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來源與生態(tài):蜻蜻蜓除了生物原型,和人造飛機也有關?
因為蜻蜻蜓在圖鑒說明里提到了“如果高速揮動翅膀,就會產生沖擊波依次震碎周圍的玻璃窗”,所以在動畫中關于蜻蜻蜓的情節(jié)安排就是蜻蜻蜓影響了鎮(zhèn)上的玻璃工業(yè),不過說實話現(xiàn)實中生物要靠揮動翅膀頻率產生聲波震碎玻璃還是無法玩出的事情,但蜻蜻蜓畢竟是大號的“蜻蜓”,所以硬要說有這設定也不過分,那么,蜻蜻蜓除了有著“震碎玻璃”的“豐功偉績”之外,還有什么值得我們聊一聊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它的原型下手。
PS:本文純屬個人看法,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蜻蜻蜓,蜻蜓:

無疑,蜻蜻蜓的原型就來自于現(xiàn)實的蜻蜓,英文名字“Yanyanma”主要來源于單詞“yanma”,百科上提到了這個詞的意思是晏蜓,晏蜓是晏蜓科昆蟲的統(tǒng)稱,不過它們也是蜻蜓目的大家族成員之一,有著我們印象中最為樸素的蜻蜓外表,也因為“Yanyanma”這個單詞,所以當初中文譯名陽陽瑪是直接采用了音譯,“蜻蜻蜓”的譯名則更加直白地說明了這只寶可夢的主要來源,其特性復驗也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蜻蜓的特征——現(xiàn)實的蜻蜓也具有復驗結構。

蜻蜓,我們現(xiàn)實中都再為熟悉不過,它們屬于差翅亞目,大部分我們俗稱的蜻蜓都被分類在蜻蜓目里,而蜻蜓的卵產在水中,“蜻蜓點水”其實就是蜻蜓在進行產卵的過程,蜻蜓的幼蟲對治理農田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它們的幼蟲又被叫做水蠆,會捕食水中的孑孓(蚊子的幼蟲)從而限制了蚊子的數(shù)量,而成蟲蜻蜓也會捕食蚊子、蒼蠅、虻蠓等農業(yè)害蟲,所以對人類來說,蜻蜓屬于益蟲,甚至可以用來監(jiān)測環(huán)境污染,有藥用、食用、觀賞價值(上圖為現(xiàn)實的蜻蜓)。
蜻蜻蜓,飛機:

而從蜻蜻蜓的身體結構來看,其尾巴有點類似飛機的尾翼,有趣的是,蜻蜓這種生物在現(xiàn)實中確實是可以跟飛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類就是從蜻蜓的身上得到了啟示,所以發(fā)明了直升飛機,人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蜻蜒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于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wěn)定氣流,井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利用這個原理,直升飛機也就出現(xiàn)了,而除了直升機本身,人們更是從蜻蜓的身上學會了如何改裝出更好的機翼來防止飛行產生的振動。
而蜻蜻蜓的圖鑒說明里也提到它會捕食蟲子,那么可以大致猜一下蜻蜻蜓的食譜,或許是芭瓢蟲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