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閱讀分享,威爾 杜蘭特《On the Meaning of life》(一)

2023-06-09 00:26 作者:xek1217  | 我要投稿

? 這本書呢看了已經大概有一個月了,威爾 杜蘭特的《On the Meaning of life》,中譯書名為《生命的意義》,恕我孤陋寡聞,自認為閱讀量還算廣泛,竟然從未聽說過威爾 杜蘭特的大名,??????;懷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我認為真正一流的哲學家,所思考的問題可以是人生的永恒的價值,卻不會如此直白的以什么生命的意義為題寫一本書籍;《生命的意義》這樣的標題像是初入人世間、迷茫無知的年輕人所能想到標題。代表著他們一些膚淺幼稚的理解。我在這里并非想要批判威爾 杜蘭特。實際上這本書也非一本專業(yè)的哲學論述書籍,它是一本書信通訊記錄,記錄了威爾 杜蘭特在書信中對他所處時代社會各界人士的關于人生意義之問的回答!里面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回答,是我想要分享的。先介紹一下威爾 杜蘭特吧,百度百科這樣描述他:

威爾·杜蘭特1885年出生,美國著名學者,終身哲學教授,曾因其杰出的學術成就榮獲普利策獎及自由勛章。他花了50年時間完成了皇皇巨著《世界文明史》,這部作品使他在學術界廣受好評,而他所創(chuàng)作的《哲學的故事》,則因其親切、活潑的文風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威爾·杜蘭特生于1885年,卒于1981年。12歲的時候他被母親送去教會學校,希望使“這個整天調皮搗蛋、滿口胡言亂語的孩子變成一個優(yōu)秀的傳教士”。結果,杜蘭特不僅沒有成為傳教士,而且還因為在寫了一篇對宗教不敬的文章(《宗教的起源》)而被逐出教門。正如他在19歲的時候就對基督教清楚地認識到,“不過是成百種宗教信仰中的一種,它們都宣布說自己能實現人類的拯救并普及真理”。


《人生的意義》封面

威爾 杜蘭特的提問信

????尊敬的_____:

????恕我冒昧打斷您手頭的工作,您可以跟我玩一個哲學游戲嗎? 我有個困惑已久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這一代人似乎總在問,也許比其他任何時代的人問得都更頻繁,卻永遠答不上來,那就是人類生命的意義或價值是什么?到目前為止,主要是一些理論家在探討這個問題,其中就包括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埃赫那吞、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和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其結果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殺:就思想發(fā)展本身而言,它似乎讓生命失去了價值和意義。知識的增長和傳播一方面是許多理想主義者和改革者孜孜以求的,但另一方面,它又給人類帶來了一種幻滅感,人類的精神支柱因此幾近崩塌。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人類活動只是星辰軌跡中的一瞬;地質學家說,文明不過是冰期之間一段跌宕起伏的插曲;生物學家說,所有的生命都是戰(zhàn)爭,是個體、群體、國家、聯盟和物種之間為生存而進行的斗爭;歷史學家告訴我們,“進步”是一種錯覺,其輝煌終究會以衰敗而告終;心理學家則告訴我們,意志和自我是受遺傳和環(huán)境操控的工具,人們一度認為,不朽的靈魂不過是大腦轉瞬即逝的一線亮光。工業(yè)革命摧毀了人類的家園,避孕用品的發(fā)明正在摧毀家庭、傳統(tǒng)和道德,甚至還會毀滅人類(通過控制聰明人的生育能力)。有人將愛情解讀為一種生理上的充血現象,婚姻也不過是為了解決生理上的一時便利,僅比濫交好一點兒。民主已經墮落為腐敗,其程度就如米羅任保民官時期的羅馬共和國。當我們日復一日地目睹人類無窮無盡的貪婪時,我們也就放棄了年輕時憧憬的社會主義烏托邦夢想。每一項新發(fā)明的出現都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每一種新機械的面世都意在取代人類,同時也加劇了戰(zhàn)爭的恐怖。 上帝曾經是我們短暫生命的慰藉,是我們遭受喪親之痛時的避難所,而現在上帝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即使用望遠鏡和顯微鏡也看不到其影蹤。從哲學的總體觀點來看,地球上的生命變成了密密麻麻、不停蠕動的人形昆蟲,地球就像得了一種很快就可治愈的濕疹;除了失敗和死亡,沒有什么是確定無疑的——宛如永遠沉睡不醒的休眠。 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錯誤是發(fā)現了“真理”。真理讓我們擺脫了妄想和克制,但并沒有讓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真理也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因為真理不美,不值得我們如此熱烈地追求。真理奪走了我們存在的一切理由,只留下了今天一時的快樂和對明天可有可無的希望?,F在再來審視真理,我們不明白為什么當初要迫不及待地去追尋真理。 這是科學和哲學帶給我們的通行證。多年來,我一直熱衷于哲學研究,現在我回歸生活本身,我請求您,作為一個既有生活經驗又勤思善悟的人,幫我指點迷津。也許那些更貼近生活的人和那些僅僅會思考的人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請您在百忙之中撥冗賜教,告訴我生命對您來說有什么意義?您前進的人生動力是什么?宗教信仰對您有什么幫助(如果有的話)?您的靈感和力量的源泉是什么?您辛勤工作的目標或動力是什么?您在哪里尋求慰藉與幸福,您最終的財富又是什么? 必要的話簡短回復即可,如果方便,回信也可以寫得長一點兒,輕松一點兒。您的每一個字對我來說都是寶貴的。?

