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稱,星際天體奧陌陌,或可證明外星智慧生命存在
星際天體奧陌陌,身份存疑,物理學界爭議不斷
首次被觀測到的星際天體“奧陌陌”造訪太陽系的設想圖。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的天體望遠鏡Pan-STARRS1捕捉到了這一幕。
哈佛大學的阿維·勒布教授新著寫道,科學家們在2017年首次檢測出地外智慧生命體的跡象。
該“卷煙狀并夾雜著輕微紅色的類巖石物體”被NASA命名為“1I/2017 U1 奧陌陌”。
“能想到的解釋只有一個,即這是遙遠的外星文明制造的,能夠展示其部分超高技術的物體?!被纛D米夫林出版公司在這本書的介紹文中如是說。
哈佛大學的天文學者阿維·勒布(Avi Loeb)在即將于2021年1月出版的著作中寫道:“地外物體于2017年掠過地球附近的宇宙空間?!?/p>
勒布說這是表示地外智慧生命體存在的最早跡象。
由他執(zhí)筆的《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地外生命體:地外智慧生命體存在的最早跡象)》在出版前,霍頓米夫林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HMH)介紹道:“夏威夷天體觀測所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有物體朝太陽系內側飛去。它的速度太快了,只能考慮它可能是來自其他天體的物體?!?/p>
物理學博士勒布教授稱,它不是自然產(chǎn)生的物體,是從其他銀河飛出的太空碎屑(宇宙垃圾)。
HMH解說道:“能想到的解釋只有一個,即這是遙遠的外星文明制造的物體,并且它能夠展示其部分超高技術?!?/p>
和史蒂夫·霍金博士等一起站在舞臺上的物理學者阿維·勒布(右)
刊載在《出版人周刊》上的書評解釋說,這是“引起一個爭論的宣言”。
但是,對這個被NASA命名為“1I/2017 U1 奧陌陌”的物體產(chǎn)生興奮的不只有勒布。
埃森哲公司稱,這將對日本制造業(yè)帶來“危機感”。
NASA說明:“首次確認這是從別的天體來到我們太陽系的物體。該恒星際的天體呈卷煙狀并夾雜著輕微紅色,為類巖石物體?!?/p>
該天體被發(fā)現(xiàn)時,在華盛頓的NASA科學機構本部的副本部長托馬斯·澤布臣(Thomas Zurbuchen)說道:“那么長的幾十年里,我們已經(jīng)想得到在理論上會存在這樣的恒星際天體,但是可以得到如此真實且直接的證據(jù),還是第一次?!?/p>
“通過這一歷史性的發(fā)現(xiàn),存在于太陽系以外的恒星系形成問題之研究大門或許能夠被開啟。”
書的封面記載著基因鑒定公司23andM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的一段推薦語:“我們確信科學的好奇心是讓我們未來獲得成功的鑰匙。而這次發(fā)現(xiàn)地球附近可能出現(xiàn)了智慧生命體,這一刺激且有說服力的事件告訴我們應該繼續(xù)探索下去?!?/p>
以及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獎者,同樣也是勒布教授在哈佛大學的同事埃里克·馬斯金(Eric Maskin)補充說:“此假說是否可信,誰也不知道。向著謎底去探索吧!”
奧陌陌(?Oumuamua?(1I/2017 U1))于2017年被發(fā)現(xiàn),是天體觀測史上首次觀測到的來自太陽系外恒星際天體。
2017年,在毛伊島哈雷阿卡拉山頂?shù)姆盒茄蔡焱h鏡“PS1”發(fā)現(xiàn)了一個星等為20的天體。9月9日通過了近日點,接近太陽距離有0.248AU(約3710萬千米)。10月14日,通過距離地球2400萬千米的距離,五天后被發(fā)現(xiàn)。因為最初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彗星,暫時命名為“C/2017 U1”,但是從觀測來看,該天體有明顯的雙曲線軌道,速度超過太陽逃逸速度,這表明了奧陌陌有可能是不受太陽系引力束縛的恒星際天體。
10月25日,赫歇爾望遠鏡觀測顯示天體表面呈與太陽系外緣天體相似的紅色。并且根據(jù)超大型望遠鏡VLT的觀測,確認它沒有彗星所特有的彗發(fā),所以認定其為小行星,并更改編號為「A/2017 U1」(A是代表小行星(asteroid)的符號,因為最初認為它是彗星,后來又歸入到小行星的范圍,因此用了這個符號)。翌日,卡特林那巡天系統(tǒng)也成功觀測到A/2017 U1。
從觀測結果來看,A/2017 U1的軌道離心率約為1.199,呈極高的雙曲線軌道。該離心率大幅超過此前最高記錄的鮑威爾彗星的1.058,發(fā)現(xiàn)當時,它的離心率是在太陽系內觀測到所有天體中最大的。在2017年10月該時間點,A/2017 U1位于偏離天琴座織女星約五度的位置,但一年左右過后,于2018年11月時間點,通過了土星附近的軌道,脫離太陽系之后,預計會往飛馬座方向移動。
BY: businessinsider
FY: 清肆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