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虛擬小說家會夢見電子兔子嗎 0x01
filter()
?
1859年10月23日,晴,連續(xù)三天的晴天倒是讓我覺得運氣有些好過頭了,這條航線我來回過許多次,兩天一下場雨簡直太正常了,不知是不是上帝保佑了這次的航行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太棒了,我回去一定去一趟教堂,雖然不喜歡聽教士們嘮叨那些關(guān)于奉獻的玩意,或許捐助一下倫敦新開的主日學校還是可行的。杰斐遜一直冷著臉,但或許這也挺有效的,這幫倒霉水手都不敢違背命令走進我的房間,雖然今天上午有一兩個經(jīng)過時朝里面張望了一下,我立刻告訴了杰斐遜,噥,這兩個傻子打掃了一下午的甲板,果然有海軍背景的船長還是有威懾力的,或許等買下了瑪格麗特號后,我也應該留個像他一樣的大胡子,或許會更有威懾力一些?;\子里的小家伙都很安生,雖然有幾只似乎不大習慣船上的搖晃有點打蔫,不過還在可控范圍之內(nèi),真是艘好船,至少比那些運囚徒的船要靠譜得多。昨天我說看到的小島,大概是亞速爾群島最邊緣的那一個。也就是說最快明天最晚后天就能到里斯本做些補給,到時候我得雇個獸醫(yī)來看看,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這場生意我只能贏。
——喬內(nèi)爾·史威克的日記
?
男人覺得很奇怪,雖然面接顧客很常見,但是一般來說,約定時間地點都是在后續(xù)商議后決定的,這樣可以用多種手段去拆分信息,防止被鎖定。這樣直白地在郵件里寫出約定時間和約定地點,也太外行了??峙逻@個客人應該是第一次找銀翼獵人吧。男人心中有點打鼓,或許應該好心地提醒一下對方?
男人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還是去觀望一下,提前去觀察一下客人,也是他一直以來的處事方法,畢竟偶爾會有警方或工會的人通過某些手段搞到獵人的聯(lián)系方式,小心駛得萬年船,總不會有錯。
男人從地上挑選了外套與褲子換上,把蓬松的頭發(fā)塞進了鴨舌帽,草草刮了一下胡子,從一個復雜的盒子中取出一副黑框眼鏡架在鼻梁上。對著床邊的鏡子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嗯,完美的偽裝。即使是二手的,但買這么多衣服對他來說仍是一筆并不算小的支出,他可不希望交易的時候被輕易地認出來。
他輕點了一下鏡框,鏡片上的光芒一閃而過,他的視線掃過房間的幾個角落,鏡片上隱隱顯現(xiàn)出幾個綠框,標注著某些東西在正常運作著。“嗯,希望這些東西用不上才好?!彼謾z查了一下窗戶,拉緊了窗簾,整個房間一片漆黑,只有家政機器人的充電座還在發(fā)著紅光。
確認沒有問題后,他伸手擰開那個對于這個房間來說似乎過于復雜的門鎖,打開了門。一道刺眼的陽光涌來,他抬起左手深深地按了按帽沿,走了出去。
?
自從二十年前全面普及了超輕軌之后,這座山水洲城就被縱橫的輕軌鐵道盤繞其中,小型列車不斷的隱現(xiàn)在樓宇間,仿佛血管在為這座城市輸送著血液。只不過住在城市邊緣的男子一般選擇走路出行,一則省錢,二則超輕軌的站點基本集中在核心區(qū),稍微外層依然只能乘坐擁擠的地鐵。
男子遠遠瞥著這座城市高聳入云的建筑群,不禁覺得有些晃眼。自從植入和義體改造被投入實用領(lǐng)域后,這座城市,或者說人類的擴張速度快了數(shù)倍,改造過的工人的生產(chǎn)能力基本等同于翻了五倍,各種環(huán)節(jié)都提高了速度,使得城建不再顯得耗時耗力,一周的時間就可以實現(xiàn)曾經(jīng)需要兩三個月的工程屬實很可怕。
但是這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大量不適合進行改造的人的生活圈逐漸遠離城市,最終在城市周邊形成了一段厚厚的貧民區(qū),小型的集體公寓是貧民區(qū)最常見的房屋類型,白中泛黃的矮小公寓與被多彩屏幕籠罩的城區(q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貧民區(qū)仿佛一帖膏藥黏連在城市外圍,特別是夜間,當霓虹燈與鋪展在建筑外側(cè)的巨大全息光幕投射出這座城市的生機時,貧民區(qū)則只有寒燈幾盞,毫無生氣。而隔在城區(qū)與貧民區(qū)中間的那道高墻,也成了兩方人們之間關(guān)系的切實寫照。
