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托福老師的自?。何易畲蟮臄橙司褪俏业氖謾C

我在家隔絕了這么久,深刻體驗理解一把古老的道理: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
下午3點22分,我拿起了手機,打開APP Store,找到《和平精英》,點擊了下載。
下午3點28分,我拿起了手機,找到剛下了80%的《和平精英》,長按,刪除APP,一身冷汗。
好險啊,我差點又輸給了我自己。
這就是我的居家隔離常態(tài):每日手執(zhí)尖刀,同心中的小賊的斗爭已經白熱化。
平日里的斗爭就老是輸給自己,手機里的游戲來來回回刪了好幾十次,我都能想象如果騰訊的某個游戲部門的高管看到了我的裝載和刪除記錄后,會對手下說 “怎么搞的,這個人你們怎么還沒完全控制住”,手下會滿臉陰沉地回答“ Sir, he is a tough guy, but don’t worry, It is a matter of time.”
一年前我就發(fā)大愿,花大錢去健身房,吼著要努力健身,誓要成為中關村彭于晏,結果是轉眼一年已過,其中有300多個深夜我在呷哺呷哺一臉滿足地與牛羊們親密接觸,彭于晏仍然在我體內潛伏。
疫情爆發(fā)蔓延后,全國陷入封城隔離狀態(tài),各行各業(yè)停工停產,我腦中當時就冒起那句“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yè)長進之時”,沒錯,肉體陷入困頓的時候,就是應該讓智慧增長與思想放飛之時,以英雄的生命與國家的經濟犧牲換來的“假期空閑”,我浪費一分鐘就是枉為讀過書的炎黃子孫!一定要好好利用,除了多做事兒為復工做準備,還得多讀書自我成長蛻變,這次我不能輸給自己了,我一定要自律!
結果在錄完課往B站上傳教學視頻時,網(wǎng)站首頁推薦視頻里出現(xiàn)了一只極其可愛的貓咪,我懷著放松一下的心態(tài)打開了這個視頻,2分鐘的快樂播放完以后,殘留的頁面又給我推薦了一只貌似更可愛更傻乎乎的貓咪,至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我躺在沙發(fā)連著傻逼呵呵地又看了幾十個貓貓狗狗狐貍和干脆面君等亂七八糟的萌寵視頻。
發(fā)現(xiàn)時間溜走后是驚覺,是自責,是懊喪——這本該是工作后計劃好的閱讀和學習時光!瞬間腦子里只有叔本華《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中的那句話“人生有如鐘擺,擺動在痛苦和倦怠之間”。
知行合一就是讀書人心中的一座珠穆朗瑪,自律,說起來真輕松,做起來真尼瑪難,王陽明大哥,我知而不行,這究竟是知還是不知?
相信有人要問,不就是玩?zhèn)€游戲看個視頻嘛,至于當成洪水猛獸嗎,自己控制不住,如果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玩游戲還能解壓解乏不是嗎?
說好像那么容易控制似的——那些小貓都好萌好萌的啊。
相信又有人要問,看就看了嘛,干嘛天天把自己悶在高壓鍋里,不怕炸了嗎?不怕心理變態(tài)嗎?還是看曾國藩看多了?想猛志逸四海,所以冰炭滿懷抱?想抱得女神歸,所以想當了不起的蓋茨比?
原因當然不是這些,我是早已明白人生之不確定的,更兼基因同命運際遇中有的無數(shù)桎梏,肉身脆弱,小小病毒就能要了小命,功不可強成,名不可強求,不到萬不得已,絕不逼自己臥薪嘗膽,懸梁刺股。
而我之所以視游戲與短視頻為小賊,為大敵,是因為這些被設計迎合眼球刺激神經的,或者由AI算法算出存粹滿足你心理需求于幻想的內容,有毒性,會破壞我們的“場”,這其實才是我所警惕的。
所謂的“場”?通俗的說就是做事的狀態(tài),就是精神對事物的感受所在。
比如在打籃球有的時候我開始手感冰涼,打著打著就能慢慢找到感覺了,運球順暢了,投籃也準了,江湖黑話叫打“開”了,《黑子的籃球》這部動漫里把它叫做“zone”。
比如剛打完游戲后拿到一本名著,翻開書頁就發(fā)現(xiàn)內心激蕩,浮躁不安,滿腦子都是剛剛的槍聲,于是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但某晚運動完沐浴后,手機關機,捧一杯冰鎮(zhèn)果汁,再翻開一頁百年前的著作,先幻想一下死去多年的作者是也是在這么一個夜晚寫下這些文字,處于不同時空的我竟能聆聽久遠的心聲,然后再讀,就能完全進入先哲們廣袤的精神世界遨游了。
在宗教靈修中,點香也好,儀式也罷,都是希望把人引入那個“場”,讓人的精神完全離開嘈雜的世界進入到另一個領域去感受,去認知。
