
3、胸骨下角大于90°
4、單側或雙側肋骨外翻
5、通常伴隨臀肌無力(一側較另一側弱)
6、胸腰伸展肌群、筋膜緊張
7、薄弱的腹斜肌增加骨盆前傾、歪斜、胸骨上提伴隨胸椎變直
8、胸肌過度發(fā)達
9、屈髖肌過度激活

這部分內(nèi)容存在一些“爭議”,主要發(fā)生在糾正訓練與相關肌肉功能上,后期會有詳細的文章講解。建議在自學或參加PRI相關培訓時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考能力。

以下梳理這部分內(nèi)容的邏輯:
1、腹斜肌\腹橫肌募集障礙(廢用),會導致腹內(nèi)壓難以被正確建立;
2、只能通過膈肌過度下降或腹壁過度外凸的方式建立腹內(nèi)壓;
膈肌過度下降會促進膈肌的穩(wěn)定功能,減少呼吸功能,出現(xiàn)淺且高頻或附屬呼吸肌過度參與的呼吸動作,參考:「PRI」呼吸紊亂(障礙)(自學系列)
腹壁過度外凸,依靠腹壁肌群、筋膜乃至皮膚的被動張力,提高腹內(nèi)壓;(頑固性小腹凸出的原因之一)


3、此時骨盆(髂骨)處于旋前的位置,胸腰椎伸展,對應的就是腹直肌離心性(延長)緊張,以被動維持胸廓與骨盆的位置,屈髖肌群過度激活;
腹壓較低,膈肌呼吸功能下降,背側伸展肌群(背闊肌、腰方肌、腰髂肋肌、下后鋸肌)通過伸展脊柱的方式,抬高胸廓,促使胸腔膜內(nèi)壓降低,以完成吸氣動作;
這幾塊背側伸展肌,都可使肋骨下沉(呼氣),限制肋骨正常抬高;
此時呼吸動作由肋骨外旋、上提變?yōu)樾刈瞪煺箮有乩Ц?/strong>
呼吸時肋骨參考視頻:呼吸與肋骨運動

4、腹斜肌募集障礙(廢用),聯(lián)合脊柱伸展式代償呼吸,造成單側或雙側肋骨外翻,使胸骨下角大于90°;
胸骨由于脊柱伸展,被抬高,胸椎曲度變?。ㄆ奖常?/strong>


5、胸大肌發(fā)達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①胸大肌在“用力”吸氣時會被激活,同時由于胸廓上部在腹內(nèi)壓較低時難以擴張,胸大肌會處于“擠壓且用力”的狀態(tài);
②胸大肌肌纖維與腹直肌鞘由直接相連,腹直肌離心(延長)緊張時,胸大肌張力也會發(fā)生改變,代償性拉緊腹直??;


6、單側承重、單側骨盆(髂骨)旋前、單側肋骨外翻、單側膈肌下降幅度大;
往往會產(chǎn)生:骨盆-腰椎向承重側水平旋轉、胸椎向肋骨外翻側旋轉;
此時身體重心偏移,兩側臀大肌、臀中\(zhòng)小肌等會產(chǎn)生肌力、肌肉長度、肌肉張力的改變;
承重側的髖外展、外旋肌群薄弱無法通過遠端固定的髖外展,將重心推向對側。


掃描添加微信,加入微信交流群。
(備注:B站)


參考資料:
DC Bolser?,?P J Reier,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patterns of the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during pulmonary defensive reflexe,DOI:?10.1152/jappl.1998.85.5.1786
Tai Suk?Roh?MD,?Won Jai?Lee?MD, PhD,Pectoralis major–rectus abdominis bipedicled muscle flap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ernotomy mediastinitis?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doi.org/10.1016/j.jtcvs.2008.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