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小丑”

作為今年第二部期待已久的漫改作品,《小丑》的表現(xiàn)真的把我驚到了!
杰昆·菲尼克斯的演技,恰到好處的配樂和攝影,冷漠無情的哥譚市寫照,貼近現(xiàn)實的“小丑”形象....與其說這是一部非同尋常的漫改電影,倒不如說它是一部以角色為主導的心理驚悚片。
如果有機會的話,請務必不要錯過這部作品,它真的值得一看!


首先,也是必須要說的,便是杰昆·菲尼克斯的演技。即便片中有著擔當綠葉的老戲骨羅伯特·德尼羅,但杰昆的演繹真的是全片的靈魂所在。
作為一部以角色為主導的作品,演員的演技自然是最大的考驗。前有杰克·尼克爾森、希斯·萊杰和杰瑞德·萊托這三位演員帶來的不同演繹,再加上“小丑”這一角色本身的瘋狂屬性,以及本片中偏向于現(xiàn)實的氛圍,杰昆版小丑的表現(xiàn)還是挺讓人擔憂的。
可當影片剛一開始,這樣的疑慮就瞬間消散。開場的“笑中帶淚”;那略顯尷尬,卻又無法抑制的狂笑;喜劇演員的神經(jīng)質(zhì);瘦骨嶙峋的身軀;悲傷、絕望、憤怒的眼神轉(zhuǎn)化;以及最后放開一切,徹底墮落為小丑的瘋狂姿態(tài)......亞瑟·弗萊克,這個追求夢想,卻又被無數(shù)次命運的玩笑所打擊,活在虛實之間,最終徹底淪陷為“小丑”的角色,真的被演活了!

言語實在是太過蒼白,想要體驗杰昆的演技,只有親眼看到才能體會。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另一個讓我驚嘆的點,便是本片中這個過于貼近現(xiàn)實的“小丑”形象。身為反派的丑爺能有如此高的人氣,自然是源于他那超脫常識的瘋狂邏輯,以及由此而發(fā)展出的個人魅力。但在本片中,雖然后期的“小丑”依舊瘋狂,但卻更貼近現(xiàn)實,更“正?!绷恕1瘧K的身世,身邊的謊言,理想的破碎,普通市民的欺壓,上流人士的虛偽和不屑一顧,冷漠無情的哥譚市,命運給亞瑟開了一個又一個“致命玩笑”,無數(shù)個“最糟糕的一天”終于讓亞瑟淪為了“小丑”?;蛟S是因為轉(zhuǎn)變的過程足夠詳細完整,或許是因為這次的哥譚市太過“接地氣”,亞瑟黑化為“小丑”的歷程,有點真實的讓人喘不過氣。
也正因這份“接地氣”,亞瑟墮落為小丑的經(jīng)歷顯得頗為壓抑且難受。這使得后期“小丑”的所作所為,不僅讓觀眾恨不起來,甚至還能博得一絲同情(并沒有美化殺人犯罪的意思)。但太貼近現(xiàn)實也不都是好事,小丑之前那種極致邪惡的魅力也因此被消除了,就連片中作為暗線的哥譚市暴亂,也只是由于亞瑟的無奈之舉而導致的連鎖反應(換成之前作品中的小丑估計就是蠱惑人心+刻意煽動了),“小丑”更像是一根導火索,而不是一個真正擾亂社會秩序的邪魅反派,真正的核心還是身為“普通人”的亞瑟,這大概是本片略微遺憾的點吧。


本片的攝影和配樂同樣值得稱贊。接近七八十年代的配樂給哥譚市帶來了復古的魅力,也能在恰到好處的地方凸顯亞瑟的心理轉(zhuǎn)變;充滿黃昏色調(diào)的哥譚市,亞瑟回家路上的那段樓梯,墮落為小丑后反倒逐漸明亮的色調(diào).....這些精彩的鏡頭語言都得益于攝影師勞倫斯·謝爾的把控。這些都讓《小丑》的情感表達更為豐富深刻。


要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托馬斯·韋恩一家的劇情線了。韋恩一家的劇情線初看確實是挺驚喜的(甚至又迫害了一次韋恩夫婦),但后來仔細一想,在這部風格如此獨立的作品中,這個聯(lián)系DC宇宙的彩蛋故事線反倒顯得多余。即便將韋恩一家換成其他的富豪一家,也絲毫不影響亞瑟的轉(zhuǎn)變,或許還會讓整個故事更加完整。
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而且說實話,我還是挺喜歡這段改編的。


演員的演技,鏡頭和配樂的合理搭配,拋去漫畫風格的現(xiàn)實影射,詳盡的心理描寫,最終帶來的,便是《小丑》這部獨具一格的漫改作品。能夠在黑暗騎士三部曲,《守望者》以及《金剛狼3》之后,再次看到這么一部商業(yè)與深度兼得的作品,實屬難得。
在超英題材快要審美疲勞的當下,漫威DC兩家若是能多來一些這樣的作品,又有何不可呢?

(海報、劇照皆來自時光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