再說回我的本行,托?;蛘哂⑽膶W習吧,語言學習是最需要進入這種“場”的。作為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學習者,英文突飛猛進的時一定都有一個是強制輸入輸出的時期與狀態(tài),也就是逼著自己聽說讀寫甚至內心思考獨白都是用英文,開始極其辛苦:聽聽力腦子感覺要爆了,看閱讀眼睛要花了,說口語舌頭要廢了,寫寫作和便秘感覺無異。但是一旦熬過最初的痛苦,進入狀態(tài)便能踏上前進的軌道,也就是俗話說的找到了感覺,這時能力突飛猛進是自然而然的了。
我堅信能不能進入到這么一種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學習狀態(tài)才是能不能迅速提高的關鍵。根據(jù)經驗與觀察,凡是短期分數(shù)猛漲的同學無一例外有這個經歷:
比如去年的馨雨,高一女娃,被虎哥關在陽臺練口語,從白天到黑夜,一連考前五天,全年的真題一遍遍的刷,最后感覺娃都魔怔了,最后總分從90直接殺到110。
比如自稱東北趙子龍的雋瑋(殺托之路七進七出)在我逼著他做了幾天重讀訓練后他給我的反饋:
“杰哥,晚上效率直接回來了,可以很投入,重讀做得賊爽,7分鐘內一篇就能搞定?!?/span>
一個開始做的極其艱難的閱讀任務,經過忍耐與訓練后做到了爽的感覺,我心里就有數(shù)了:這事兒成了。
出了考場的反饋是
“杰哥,全讀懂了,做的賊順,時間還有多”
雋瑋最后兩次托福閱讀分數(shù)一次29,一次30。
是否進入狀態(tài)的判斷標準也很簡單,就是晚上做夢,夢里的對白都是英文的,就說明白天的輸入輸出強度夠大,大到信息都能殘留進夢中。
總而言之,語言學習就是短期玩命進入狀態(tài),保持狀態(tài)打一個底子,構建一個基本的語言系統(tǒng)(比如基本的句子能脫口而出脫筆而出且沒有錯誤),然后剩下的就是不斷完善補充而已。這就是古人說的“為學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溫”
而游戲與視頻,它們的危害就在于會輕而易舉破壞這個好不容易能夠建立起的“場”,好不容易次才能進入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沒保持住,被一時沒忍住所玩的游戲干擾了,哪怕一小會兒,心已亂,想要再次進入狀態(tài)又得大費力氣。
回到文章開頭,我要是沒有及時心狠手辣卸載快裝好的《和平精英》,我都能想象我肯定又要玩上好一會兒,比如落地成盒了我肯定不服,比如沒活到前10我不服,比如一身好裝備被一槍狙死了不服。這事兒在我身上發(fā)生過,所以我害怕,害怕我小小的脆弱會讓它破壞了我的“場”,害怕在當我玩了一個小時刺激的游戲后不能捧起書本虔誠地去感受歷史和智慧。害怕在讀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時候不能與李太白產生與天地時空來往之同感?
我不是什么精英主義者,也不喜歡許知遠這種人,鼓吹文藝復興,感覺只有經典是香的,厚重的才是好的,別的都覺得沒營養(yǎng)看不上。我喜歡托爾斯泰也喜歡海賊王,在我心里周杰倫和肖邦一樣偉大,我只不過除了希望每天開心以外希望能有一些mental grip,能給我的學生們以身作則,能有一點深遠的思考,能帶給他們更多。
寫這么多,我只是從自己與自己斗爭的狀態(tài)中自省有感,且深深地為學生們擔憂,因為游戲太好玩,貓咪太可愛,李誕太好笑,可他們是否都對于一些人來說是糖衣炮彈呢,AI已經比我們自己還了解自己,它把這些炮彈射向我們,將我們的專注力擊碎,阻礙我們的智能集中于一點,去深入開辟,去征服我們要掌握的知識和洞見(insight)。
在順境時當然無所謂,有班要上的好好工作,有課要上的好好學習,不需要突飛猛進,按部就班就行,下班放學玩玩游戲看看視頻放松娛樂一下,每日充實,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但是此時此刻,在國家生命與經濟受到創(chuàng)傷的時刻,在學校停課,全靠自己的時刻,在健康與安適都來之不易捉摸不定的此刻,我作為一個成年人都感到在這么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噪音太多,自律不易,所以更希望同學們也能警惕一點,意志堅定一點,互相鼓勵,掏出尖刀,面向心內與身外的敵人,守住自己的“場”,在里面為更好的自己含英咀華,沉浸醲郁。
結尾送上胡適之先生的話與各位共勉:這個世界亂紛紛,先把自己鑄煉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