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淺解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不僅限于讀書,也包含了工作、娛樂甚至于做夢,給心靈帶來成長收獲的都可以是“學”,是個人認知的提升,將好的品質在歲月時光里潛移默化中變成自己習性的一部分。
? ? ? ? 四海之內,同頻者皆可為友,遠方之友對比于身邊經常接觸的朋友,少了容貌和家世背景等物質層面影響,更著重于思想的交流和精神靈魂的契合,遠友相會,是詩與遠方的輕盈暢快。
? ? ? ? “人”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我自己,“知”可以是理解、知到,或者強行認為是“智”即智慧,溝通雙方就某具體事,存在較大的認知差,溝通不暢,就事論事,心平氣和,而不互相指責和懊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