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仙詞·那年火鍋那年酒

憶仙詞/《仙人下山的七日》第一日:那年火鍋那年酒
【仙人下山后,世間百鬼無跡。】
仙人不習慣喝酒,不習慣吃火鍋。他總覺得酒味太辣,喝來舌根發(fā)麻;火鍋老是把各種雜七雜八的食材混在一起,正如其名,有些上火。仙人憶,百余年前與友人在悟道樹下吃了火鍋喝了酒,那夜鼻尖一酸,友人笑他堂堂仙人竟也會流鼻血。
山底下幾處人家,小孩在村口小河邊戲耍,見了仙人一身青袍長發(fā),背掛銹劍,以為是道士來了,呼喚著叫大人。
仙人烏發(fā)上落了一片葉子,是三秋時節(jié)的紅楓,秋野秋意,四處炊煙。
他想喝酒了,想吃一頓火鍋了——每次下山,都是這樣,即便不喜歡。這次,卻也是如此。于是信步走進了村,沒把頭上的楓葉撫去,風在耳邊吹,但是仙人的衣袖與長發(fā)紋絲不動。
村里老人帶著孩童出來見客,恭恭敬敬邀了青衣人去屋里坐。仙人也不見外,提起了步子就從。鮮艷的天色像一瓣生于淮南的橘,橙黃色的,還有些粉。是天空紅了臉。
到了屋里,老人們齊齊站在正堂兩側(cè),仙人輕輕坐在正中央,劍靠在了桌角,喝著熱騰騰的茶。他不是樂于說話的人,一身不合時宜的仙風道骨與靜然,顯得格格不入。
仙人一口熱茶,一思人間,一念百般;良久,才喝完了小杯茶。杯中不留一滴茶水,但沒人看到,沒人能夠看清。
他只說,有火鍋么?有酒么?
老人見道長沒有祈福除祟的動作,心里不禁輕視了這青衣翩翩、發(fā)梢落英的游人,卻也不想怠慢,于是回到:有酒,有火鍋。
晚了,天色暗了。霧起了,四周群山不見了影。
村人設(shè)酒殺雞作食,院里本有九只雞,是生蛋的母雞,客人要吃,便少了一只;廚房本有九壇酒,是釀了數(shù)年的好酒,客人要喝,便少了一壇。
仙人只允村人留了一桌酒食,遣去了其余的人,孤影在月下、菩提木下,木制的筷子在仙人拿起的一瞬間化作了玉筷,反射寒冷的明月光照在石桌之上;依然是小杯的酒、小份的食,仙人長袍在風里飄搖,坐在樹下小凳上,黑發(fā)映這月色,一副人間難求的逍遙圖景。
抿一口香瓊,吃一口底湯的雞肉,將剛摘的菜葉放進了鍋。仙人眼中大道如此至簡,一輪缺月,一壺辣酒,一鍋吃不慣的食物。
村里邊的人本都在暗里看著客人用餐,但此時卻好像不見了蹤影。仙人不在乎,仙人在回憶。
酒落喉中,隱隱辣的作痛。但酒里有故人的氣息,或者說,故人的氣息就像酒的味道。
仙人很喜歡。
至于火鍋……她常常點一桌子的菜,但都不吃。說一句“走吧”,于是風風雨雨里少不了火鍋的蹤影。
夢落閑潭小花,可憐櫻開,怎不見、夢中人。
仙人閉上了眼。樹上葉飄,一陣涼風,竟把頭上的紅楓吹落了,落在地上,不見了,化作了愁思。
青江雨蕭扁舟,不知風起,恍無影、小短棹。
嘩啦啦幾聲喧鬧,打斷了仙人的回憶??慈?,人群圍著一個戴斗帽、灰白裝的道士。道士愿意幫村里人祈福除祟,所以老人們忘了仙人,全都轉(zhuǎn)向了道士,留下仙人一個人在星辰閃爍之下。
仙人笑了笑,夾起一塊肉塞進嘴里。他想寫一首打油詩,于是用手指在石桌上寫到:白日下做夢,妖怪要除妖……不妥,不妥。仙人吹一口氣,擦去重寫。
半晌,當人們再度回過神去查看青袍人時,仙人不見了蹤影,卻留下了一首詩:
?
入夢長久棋花魂,再醒已是曲中人。
幾回與君歸日落,來生但請自知身。
?
第二日,院子里九只雞生了九個蛋,大人們也去查看廚房里的九壇酒有沒有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