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內(nèi)實戰(zhàn):風燥咳嗽
2023-07-15 06:42 作者:從零開始學中醫(yī) | 我要投稿


? ? ? 風燥咳嗽:舌干燥
? ? ? 主癥:干咳,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
? ? ? 燥:也有季節(jié)性、苔薄干燥,喜歡喝水,躁動不安。

舌診上焦:
? ? ? 胸悶氣短:舌尖為心肺所屬,凹陷為虛,氣不足則胸悶氣短。
? ? ? 慢性咽炎:舌尖中部為咽喉,慢性咽炎多見舌尖中部凹陷。
? ? ? 頭暈暈乎乎:舌胖,濕濁蒙竅。
舌診中焦:
? ? ? 胃脹、納差:舌中部苔黃糙為脾胃虛弱兼有熱邪。
舌診下焦:
? ? ? 腰困重:舌根膩苔為痰濁下注。
? ? ? 溲黃:痰濁下注膀胱。

證機:風燥傷肺,肺失清潤
? ? ? 治法: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 ? ? 方藥:桑杏湯

? ? ? 外感咳嗽多因起居不慎,寒溫失宜,或過度疲勞,肺的衛(wèi)外功能減退或失調(diào),以致在天氣冷熱失常,氣候突變的情況下,外邪入客于肺導致咳嗽。由于四時主氣不同,因而人體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區(qū)別,從而臨床表現(xiàn)有風寒、風熱、燥熱等不同證候,其中尤以風寒咳嗽為多。因風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隨風邪侵襲人體,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風為先導,或挾寒,或挾熱,或挾燥,表現(xiàn)為風寒、風熱、風燥相合為病。

? ? ? ?風燥咳嗽有溫燥和涼燥之分
? ? ? 溫燥為燥邪與熱邪相兼夾,多見于初秋。癥見除干咳,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無痰或痰少而粘連成絲外,還有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風熱表證,舌質(zhì)紅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或小數(shù)。治當清宣涼潤,用桑杏湯加減。
? ? ? 涼燥證乃燥證與風寒并見,表現(xiàn)干咳少痰或無痰,咽干鼻燥,兼有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癥。用藥當以溫而不燥,潤而不涼為原則,方取杏蘇散加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