此致 敬禮! 威爾·杜蘭特 紐約1931年7月15日

????

亨利 路易斯 門肯 的回信(美國批評家)

簡單來說,您的問題就是:我從生活中獲得了哪些滿足?我為什么要不斷地工作?我不斷工作和母雞不停下蛋是同樣的道理。每個生命隱隱之中都有一種強烈的沖動,這種沖動促使他積極活動。生命的本質就是生存下去。什么事都不做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也會危害機體健康,除非是劇烈活動之后需要恢復體力——事實上,人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只有垂死之人才會無所事事。 當然,個人能從事什么具體的活動是由他的先天稟賦決定的。換句話說,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我不能像母雞那樣下蛋,因為我生來就不具備下蛋的遺傳基因。出于同樣的原因,我當選不了國會議員,不會拉大提琴,也沒有在大學里教形而上學,更沒有在鋼鐵廠當煉鋼工人。我做的只是我感到最得心應手的事情。碰巧,我天生就對各種思想有著強烈的興趣,喜歡思考。我恰好又比一般人更有語言天賦,能把思維訴諸文字。就這樣,我成了作家和編輯,一個編制和經營思想的人。 這一切幾乎都是在不經意間發(fā)生的。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選擇,而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少年時代的我對精確的數據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始終是次要的興趣),很想當一名化學家,而可憐的父親卻想讓我從商。有時候,我也跟其他窮人一樣,總想著靠小聰明賺大錢。但我最終還是當了作家,而且終生也不愿改變,就像奶牛一生都在產奶一樣,盡管產杜松子酒似乎更符合它的個體利益。 我比大多數人要幸運得多,因為從少年時代起,我就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衣食無憂——哪怕沒有報酬,我也樂意去做。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這樣幸運。多少人迫于生計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盡管我和其他人一樣歷經人生困苦,但生活還是非常輕松和愉快。因為即使在困苦中,我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給我?guī)順O大的滿足感。總的來說,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歡做的事。至于這些事對別人有什么影響,我不關心。我寫作和出書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滿足自己,就像奶牛產奶不是為了讓奶牛場主賺錢,它也是為了滿足自己。我覺得我的大多數想法都是合理的,但這無關緊要。世人可以接受它們,也可以不予理睬,反正我已經從“孵化”這些想法中找到了樂趣。 除了喜歡的工作,我還從赫胥黎所說的“家庭情感”——與家人和朋友的日常交往——中找到了幸福的秘訣。我家曾有過一段苦日子,但家人從來沒有為此爭吵過,也沒有真正受過窮。不管是跟母親、姐姐還是和妻子在一起,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跟我交往的人大多是故交。有些已經相識三十多年了。相識不到十年的朋友我很少引為知己。和這些朋友在一起,我很開心。工作之余,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去找他們。我們志趣相投,世界觀相似。他們大都像我一樣喜歡音樂。音樂帶給我的快樂,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光陰荏苒,我對音樂也愈發(fā)熱愛。 至于宗教信仰,我不信任何宗教。長大之后,我從未有過任何信教的沖動。我的父親和祖父都是不可知論者,盡管我小時候也上過主日學校,接觸過基督教神學,但從未有人要求我信教。父親認為我應該對基督教有所了解,但他顯然沒有指望我會接受基督教。他很了解我的想法。我在主日學校里學到很多贊美詩,同時也強烈地意識到基督教信仰和上帝的荒謬可笑。從那時起,我讀了很多神學著作(也許比一般的牧師讀的還要多),但從未發(fā)現有什么理由能改變我對基督教的觀念。 在我看來,基督徒對上帝的膜拜是一種卑賤而非高尚的行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應當被千夫所指而不是受萬人敬仰。我在這個世界上極少看到所謂的上帝有多么仁慈。相反,在我看來,他的所作所為恰恰表明他是一個愚昧無知、邪惡殘暴的家伙。說這句話,我無愧于良心,算是非??蜌饬耍鋵嵥麑ξ冶救诉€不錯,但是我受不了他對其他人的殘酷折磨。要我敬畏一個操控戰(zhàn)爭與政治、灌輸神學又帶來癌癥的上帝,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不相信永生,也不追求永生。永生不過是卑鄙之人幼稚的一廂情愿罷了?;浇趟^的永生只不過是一種手段,用來報復世上過得更好的人。我不知道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估計沒什么實際意義。我只知道自己的人生經歷非常有趣。即便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也是一種樂趣。此外,挫折可以讓人愈挫愈勇,這正是我最欽佩的品質。我認為,最高尚的人就是與上帝抗爭并最終戰(zhàn)勝上帝的人。我無意做世界上最高尚的人,死后我甘愿化為虛無。畢竟好戲終有落幕的時候。?

