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當初咋下得去手?”父母年輕時合照似兄弟,結(jié)婚是結(jié)拜?
大家都說當今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年輕人不論是在擇偶時還在職場上,“顏值”往往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判別標準,長得好看事關(guān)要緊。
不過時間退回到上個世紀,在老一輩人的擇偶觀念中,長相卻可能并沒有那么重要,大家更為看重的,可能是對方的一些其他特質(zhì)。
之前有一位網(wǎng)友曬出了父母年輕時的合照,就一度引發(fā)大家的熱議,原因在于照片中究竟是一對夫妻還是一對“兄弟”,乍看上去讓人著實難以分清。
照片里的兩個人同樣身著白色襯衫,留著一模一樣的齊耳短發(fā),神態(tài)也是一樣的嚴肅,除了身高略有差距外,看上去就像是一對親兄弟。

這名網(wǎng)友在分享照片時也幽默地表示“爸,你當初怎么下得去手”?令大家忍俊不禁。
在這張照片的帶動下,其他網(wǎng)友也紛紛曬出了父母年輕時的合照,各種或唯美或有趣的畫面把大家逗樂了。比如這位網(wǎng)友的父母看起來也像是一對兄弟。
只見照片中的兩人都留著當年非常流行的“三七分”發(fā)型,看起來都是白凈斯文的帥哥,如果不是母親抱著一個布娃娃的話,相信任何人看到這張照片,都會誤認為是親兄弟。

事實上如果我們大家注意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尤其此前還有網(wǎng)友分享,父母的合照顏值差距懸殊,單從外表上來看,很難想象當年他們是如何走到了一起。
老一輩人擇偶都看啥?
1.為人處世
從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在大多數(shù)年輕人眼中,另一半的為人處世方式,要遠比外表更重要,尤其當時經(jīng)濟欠發(fā)達,年輕人的心思比較單純,活得也相對簡單,大家在擇偶時想法更純粹,憨厚老實、不善言辭的異性可能會更受歡迎。

2.門當戶對
與如今提倡更開放的戀愛方式不同,在上個世紀,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年輕人的父母,都對門當戶對有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老人看來,只有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更長久。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了門當戶對的重要性,畢竟如果生長環(huán)境差異過大的話,彼此之間的思維方式、人生經(jīng)歷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對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對方生活的婚姻來說,是個不小的隱患。

3.父母之命
對于上個世紀的年輕人來說,最后一個也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是父母的想法。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輕人在擇偶時,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持反對意見的話,大多很難“修成正果”。
而且父母的眼光在很大概率上與子女不太相同,因此夫妻倆的顏值差距比較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擇偶觀,找另一半不能“先看臉”
在如今這個“顏值即正義”的社會,很多年輕人在擇偶時,對對方的外表會過度看重,從而忽略了一個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以及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
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擇偶觀,讓孩子知道尋找另一半,“看臉”不是最重要的,比如善良、孝順、基本的禮儀、脾氣秉性等等,這些內(nèi)在素質(zhì),才是決定婚姻能否順利的決定因素。

可以說如果兩個人單純因為外表“看對眼”走到一起,這樣的婚姻往往很難長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擇偶觀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們要注意以身作則,先將自身的婚姻經(jīng)營好,才能讓孩子明白,未來自己需要建立怎樣的婚姻。
否則如果父母之間爭吵不斷,乃至于鬧到離婚的地步,孩子也很容易對婚姻會失去信心,長大后不敢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

歪媽結(jié)語:
每代人的擇偶觀念都多有不同,也正是因此,很多時候年輕人在擇偶時會和父母產(chǎn)生沖突。
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應(yīng)該有意識地從小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擇偶觀,長大后避免對孩子的隱私過度干涉,盡量“把好關(guān)”,保護孩子不被傷害。

今日話題:你家有父母年輕時的合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