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高中錄取率50%,很高了!
最近有個人大代表建議把高中錄取率提高到70%-80%。理由是:當前的中招政策要求50%的學生必須進入中等職業(yè)高中,因為只錄取了50%。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確實非??只胚@個高中錄取率的問題,如果能提高到70%-80%,就太好了。但實際上,這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壞事。
一方面,師資跟不上,優(yōu)秀的高中老師本就不多。就是普通的高中老師,也遠比初中、小學老師的錄取門檻要高。光是高中教師資格證的考試要求,就是本科起步,還有考試內容,也是要考大學的。我最近報名了,本來想選數(shù)學的,居然要考大學數(shù)學,還得重新學習,就選了英語。
我的高中,當年取消初中部,高中擴招,好多初中老師直接就變成了高中老師。我以前是一個主科老師負責兩個班,另外教兩個班的副科。不說優(yōu)秀的高中老師,有經驗的高中老師,都很缺乏。
提高錄取率,師資跟不上,那些不善于學習的孩子,依然也學不好。這不是又浪費了三年大好青春嗎。如果職高不好,可以直接去讀個中專,直升大專也是一條出路。
我兩個初中同學,兄弟倆,弟弟高中沒考上,讀中專然后大專。畢業(yè)后干會計,做了幾年后就自己開事務所,現(xiàn)在混得也很好。哥哥考上了,高考復讀一年,讀了華南理工的民辦院校,后面也是工作。單從工作這方面來說,弟弟比哥哥要成功不少。我表妹也是,高中考不上,去湛江讀個中專,回來以后當老師,幾年前當鎮(zhèn)里的公務員了。
條條大道通羅馬,不讀大學還是有很多出路的。將來有心,也可以考個自考,圓大學夢也沒問題。我弟大專,后來自考,也考上了中山大學。天無絕人之路,就怕人自絕己路。
另一方面,學生配不上。因為錄取率是個平均數(shù),不能揭示真實的錄取情況。
我中考的時候,總分是660+30(體育),一共690分。高中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是多少呢?
我記得我們鎮(zhèn)的高中是380多,不到400分;我上的是市重點高中,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是460多分。這個要求不高吧?
前者60%都達不到,后者也就70%不到。如果連60%的及格水平都達不到,那進入高中,只會更差。
那時我們的高中錄取率多少,大概20-30%。但是對我和其它頭部的同學是完全沒有影響的,我中考是594+10,初中第二,文化科是第一,單文化科鎮(zhèn)里可以排到前三。結果高考的時候,我還是在鎮(zhèn)里排前三。當年有兩個高考比我高分的同學,他們在鎮(zhèn)里讀高中,都上了復旦。其中一個,小學一直都在我隔壁班,大名鼎鼎,數(shù)學特別好,高考數(shù)學也是單科狀元。
高中我分在五班,重點班是6個,入選線是545分,可以說來自全市各鎮(zhèn)的強手云集,我是前三。但是高一的師資確實不行,我高一都沒學好,一下子掉出去了前十。特別英語,老師講得太爛,我考得最差?;瘜W老師講得好,我反而考了個年級第一。雖然主要靠自學,但是有好的老師點撥一下就是效果不同。
我尚且如此,那些中考成績不如我的同學就更糟糕。確實如此,很多高一排名靠前的同學,到了高二就被甩開了。他們是市區(qū)的,初中就在我們學校讀,有些也找老師補課。最終考得最好的同學,也就是深大、廣東工業(yè)大學這種普通本科。
當然,這已經算不錯的了。我有超過十個同學,是沉迷網吧中途輟學的,還有一個高一就精神出問題的。這個年紀有很多誘惑,影響因素很多,能專注于學習的,那就是非常好的了,學得如何還是其次。
很多孩子,初中就放棄了學習,還有許多不良習性。不愛學習,又沒有好的老師引導,讓他們上高中干嘛?不良初中生,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管教,高中能自動變好嗎?這不可能啊。通過基本的分數(shù)線,可以把這些不適合學習、抗拒學習甚至擾亂學習氛圍的孩子,分流出去,該干嘛干嘛去,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所以提高錄取率,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將來你的孩子能交出60%的答卷,那么還擔心啥錄取率的問題呢?只有達不到及格線的家長,才需要擔心這個吧?何況現(xiàn)在,有50%這么多的機會。實在是太幸福了,太給機會了!