路易斯·門肯

約翰 厄斯金的回信(作家)

尊敬的杜蘭特先生:?

????人類似乎有兩個思維誤區(qū)。其一是忘記我們的精神生活同物質生活一樣自然。不管哲學家是否承認我們有靈魂,我們顯然擁有某種東西可以使我們產生夢想和理想,并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我個人的傾向是全盤接受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不必區(qū)分這種天性是雙重的還是單一的。我會很自然地把想象出的最終目標當作上帝崇拜,我認為其他人也會這樣做。人們對上帝的看法會因時因地而大為不同,這一點在我看來很正常。顯然,這種觀念變化體現了我們的天性。 從這種角度思考生命,我想就是把宗教定義為一種藝術,即人類自我發(fā)掘的產物,其表現形式可以是伊斯蘭教、天主教或蘇聯的共產主義。如果有人對這種定義感到不快,那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像我這般重視藝術。我想用藝術一詞來涵蓋我們天性中所有創(chuàng)造理想和表達理想的功能…… 如果不承認精神生活同物質生活一樣是個錯誤,那么將精神理想與生存現實混淆就是另一個更常見的錯誤。如果我們愿意追隨理想,把它作為希望達到的目標,那么我們或許可以善待懷有其他追求目標的同胞。但是,從歷史上看,信仰過于執(zhí)著往往會使我們陷入平庸…… 如果說人生是一種藝術,對某些人來說這種說法就忽視了人性中的道德屬性。我相信人類本能地使生命變成藝術的時候,道德的約束已然隱含其中。雖然我們有時會說到享樂之路,但事實上,糟糕的生活和美好的生活一樣艱難,都是荊棘載途。現實告訴我們,通往救贖的道路狹窄而漫長。它還告訴我們,犯罪者的道路也是困難重重的。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過上自己愿意為之努力去奮斗的生活。我相信人們憧憬過上值得紀念的生活正是人性神圣使然,在生活中不傷害他人、樂于助人、增長智慧,內心會更加平和。?

約翰·厄斯金1931年6月29日

賈瓦哈拉爾 尼赫魯 的回信

尊敬的杜蘭特先生:?

