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的“五大老”和“五奉行”中為什么沒有早年的老臣?
文祿四年(1595年),自知來日無多的豐臣秀吉挑選了十位重臣組建了“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上杉景勝)”和“五奉行(石田三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想以此保證年幼的兒子豐臣秀賴統(tǒng)治穩(wěn)固。

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豐臣“五大老”和“五奉行”的成員要么是“本能寺之變”后才歸順豐臣秀吉的戰(zhàn)國大名或者昔日同僚,要么是豐臣秀吉自己從小培養(yǎng)的養(yǎng)子或者侍從。除了連襟淺野長政之外,那些在尾張時(shí)代就跟隨豐臣秀吉的老臣沒有一個是大老和奉行。這是為什么呢?

永祿八年(1565年),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被織田信長任命為川并眾的“取次”,這是豐臣秀吉的名字第一次出現(xiàn)在織田家的正式文書之中?!叭〈巍笔翘娲竺芾砟车鼗蚰承┪涫康拇?,川并眾是當(dāng)時(shí)在美濃和尾張活動的野武士集團(tuán),也就是川并眾成了豐臣秀吉的屬下。

于是川并眾成為豐臣秀吉最早的家臣,與豐臣秀吉的親屬(如豐臣秀長、淺野長政)和織田信長派來的“與力”(如竹中半兵衛(wèi))組成了豐臣秀吉的早期家臣團(tuán)。在豐臣秀吉早年經(jīng)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如金崎殿后)中,川并眾的代表人物(如蜂須賀小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豐臣秀吉的早年老臣主要指的就是川并眾。然而隨著豐臣秀吉地位的提升,川并眾卻沒有“雞犬升天”而是越來越邊緣化。本鬼認(rèn)為川并眾邊緣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川并眾很多家臣的年齡比較大;第二,川并眾的綜合水平確實(shí)不高;第三,其他派系擠壓了川并眾。

不過雖然越來越邊緣化,但川并眾在豐臣家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然而在文祿四年(1595年),以川并眾為代表的豐臣秀吉老臣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zāi)——豐臣秀次事件。以前野長康為代表的川并眾都因?yàn)樨S臣秀次的牽連而被豐臣秀吉處死或者流放,豐臣家老臣幾乎全滅。

川并眾本來就邊緣化了,豐臣秀次事件更是滅頂之災(zāi)。正因如此,等到豐臣秀吉組建了“五大老”和“五奉行”的時(shí)候,以川并眾為代表的豐臣老臣早就退出歷史舞臺了,“五大老”和“五奉行”中自然也就沒有豐臣老臣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