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養(yǎng)心學(xué)(4--6)

4
禪師們待富貴如浮云,視聲色若谷響,不營世家,不修形骸,不貪生怕死,真正能把世俗的名利視為身外之物。那具有潔白本性的形象,就如同那圣潔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他們的艱苦追求,是出自對人類的終極關(guān)懷,是苦苦探究人類自由與存在的根本,是追尋人類躍動的心靈。
?
5
在了悟人生意義、超脫生死大事面前,人生的財富、名利、權(quán)力、地位、成就等世俗追求,都可以全部放下。在我們?nèi)松臍v程中,常不免產(chǎn)生種種苦惱,都由思想紛擾、癡迷不悟而來。譬如迷于財物,往往有因盜竊而犯法的苦;迷戀于愛情,往往有因失戀而自殺的苦。但有一些人,事已過去,還要攀緣計較,自找麻煩;事情尚未產(chǎn)生,卻先比較分別,不肯放松。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緣故。宇宙間一切事物無非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雖然幻想枉然,客觀存在,但卻生來變化,了無實性。我們的肉體,無論如何強(qiáng)健,也終有衰竭的一天,這是絕無例外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須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進(jìn)而研習(xí),破除對心身的執(zhí)著。
?
6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