????您信中提到的問題十分有趣,但也讓人感到惶恐。因為根據您的說法,我們勢必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所有的生命都是徒勞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的。我很榮幸您能問我這些問題,但我覺得自己實在沒有能力回答。不巧的是我現在并無閑暇,即使有,回答您的問題也絕非易事。 印度人能從形而上學中獲得樂趣,但我總是避而遠之,因為很久以前我就發(fā)現,形而上學只會讓我迷茫,并不會給我?guī)砦拷?,對我的未來也沒有什么指導作用。狹義的宗教對我來說毫無吸引力。我曾對某些科學有所涉獵,不過只是蜻蜓點水,我從中找到了樂趣,眼界也似乎開闊了一點兒。但我還是優(yōu)柔寡斷,疑慮重重,甚至有點兒憤世嫉俗。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模糊理想縈繞在我的心頭,后來這些模糊的理想漸漸融合到一起,我也更加渴望印度獲得自由。對我來說,印度的解放并不僅僅意味著民族自由,它還意味著數百萬印度人民擺脫剝削,脫離苦難。印度已儼然成為世界上所有受壓迫者苦難的象征,但是我想把這種強烈的民族情感延伸到國際上,因為所有被壓迫的民族和人民都應該得到解放。 我無法釋懷,也很無助,似乎也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讓我實現心中的理想。然后,甘地先生出現了,他為我指出一條明路,或者說一條值得嘗試的道路,我壓抑已久的情感終于找到宣泄的出口。我立即投身于這項事業(yè),最終也找到一直渴求的東西。我是在行動中發(fā)現的,這一行動就是我非常珍視的偉大事業(yè)。從那以后,我就為此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并得到了回報,我變得更加堅定,我的人生更加圓滿,并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新的目標。 這也算不上回答了您的問題。因為我不是哲學家,只是一個熱衷于行動的普通人,恐怕不能給您一個有邏輯的科學性回答。我曾經相信科學、邏輯和理性,現在仍然相信,但是有時候它們又略顯單薄,我總覺得缺少了點兒什么。生命似乎被其他更強大的力量支配著,比如我們的本能和一些不可抗力。但是這種力量似乎不符合我們所知的科學和邏輯。雖然歷史上有許多偉人成就了很多偉業(yè),但人類歷史仍然充滿著失敗和罪惡,而且人類文明正在土崩瓦解,過去的理想逐漸破碎,未來潛藏著各種未知的危險,有時候一想到這些,我真的很絕望。盡管如此,我還是認為,人類社會和我們國家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F在,印度人民在捍衛(wèi)自由,這會讓我們離夢想更近一步。 請不要問我為什么如此有信心,因為我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我能說的是,一想到我正在為一項偉大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且我的努力不會白費,我的心里就平衡了,我也有了力量和靈感。當然,我也是一個注重結果的人,我想快點達到目標。但是從根本上說,我不會擔心結果。只要相信自己的行動是正確的,我就別無所求了。 總的來說,我是一個社會主義者,我也希望能在印度和全世界建立起社會主義秩序。世界變得完美后會發(fā)生什么?我不知道,也不關心。問題不是今天才出現的。現在還有不少要做的事,這些事對我來說足夠了。世界會變得完美嗎?會比現在好嗎?我不敢回答。但是,我希望,也相信我們可以做點兒什么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所以我會繼續(xù)付諸行動。 恐怕我回避了您最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人生的意義或價值是什么。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只能告訴您我對人生的看法以及驅使我行動的力量。 祝好!?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印度安拉阿巴德市 阿南德莊園

1931年8月20日

莫罕達斯 甘地的回信

親愛的朋友:?

????您6月5日的來信……我對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1.對我來說,生命是真實的,我相信它是神明恩賜的火花。

2.廣義上的宗教,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宗教,讓我對神圣有了粗略的了解。但如果道德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我也不可能有這些粗略的了解。因此,對我來說,宗教與道德是同義詞。 3.充分實現自我就是我一直前進的動力。?

4.實現自我的努力就是我所有靈感和力量的源泉。?

5.人生的目標我已做過闡述。?

