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故宮100》079:龍袍袈裟

故宮西六宮墻外有一座別致的精構(gòu)樓閣,是故宮西路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四條金光閃閃的飛龍騰躍于脊上。形制奇特,宮中少見。這座名為雨花閣的藏傳佛教密宗佛堂,是仿照十一世紀初西藏古格王朝托林寺內(nèi)的金殿建立的。
雨花閣是由來自青海的三世章嘉?若白多杰根據(jù)藏傳佛教的教義主持修建的。這位三世章嘉年僅八歲就被迎入北京,從二世土觀上師學習顯密教法,并與當時比他大六歲的皇子弘歷結(jié)下了同窗之誼,從此開始了他與這位乾隆皇帝作為朋友、君臣和師徒的一生。
清朝藏傳佛教信仰成為團結(jié)蒙藏民族、維系皇權(quán)的政治需要。雨花閣興建的源起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一天乾隆皇帝問章嘉國師,在西藏為佛教建有廣大功業(yè)的杰出人物有哪些,他們的主要功績?nèi)绾巍U录螄鴰熞灰辉敿毩信e,其中講到了西藏佛教后弘期的著名大譯師仁欽桑波創(chuàng)建托林寺。
寺內(nèi)正殿有四層,內(nèi)設(shè)四續(xù)部佛眾的情況。乾隆皇帝說,在朕的京城中也要建一座那樣的佛殿。于是由章嘉國師負責,在內(nèi)城右方建起了一座四層金頂佛殿。但在政治家與普通人的雙重角色里,一個皇帝的真實信仰常常不被人們知曉。
雨花閣,漢式單檐攢尖頂,上覆鎏金銅瓦,頂立鎏金喇嘛塔,頂脊裝飾藏式鎏金蹲龍,是清宮建筑群中唯一的漢藏合璧式建筑。它是皇宮的專用佛堂。除了作佛事的僧侶,外人是不能踏入一步的。
這里既不供高僧大德居住,也不供蒙藏領(lǐng)袖朝拜,它只是乾隆皇帝個人的禮佛場所。所不同的是,他將藏傳佛教修行層次通過佛像與唐卡的陳設(shè),做了具象化的表現(xiàn)。在雨花閣一層正間眾多佛像之中,有一尊具有喀什米爾風格的銅像。
他是古格王朝一位出家為僧的國王,名為那嘎拉咱。這尊銅像出現(xiàn)在雨花閣中,這其中的深意如同是兩個王者穿越時空的一次對話。乾隆皇帝對這位十一世紀皈依佛法的國王的敬仰,已經(jīng)表露了他希望作為轉(zhuǎn)輪圣王光大佛法的祈愿與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