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你對此有什么想說?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12月21日,是2021年的冬至節(jié)氣。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冬節(jié)”、“賀冬”、“小年”等。
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qū)至今仍延續(xù)冬至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
而在我國北方,每逢農歷冬至這天,餃子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p>
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關于“餃子”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為了紀念屈原有吃粽子的習俗,而到了冬至這一天,吃餃子其實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東漢著名醫(yī)學家。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p>
東漢時期,南陽郡涅的張仲景,在告老還鄉(xiāng)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
在白河兩岸,張仲景看到沿途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于是張仲景決心辭官為民行醫(yī)。

經過研究,他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后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服用過后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fā)熱,寒氣頓消。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xù)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
又說回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眾的愛戴。
退休以后,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xiāng)去看望。俗話說,醫(yī)生難治自己的病。
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干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干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于南陽地,不忘家鄉(xiāng)養(yǎng)育恩。我死以后,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么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那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
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墳。
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xiàn)在的醫(yī)圣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并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雖然現(xiàn)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
所以,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 ??東北網綜合百度百科、網易新聞文字整理。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
那么,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01
冬至吃餃子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蹦敲炊翞楹纬燥溩幽兀浚ㄗⅲ菏乱?,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據(jù)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時長02:23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p>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y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02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
西安還創(chuàng)制出餃子宴,用數(shù)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03
餃子餡的美好寓意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
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
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
香菇最有養(yǎng)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里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http://hot1.ffsy56.com/latest.php )飽鼓之意,謂之鼓財。
還有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jù)說有算財之意。
而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地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04
送你一盤“十全十美”餃子
冬至到了,
請你吃一盤“十全十美”餃子:
一份真心,一絲情意,
一些好運,一點輕松,
一臉笑容,一家溫馨,
一堆甜蜜,一片美好,
一生溫暖,一世幸福。
愿你一輩子十全十美,
圓圓滿滿!
祝你冬至快樂!
來源:國學文化
轉載于:http://cn.wlchinahf.com/news/sf513491.html
http://www.wlchinahn.com/news/hangyezixun/202112/28353.html
http://toutiao.wlchinahf.com/wlzc792457.html
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623933.html
http://hangqing.ffsy56.com/wlzc483425.html
http://news.wlchinahnzz.com/jinri/xw/x80004.html
http://mip.wlchinahf.com/21-0-513491-1.html
http://hangqing.wlchinahc.com/x864593.html
http://www.baoshan56.com/news/bs4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