6.我的慰藉和快樂在于服務所有的生命,因為神圣的本質就是生命的總和。

?7.我的財富在于和所有的黑暗和邪惡勢力做斗爭。 您讓我放輕松,盡量多寫一點兒。但實在抱歉,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長篇大論。 祝好!?

M. K.甘地 薩巴爾馬蒂

1931年7月22日

吉娜*隆布羅索的回信(意大利作家思想家)

尊敬的先生:?

非常感謝您的來信。您問我的問題,正是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其他人也一樣為此深受困擾。我成功地為自己找到一個真誠的答案:人們活著的真正原因是愛。活著的時候,愛是紐帶,把我們彼此聯系在一起,把我們同已故的人聯系在一起,把我們和子孫后代聯系在一起。我清楚地記得,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我以為我的生命與父親的生命密不可分,我生來就是為了幫助他的,我以為我會和他一起離開這個世界。然而,父親去世后,我依然和我的丈夫和孩子們以同樣的方式緊密相連。我認為,活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對家人的愛是最廣為人知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當我有了一些生活經驗之后,我活著的原因就是要把這些經驗加以總結,給更多的人以啟發(fā)。無論哪一種情況,生活的理由都是愛,它讓人們緊密相連。首先要愛家人(因為我是女人?。?,然后愛所有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這樣愛就能得以延續(xù)和傳遞。 祝好!?

吉娜·隆布羅索?

意大利佛羅倫薩市 基安蒂地區(qū)斯特拉達小鎮(zhèn)烏里韋洛別墅

海倫*威爾斯*穆迪的回信

尊敬的杜蘭特先生:?

