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必背古詩文之《項脊軒志》
項脊軒志
歸有光
?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一丈見方),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修繕、修理,修補),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名詞作動詞,指砌矮墻)墻周庭,以當(擋?。┠先?,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欄桿??v的叫欄,橫的叫楯),亦遂增勝(美景)。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端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農(nóng)歷每月十五的夜晚)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譯文:項脊軒,是過去的南閣樓。室內(nèi)面積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這座百年老屋,(屋頂墻上的)泥土從上邊漏下來,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動書桌,環(huán)視四周都沒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陽光照到,一過了中午(屋內(nèi))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從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開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內(nèi)才明亮起來。又在庭院里隨意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欄桿,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書擺滿了書架,我仰頭高聲吟誦詩歌,有時又靜靜地獨自端坐,聽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聲音;庭院、臺階前靜悄悄的,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離開。農(nóng)歷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墻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吹過影子搖動,可愛極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dài,及,等到)諸父(伯父、叔父的統(tǒng)稱)異爨(cuàn)(分灶做飯,意思是分了家),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到處,處處)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páo,廚房)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已而,隨后不久)為墻,凡(總共)再(兩次)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喂養(yǎng))二世,先妣(bǐ)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古代男孩成年時束發(fā)為髻,15歲前指兒童時代)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看望)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從頭到尾)日默默在此,大類(像)女郎也?”比去,以手闔(hé,通“合”,合上)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向前看)顧(向后看)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譯文:然而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也有許多悲傷的事。在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了家,室內(nèi)外設置了許多小門,墻壁到處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當作陌生人,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庭院中開始是籬笆隔開,然后又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這個老婆婆,是我已經(jīng)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喂過奶,先母對她很好。房子的西邊和內(nèi)室相連,先母曾經(jīng)常來。老婆婆常常對我說:”這個地方,你母親曾經(jīng)站在這里?!崩掀牌庞终f:”你姐姐在我懷中,呱呱地哭泣;你母親用手指敲著房門說:‘孩子是冷呢,還是想吃東西呢?’我隔著門一一回答。”話還沒有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淚。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nèi)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很像個女孩子呀?”等到離開時,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讀書人很久沒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不一會,拿著一個象笏過來,說:”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會用到它!”瞻仰回顧舊日事物,就像發(fā)生在昨天一樣,讓人忍不住放聲大哭。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jiōng,關著窗戶)牖(yǒu,窗戶)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恐怕)有神護者。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譯文:項脊軒的東邊曾經(jīng)是廚房,人們到那里去,必須從軒前經(jīng)過。我關著窗子住在里面,時間長了,能夠根據(jù)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著吧。我認為:巴蜀寡婦名叫清的,守著丹砂礦井,得到的好處為天下第一,后來秦始皇為表彰她而筑了女懷清臺。劉備和曹操爭奪天下,諸葛孔明從隆中出山建功立業(yè)。當這兩個人無聲無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時,世人哪里能知道他們?我住在這小小的破屋中,當我揚眉眨眼時,認為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說我跟淺薄的淺井之蛙沒什么不同?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古代女子出嫁),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寫字)。吾妻歸寧(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省親),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樣子)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譯文:我作了這篇文章之后,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一些舊時的事情,有時伏在桌旁學寫字。我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轉(zhuǎn)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樓,那么,什么叫小閣樓呢?”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沒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然而這之后我多在外邊,不常住在這里。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親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譯文: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親手種植的,如今已經(jīng)高高挺立著,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
?
理解性默寫:
1.《項脊軒志》結(jié)尾,?作者把極深的悲痛寄寓庭中的枇杷樹,“________,________”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
2.在《項脊軒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由“喜”轉(zhuǎn)“悲”的過渡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項脊軒志》中,通過描寫老嫗口中轉(zhuǎn)述的作者母親在門外對子女的噓寒問暖的話語從而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項脊軒志》中,描寫項脊軒的大小和面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百年老屋”項脊軒在修葺之前的舊、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北向的項脊軒修葺之前的采光不好的情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項脊軒庭階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在明月之夜,項脊軒附近桂樹的影子落在半墻上隨著夜風的吹拂而不斷移動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項脊軒里面有書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項脊軒志》中,作者歸有光寫到自己對舊項脊軒的改造時,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房間的亮度大增,采光極好。
11.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作者這個大家庭的叔父輩分家自立門戶后門墻增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作者這個大家庭的叔父輩分家自立門戶后雞狗橫行、人員雜亂的一片蕭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項脊軒志》中,點明家中老嫗身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項脊軒志》中,點明老嫗對作者家中的巨大貢獻以及作者母親對其十分關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項脊軒志》中,通過描寫作者妻子歸寧后轉(zhuǎn)述其小妹的話語從而表達作者對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項脊軒志》中,通過描寫大母說作者他日可用太常公曾用之象笏上朝的話,表達了作者考取功名、振興家室的期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項脊軒志》中,描寫了作者“扃牖而居”,,時間長了可以根據(jù)足音來辨別是何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2.多可喜??亦多可悲
3.兒寒乎??欲食乎
4.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5.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6.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7.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8.桂影斑駁??風移影動
9.借書滿架??偃仰嘯歌
10.前辟四窗??垣墻周庭
11.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
12.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13.嫗??先大母婢也
14.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15.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1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17.久之??能以足音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