而且,如果目標放在更高的水準,想考211、985,那就更不用擔心錄取率了。如果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還要啥自行車呢?
如果能有前1%的水平,就是高中錄取率就10%,該殺出重圍,也會殺出重圍。基本上想讀書,能認真學習的孩子,都能考得上高中。
再看深圳各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shù)線,總分是460分,其中體育30分。
及格線是276分。
市屬高中錄取分數(shù)線,平均明顯比區(qū)屬高中要高多了。這個水平,差不多是85%的分。
區(qū)屬的,最低是260分,連及格線都達不到。但這是民辦學校,要求比公辦低很多。公辦高中的錄取分數(shù)線是多少呢?基本上都在360以上,最低360分,也就是不到80%的分。
將來這些拿到80%分的深圳公辦高中學生,未必每一個都能考上大學。考上985、211的大多數(shù)是頭部高中的學生,腰部高中也有一些產出,但比例不多。如果深圳中考達不到80%,普通公辦高中都考不上,那么高考怎么沖擊好大學呢?
所以這個錄取率50%,有什么好擔心的呢?根本不必擔心。
家長真正應該擔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會不會變成拿到80%分數(shù)的例外;以及如何保持這個80%,直到高考。不要怨這個分數(shù)線高,到了高考,好的大學分數(shù)線只會更高。
現(xiàn)在的分數(shù)線水漲船高,不是考試難度提高了,反而是難度降低了。中考還是相對簡單的,別看頭部有些學生就考400分,人家考得很輕松;有些考了430分,但可是拼盡了吃奶的力氣。到了高中,這個差別就會體現(xiàn)出來了。
當年我中考604,排名應該在20名差不多,但去掉體育應該是在前五的。但比我高分的同學,可能初中就學得很辛苦,才能拿到好的分數(shù)。而且我學得非常輕松,玩、踢球啥都沒落下。我高中還經常跑去書店看漫畫,網吧玩游戲,甚至半宵……
班主任看我學得很輕松,就讓我再努力一點,說能上清華。但我沒興趣,因為大概我再努力一些,也未必能考到更好的分數(shù)。中山大學,我就很滿足的啦,我們市一年也沒有十個啊。見好就好,做人不要太貪心。
如果我能挑選學生,我一定不會選成績最好的卻學得特別刻苦的、啥個人愛好都沒有的。這樣的學生,沒什么潛力,后勁不足。我會選那些中上,80%的,但是學得游刃有余的。
如何在高中依然學得游刃有余,就要看體力、專注力和領悟力了。這更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以及過程中鍛煉的學習能力。
只有不上不下的學生,才需要擔心會被分數(shù)線淘汰。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孩子還要很久才中考,這期間大有可為。在那之前,應該著重思考如何讓孩子在日常的學習中游刃有余,學得又快又輕松,而不是將重心放在學得又多又累。
這個東西講起來很虛,不像成績那么直觀,但確實很重要?,F(xiàn)在有家長能拍胸脯一定能讓孩子考上重點高中的嗎?我想恐怕沒有,沒有就是因為沒抓住核心。
焦慮也好,各種政策的變化,乃至上不上名校,其實都不是核心的東西。行不行,最終還是看自己。不能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就不是主要矛盾,不重要。如果精準掐住了中考的喉嚨,中考還怎么和你叫板呢?想去哪個學校就去哪個學校,選擇權在自己手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在這個信息紛雜的時代,這個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會輸,通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
如果實力足夠強大,那么又有什么能阻礙自己的腳步呢?那問題就來了,如何強大自己的實力?
我們每做一件事,都可以強大自己的實力,但程度是不一樣的。這就是選擇的問題,當下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結果。有些人是虛假的強大,像泡沫,很虛,一戳就破。真正的強大,是看不見的。
我們應該像樹木一樣向下扎根,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默默生長。扎根越深,實力就越強大,直到有一天再大的風也吹不垮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