????作為一個25歲的年輕人,我(或他/她)必須審慎地回答您信中提出的重大問題。青春的一大標志就是覺得自己參透了人生的哲學。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我一定是老了,因為我確實對很多事情都不太明白。 我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是找到某些方法來滿足我心中似乎一直存在的躁動不安。打網球、繪畫,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小時候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現在我想我知道了。這就是這么多年來我網球打得又快又猛的原因;這就是我在學校用功學習,甚至在拼寫沒有得到一百分的時候會哭的原因;這就是我在讀大學時努力獲得美國大學優(yōu)等生榮譽協會獎學金的原因,我爭取到了,但我知道,如果沒得到,我肯定會大哭一場。 我希望這種不安,這種近乎吹毛求疵的完美主義并不是狂妄自大。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宗教信仰,是我如此辛勤工作的動力。專注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能夠忘掉一時的悲傷、煩惱和憤怒,享受片刻的快樂與安寧。 我希望這種持續(xù)的躁動、想要付諸行動的愿望,以及對完美的追求都能與愛美之心交織,甚至可以說,它們的關系非常密切,我難以準確表達。我知道,當沉浸于藝術之美時,我仿佛被帶至另一個世界,在那里,我思緒萬千,卻難以言表。我對音樂、雕塑,尤其是繪畫(說起藝術的完美,我并不是指外表毫無瑕疵,那是守舊的“完美”)都是如此。對于藝術和自然中的色彩組合(絕不是僅“存在”于藝術中的自然),我無法做到輕描淡寫。這種急于表達的情緒似乎不斷逼近我,我也因此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心理反應。任何領域的完美都讓我著迷,尤其是藝術領域的那種抽象之美。 毋庸置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我也試圖給心中的不安尋找一種特殊的意義,因為在我們這個浮躁的國度,每個和我同齡的年輕人內心都有同樣的東西。 我不想遵守宗教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就像是用柵欄將你圍起來,規(guī)定你必須到這里去,不能到那里去。我厭惡宗教的形式。而且我知道,目標中蘊藏著完美,倘若我被剝奪了為此去嘗試、追求和奮斗的權利,我會痛恨生活。 在我的門廳里,擺放著一個古希臘女子頭像,它由乳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它是我一年前得到的遺產,確實是古希臘時代的人物造型,雖然經歷了幾個世紀,有些小瑕疵,但鼻子、眉毛和下巴都完好無損。頭像被安放在一個深色大理石基座上,側面對著乳白色的墻壁。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雕像臉上的光線都會有變化。有時光線昏暗,都看不到前額、臉和鼻子,以至頭像和乳白色的背景墻幾乎融為一體了。有時光線明亮,雕像輪廓分明,下巴結實而精致,眉毛顯得若有所思,十分顯眼。光灑在雕像腦后的卷發(fā)上,順著發(fā)絲,照耀著發(fā)結處。雕像的頸脖結實而圓潤。我喜歡閉上眼睛,用手撫摸它的臉部輪廓,這種眼睛無法觸及的立體感每次都令我興奮不已,就好像如果你不閉上眼睛用手撫摸它的臉,你就無法感知它面部傳達的信息。它之前被放在一位收藏家的陳列室里,但我關注的,并不是它所具有的歷史意義,而是它的美近乎完美。 每當我看著它,我總能心情愉悅。它讓我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內心的躁動,我渴望做些什么,來追求某種美和圓滿。于我而言,如果能做些什么,以此來疏導我內心的躁動,那么生活將變得有趣而快樂。我希望在做那些事時我不要太刻意,而且可以一直做下去,這樣還能讓我日思夜想。我想要擁有“單軌頭腦”(當然,我不是要封閉自己,我渴望了解一切),希望能在自己的單軌上專注于做一件事,就像蛤蜊關上它的殼,我也關上我的門,任思想飛向天際,超越無限(或者其他任何叫法)。 您問我最終的財富是什么,我若知道,我肯定會回答。要是我有絕對的把握和膽量,我就會說:“在我心里!”不過,一個25歲的人說出這樣的話,終是有些荒謬。上大學時,我學過一年半的哲學,要是我當時把它學好了,也許現在就可以更完整地向您描述我對人生的看法了。雖然我做了很多筆記,并用標題和子標題列了詳細的提綱,但不知何故,我還是沒有抓住要點。 去年春天在巴黎,有位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年輕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說剛剛獲得古根海姆獎)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聽完后,我決定再試著了解哲學。他講的是一個關于哲學家桑塔亞納的故事。聽到這個名字,我想起大學時讀過他寫的幾本書。(我曾誤以為他是亞洲最東部地區(qū)的某位哲學家,但并不是。實際上,他早年就讀于哈佛大學,后任該校哲學教授。) 故事是這樣的:春天,教室外溫暖的陽光和柔和的微風讓教室里的學生有些心不在焉。桑塔亞納坐在講臺上給學生讀書。學生們姿態(tài)各異,有的坐著,有的斜靠著,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桑塔亞納的聲音漸漸停了下來。他的目光穿過學生,注視著窗外的一棵樹。樹上的新葉細嫩無比,青翠欲滴。桑塔亞納合上書,沉默了一會兒,然后站起身來說道:“同學們,春天來了?!彼弥弊?,走了出去,沒有再回來。 我希望這個故事是真的。我希望他已走上屬于自己的人生單軌,過著比之前快樂的生活。我想他在為自己內心的躁動尋找某種東西,某種能代表美和圓滿的東西。我想他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收獲了快樂。 毫無疑問(至少,在我的想象中),那個用大理石雕刻希臘頭像的雕刻家心中有一份躁動,有一種尋求美和圓滿的欲望。他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能從大理石上鑿出這張可愛的面容,可能是他最大的快樂。那是好幾百年前的事了。今天,當我走進門廳,看到這個古希臘頭像,并參透了它所傳達的信息時,我非常激動。那是一顆躁動的心。 我不要安分,我要做點兒什么,試著追求某種美和圓滿。我雖不是天賦異稟,但也能從行動中獲得快樂。希望從不會缺席,至少對一顆年輕、不安分的心而言,希望永存。 收到這封信的其他人將清楚地回答您這個問題。我希望我講清楚了。我想看看蕭伯納先生的回信。他曾經告訴我,網球應該在草地上打,那草得一英尺[1]高,看不到球。至少,我告訴您的都是我深信不疑的。當您評論我的信時,您必須記住幾件事:第一,我是您名單上最年輕的人;第二,我是唯一一個靠體力而不是腦力列入您名單的人! 祝好!?

