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這周看的電影是這部《冬眠》,一部土耳其電影,之前少有涉獵,讓人眼前一亮。
《冬眠》時長196分鐘,3個多小時,劇情不是很強(qiáng)烈,有很多長段的對話。老實(shí)講,第一次看的時候并沒有看下去,這次下定決心才耐下心思看完。雖然是看完了,但并沒有完全看懂,故事有點(diǎn)深。


電影的主角是一位由演員轉(zhuǎn)型的專欄作家,平時在雜志上寫寫宗教題材的文章,最近在著手寫一本大部頭的《土耳其戲劇史》。他是一個富家子,頗有財(cái)產(chǎn),經(jīng)營一個旅店,也出租一些房產(chǎn),和離婚的妹妹以及年少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初看時沒有感覺主角有什么特別,隨著影片中主角同租戶的交往,以及和妹妹、妻子的爭執(zhí),逐漸發(fā)現(xiàn)主角的問題所在。作為作家,他對自己寫作的題材并沒了解,而是憑借想象亂寫一氣;作為房東,表面上對貧窮的租戶禮貌相待,但內(nèi)心決絕冷漠,看著租戶脫在門口的臟鞋,嫌惡地踢到一邊,對租戶明明賠付不起的錢,一邊說著不要緊一邊又寸步不讓;作為兄長,對離婚在家的妹妹冷嘲熱諷,相互攻訐;作為丈夫,對青春的妻子有著很強(qiáng)的占有欲,粗暴干涉妻子的事情。終于,主角意識到矛盾要集中爆發(fā),需要做出改變,選擇離家前往伊斯坦博爾,但中途改去了朋友的家里。在一番交談后,主角似有醒悟,以一副全新的面貌回到了家中,開始創(chuàng)造一直沒有動筆的書。


三個小時的篇幅,不僅僅講述了這個生活中幾乎司空見慣的故事,還講述了底層民眾的苦難,社會階層的分裂與對抗,貧窮租戶的弟弟委曲求全、哥哥激烈反抗,連小兒子的心中也扎下了對抗的種子;更重要是還講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某種程度上人人都在冬眠,都生活在自己構(gòu)建的世界中,雖然人與人頻繁的接觸和對話,但都在自說自話,并沒有打開緊閉的心扉。漫天的大雪,掩蓋了房屋、街道,掩蓋了貌合神離的家庭,掩蓋了暗濤洶涌的社會對立,也掩蓋了人與人的孤立。
電影的拍攝畫面很美,室內(nèi)戶外的鏡頭都像油畫一般,隨手一截就是壁紙,附上幾張供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