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故事】隨心筆記
2022年2月5號? ? ? ? ? 星期六? ? ? ? ? 天氣晴
其實,我都有點不知寫點啥,應該寫點啥。很忙碌,但是又不知道忙碌啥。只能拿湖邊遛彎的事說一說了,就當嘮嘮閑嗑了。

今天是休息的第三天,吃完中午飯很想睡覺,出去溜溜彎吧!。去哪兒了?就去人民公園吧!沒想到湖邊的景色正美,讓我想起了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敗葉填溪水已冰,夕夢猶照短長亭。何年廢寺失題名。
倚馬客臨碑上字,斗雞人撥佛前燈,凈消塵土禮金經。
干枯凋落的樹葉已經讓風堆積在在溪上,現(xiàn)在的季節(jié)水早就結冰。在黃昏時分,那一束沒落夕陽的余暉依然照著長亭短亭的樣子。路過一座廢寺前,發(fā)現(xiàn)寺的門額上早已經看不清寺名。往來的閑游的過客有時會駐馬臨摹碑上之字,摸索上面的含義,還有幾個富家子弟撥弄佛前燈芯借宿。塵世辛勞,凡人幾時醒悟。
上三闕寫的是景,把寺外的秋天的蕭瑟、沒落、荒涼、冷寂體現(xiàn)的淋淋盡致。尤其是具體的寫實當中葉已經敗了,水早早的結成冰,夕陽的陽光似落非落的狀態(tài),逐步為詞定下了悲涼的基調。最重要的最后一句更顯示的物是人非,即使留下的痕跡,也被時光的歲月打磨看不清楚。
后三闕卻是以理喻事,人和事物一樣在風雨流年中飽經盛衰興亡、榮辱浮沉,最終繁華不再,一切歸于荒涼冷落。而最后一句“凈消塵土禮金經”,更是闡釋了作者的觀點。這分明是“人生如夢”的感喟了,但是再也沒有蘇東坡“一樽還酹江月”的豪放與灑脫,有的僅是對“悲歡離合終成空”的無限悲涼的感懷。
人生在世,紛紛擾擾,閑也罷,愚也罷,終究將是一場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