海倫·威爾斯·穆迪

1931年6月10日

伯蘭特*羅素的回信

尊敬的杜蘭特先生: 很抱歉,最近我太忙了,沒時間思考生命是否有任何意義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不能去評判發(fā)現真理的結果,畢竟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fā)現什么真理。 祝好! 伯特蘭·羅素

1931年6月20日

蕭伯納的回信

我怎么會知道? 這個問題本身有什么意義嗎??

蕭伯納?

倫敦西南1區(qū)白廳大街4號

1931年6月18日

紐約興格監(jiān)獄編號為79206的囚犯的來信

一位知名作家兼哲學家想尋求這個古老問題的答案:人類生命的意義或價值是什么?一位同樣知名的出版商問我,在監(jiān)獄高墻里服刑的我是如何忍受這一切的。 對于這位哲學家的問題,我的回答是:我的人生意義取決于(也僅取決于)我認識人生偉大真理的能力,以及如何從人生教訓中學習、改進的能力。簡而言之,生命的價值在于我愿意努力讓它變得有價值。 對于出版商的問題,我要說的是,即使是在監(jiān)獄里服刑的囚犯,也可以把人生過得和監(jiān)獄外面的人一樣有趣,一樣有意義。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哲學的堅定信念。 我的人生哲學是樸素的,由許多簡單的信念組成,其中真理是指路明燈。認清人生真相讓我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內心不平靜,我就會在種種猜測,甚至自相矛盾的推測中變得無所適從。 哲學家說:“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錯誤是發(fā)現了真理。真理也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因為真理不美。真理讓我們擺脫了妄想和克制,但并沒有讓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真理奪走了我們存在的一切理由,只留下了今天一時的快樂和對明天可有可無的希望。”如果我們的快樂和存在的理由取決于我們在妄想、錯誤的傳統(tǒng)和迷信中尋求慰藉的內在傾向,那么我可以同意這種說法。如果真理剝奪了這些值得懷疑的慰藉,我們應該會不快樂,但事實并非如此。 真理不美也不丑。真理為什么要非美即丑呢?真理就是真理,正如數字就是數字一樣。當做生意的人想要了解自己的經營狀況時,他會參考各種數字,如果數字表明經營不佳,他不會去譴責數字,說它們面目如何可憎,讓他的夢想破滅。那么,為什么要譴責真理呢?真理和數字的作用一樣,前者有助于我們把握人生,后者有助于我們縱橫商場。我們天性中有一種偶像崇拜的特質,這種特質會讓我們想象出一個披著華麗外衣的真理的形象,當真理脫下華麗的外衣,以粗陋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便會大呼:“夢想破滅了!” 傳統(tǒng)和習俗讓我們分不清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個人信仰。傳統(tǒng)、習俗和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相信,除非達到一定的物質條件,擁有某種物質享受,否則我們不可能幸福。這不是真理,這是個人的信仰。真理告訴我們,快樂和幸福是一種精神滿足的狀態(tài)。無論是在荒無人煙的小島,還是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小鎮(zhèn),抑或在大城市的廉租房里,你都能找到滿足感。它既可以出現在富人的豪宅里,也可以出現在窮人的陋室里。 關在監(jiān)獄里并不一定不快樂,否則所有自由的人都應該是快樂的。貧窮也不是不快樂的根源,否則所有的富人都應該是快樂的。那些在小鎮(zhèn)上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和許多一生都在游山玩水的人一樣快樂,甚至更快樂。我認識一個上了年紀的黑人,他連大字都不識一個,卻比雇用他的大學教授快樂得多。印度人很快樂,中國人、非洲人、西班牙人和土耳其人也很快樂。東南西北到處可見快樂的人。有快樂的名人,也有很多快樂的普通人,他們過著默默無聞的平凡生活??鞓窡o關乎種族,無關乎金錢,無關乎社會地位,也無關乎地理位置。那么,快樂會是什么呢?它是從什么深井里冒出來的呢? 理性告訴我們,快樂是一種精神滿足感,如果這是真的,那么它的合理居所應該在我們的頭腦里。有人說,精神可以超越物質。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在任何情況下,甚至在監(jiān)獄里,我們都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這樣假設有錯嗎? 有人想讓我們相信這樣一個觀點:思想、發(fā)現和發(fā)明這三者揭示出生命是一場毫無希望的冒險之旅,人類也只是一顆注定要失敗和被遺忘的無助的棋子。面對這種暗淡的前景,人類轉身嘆道:“生命的意義在哪里?” 