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降價風向標 今年會是新能源汽車的降價年嗎?

降價了,比亞迪在今年終于降價了!比亞迪的王朝系列降價了。在北京、上海等地,比亞迪王朝系列的新車型降幅約6000元~8000元,老車型降幅超過了一萬元。除了價格之外,車型的交付周期也縮短了,也就是說抓住現在這個機會,你有可能以比較實惠的價格和更少的等待入手一款心儀的車型。

比亞迪王朝系列有哪些,對別的車型意味著什么,又或者說新能源汽車的“內卷”時代已經到來了嗎?

先來看車型,比亞迪的王朝系列是漢、唐、秦、宋、元系列,這些車型在市面上相對比較常見,涵蓋純電和插混兩種動力形態(tài)。其中,插混又分兩個方向,DM-p更注重性能,DM-i偏重舒適性和低能耗。有些吊詭的是,比亞迪把宋PLUS的純電和DM-i版本劃給了海洋系列。也就是說,這次降價已經涉及到了比亞迪的主銷車型。究其原因,有人說此舉可能與特斯拉即將發(fā)布的“Model Q”有關,也有人說跟比亞迪在一月份環(huán)比銷量暴跌有關。不管怎么個原因,如果比亞迪也像豐田和日產那樣加入“限時”的話,對其他友商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我們不妨看看一月份銷量前十的企業(yè)情況。不管從環(huán)比還是同比來看,似乎看不出比亞迪有必要調整價格的理由。但作為行業(yè)大牛,比亞迪和其他車企一樣經歷了去年的原材料多次漲價。

今年的利好是碳酸鋰從1月3日的51.75萬元/噸一路走跌,到2月25日已經跌到了40.75萬元/噸。也就是說如果比亞迪不主動調價的話,寧王這邊也一定會有所動作。受此影響,特斯拉、上期、長安、東風、理想等等車企的單車成本也都呈現出下跌的勢頭。

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貴,是因為電池的成本比較貴。要想降低成本,無外乎更先進的技術、上下游的產業(yè)整合能力和批量化帶來的成本優(yōu)勢。這其中,無論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都需要用到鋰和一些貴金屬,作為鋰的替代品,鈉離子電池產業(yè)化正徐徐鋪開。之前網傳比亞迪的秦、海豚及海鷗的部分車型將采用鈉離子電池,但在這方面思皓反而呈現出彎道超車的勢頭。

2月23日,思皓花仙子首次搭載了來自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包。盡管該車型續(xù)航里程由301公里降低到了252公里,但架不住成本更便宜。

也就是說,今年新能源車型至少會迎來碳酸鋰原材料降價和鈉離子電池帶來的兩大降價利好。從比亞迪北京和上海等地經銷商們的降價行為或許會在不久之后會成為全國性的信號。不管下一個戰(zhàn)場是固態(tài)電池還是鈉離子電池,窗口已經漸漸開啟,就看你等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