自然歷史告訴我們,在進化(這是唯一真正的絕對進步)的偉大進程中,某些無法適應進化的變化性的生命形式已經被完全抹去了。這些生命形式都缺乏被我們稱為“發(fā)明”的建設性本能。變化是生命的常態(tài),思想和發(fā)明使我們能夠自我調整以適應這些變化。事實上,我們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也是我們生存的唯一希望,取決于我們創(chuàng)造力的大小。 當史前的魚類為了從它當時的棲息地或原始環(huán)境中爬上岸而長出四肢時,它們就像萊特兄弟一樣,堪稱偉大的發(fā)明家。 T. S.艾略特在《荒原》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混亂的世界圖景,但我敢質疑他描繪這幅圖景所依據的前提。不管是科學和發(fā)現,還是思想和推理,它們都告訴我:世界是有序的鮮活象征,說進化是盲目的,那是人類依據自己對盲目的界定標準得出的,混亂只存在于人類的頭腦之中。理性不允許我從其他方面看待生命。對我來說,生命就像一條不斷奔涌向前的河流。雖有旋渦和逆流,但奔涌向前的大勢不可阻擋。 生命不能倒退,人類也是如此。人類是它所生活的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這個宇宙一直在朝著自己的宿命前進。我愿意接受生命是偶然的這一理論,但這并不意味著生命就一定沒有意義。任何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生命毫無意義的結論的人,一定是個聰明人。聰明的人不做無意義的事,然而鼓吹這一信條的人仍然活著。由此我不得不得出結論,他們并不完全贊同自己的信條。每次我拿起報紙讀到有人自殺的新聞,我都會感嘆:“真有人相信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那些譴責機器時代預示著人類墮落的人,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人類用雙手勞動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種后天養(yǎng)成的習慣。它是原始人調整自我以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原始手段,是完成這些任務和戰(zhàn)勝生存困境的一種方法。人類不管是手工勞動,還是使用機器,其目的并無二致,都是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只不過機器是一種更快、更有效的手段。正如人類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樣,他也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習慣,甚至是形態(tài)。從遠古至今,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過幾次重大變化,為什么在遙遠的將來就不能再發(fā)生呢?生命從深海來到淺灘,又從淺灘來到陸地。 今天晚上,我和其他犯人一起站在監(jiān)獄的院子里,仰望天空出現的一幅壯麗景象——龐大的“洛杉磯號”飛艇從我們頭頂飛過。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樣一個想法,就像史前生物曾努力從海洋爬向陸地,人類又努力從陸地飛向空中一樣。誰敢說人類將來不會繼續(xù)往上,進入更廣闊的星際空間,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并以此將人類生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就像我們今天超越了史前人類的高度? 我不知道命運會把我們帶到什么樣的偉大終點,我也不太在乎。在人類命運尚未到達終點之前,我會扮演我的角色,說完我的臺詞,然后把舞臺交給后來者。我關心的是如何演好我自己的角色。 生命是一段不斷向上的偉大而奇妙的歷程,而我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什么東西,瘟疫、病痛、經濟大蕭條,還是牢獄,都不能剝奪我的角色,這也是我所有的慰藉、靈感和財富所在。

歐文·C.米德爾頓


閱讀分享,威爾 杜蘭特《On the Meaning of life》(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长兴县| 儋州市| 班玛县| 大埔区| 聂拉木县| 六安市| 浦县| 南充市| 黎平县| 卢龙县| 昌邑市| 普格县| 景谷| 繁峙县| 高要市| 黎平县| 砀山县| 高清| 罗甸县| 搜索| 荣昌县| 哈巴河县| 察隅县| 丹江口市| 镇坪县| 大同县| 米易县| 隆林| 明星| 涞水县| 三穗县| 嵊州市| 石屏县| 商水县| 登封市| 延川县| 隆子县| 得荣县| 绍兴县| 永定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