雖然基礎改造不用花錢,但是罹患一些不適合改造的疾病或者體質(zhì)不適合進行改造的人,只能認命般地居住在貧民區(qū)內(nèi),過著吃著低保的清貧生活。城中的改造人們原本對這樣的集體抱有著一些同情,但是在工會有傾向的宣傳下,以及曾經(jīng)的抵制活動確實引發(fā)了雙方觀念的對立,最終,形成了這樣的局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改造人們開始理所當然地把未改造和不思進取畫上了等號,甚至許多城區(qū)的人倡議,把貧民區(qū)遷移到遠離城市的地方統(tǒng)一管理,以免影響市容市貌,但因為有許多改造人的家屬居住其中,這項提議才沒有通過,但是估計這遲早會是貧民區(qū)最有可能的未來吧。
男子緩緩地走在貧民區(qū)蕭條的街道上,遠遠看到幾個穿著入時的年輕人在墻邊鬼鬼祟祟,其中一個改造過臂膀, 只見他的右臂至少伸長了三倍,似乎在墻面上畫著什么。
男子壓低帽沿,稍稍改變了路線,遠遠地繞道墻正面,這才看清,這幫玩懸浮板的小家伙正在用噴漆罐在一所公寓的外墻上涂鴉,上面幾乎都是“滾出去”“懶漢”“異端”等詞語,而孩子正在二層高的地方寫完一個“拆”字,正在小心翼翼地在字外測畫一個標準的正圓。其余幾個浮板少年則有說有笑地打鬧,時不時還撿起小石頭砸向墻側(cè)邊的窗子。
男子向后退了幾步,走進一個沒有監(jiān)控的角落里,手指在眼鏡側(cè)邊有節(jié)奏地敲擊了幾下,遠處的孩子們突然發(fā)出一陣驚呼:那正在涂鴉的孩子的手臂仿佛不受控制的砸落下來,沖擊力直接讓氣罐炸開,濺了周圍幾個小家伙一身紅油漆,而伸長的手臂耷拉在地上一動不動,與剛才的靈巧相比,簡直就像一件死物。孩子們嘰嘰喳喳地鬧騰著,有兩個孩子踩上懸浮板離開,應該是去找大人去了。
男子嘴角揚起一個不易察覺的弧度,呼了一口氣,貼著墻邊走進了小巷。這孩子的手臂恐怕今天之內(nèi)是收不回來了,好好坐在那欣賞自己留下的作品反思一下自己的作為吧。男子從小巷的另一頭走出,外套已經(jīng)由原先的暗紅變成了黑色,他用余光快速瞥了一眼前面的監(jiān)控,此時兩個踩著懸浮板的孩子從他面前疾馳而過,并沒有誰注意到他。
他在路邊站了一會,見果然沒有警方出現(xiàn),這才放心地邁開步子,繼續(xù)向著城區(qū)的方向走去。
順著道路一直走下去,終于看到了城區(qū)的入口,這里設置了一面兩邊都看不到邊際、將城區(qū)圍在中間的高墻,數(shù)個巨型的攝像頭以及各種探測器從墻身上伸出來,而他們的電線也裸露著,仿佛一條條裸露的血管,恐怕城區(qū)的人并不怕貧民區(qū)的人搞破壞,當然恐怕更直接的原因是,這種僅供貧民區(qū)居民經(jīng)過的崗哨不必考慮美觀做什么裝飾吧,這種囂張的態(tài)度確實令人有些不適。道路中間幾個金屬隔欄從地下升起,遮擋了大部分視線,但又露出一點點縫隙,城市的絢爛輝光即使是在白天都隱隱約約地從這道縫隙中透出來。
男子走近時,攝像頭和探測器都仿佛有生命似的齊刷刷轉(zhuǎn)向男子,泛著紅光對男子掃描起來,男子也帶著一絲笑意,舉起雙手認它們掃描。掃描稀稀拉拉地持續(xù)了十秒左右,所有儀器上的等終于全部呈現(xiàn)綠色,一陣奇異的滴答聲后,金屬隔欄逐漸收入地下,絢爛的建筑群終于完整地出現(xiàn)在男人的眼中。
那是一座恍若夢幻的都市,所有的建筑仿佛金屬與石膏結(jié)合的古希臘雕塑一般,巨大、莊嚴,幾乎沒有低于百層的,抬起頭都看不到窮盡,紛紛刺入云中,雖然都是獨立的樓宇,但又似乎在嚴格的設計師的規(guī)范下,形成了某種類似高塔或者城堡的形態(tài),這也是只有在改造技術(shù)加持下,通過同時多棟建筑的施工才能夠?qū)崿F(xiàn)的奇景。樓中間隱約可見一些大型無人機吊著貨物箱往來其間,仿佛采蜜的蜜蜂一般飛舞著,當然這也是在巨大建筑物的映襯下,它們每一個都能有著足以吊起數(shù)十人的動力和體積。超輕軌上膠囊般的列車依舊在奔涌著,與無人機的悠然相比,似乎載著人的列車更急切,形成了一組鮮明的對比。
而隱在樓群之間,有一個暗綠色的巨大建筑,即使被樓群掩映著,也顯得格外與眾不同。與其說是建筑,不如說看上去像某種機械義肢,只不過被放大了上百萬倍,上面補滿了各種奇怪的凹槽和燈柱,也有與高墻上近似的巨型傳感器,仿佛一只被打造成圓筒狀的巨大機械生物一般,俯視著地上的一切。這就是城市的核心——塔(Babel)。里面集中了整個城市的運算任務和控制核心,城市里大到物流交通,小到在超市里買包煙,所有的信息都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集中在塔中,并進行相應的運算。
而最奇異的是,這座塔外側(cè)附滿了各種爬墻植物,據(jù)說十年前工會在全世界修建塔時,發(fā)現(xiàn)植物不知為何非常喜歡在塔周圍生長,生長速度也是通常生態(tài)的五倍左右,人們也嘗試過進行清除,但是一夜之間就又回被植物攀附上,最終人們放棄了,而原本潔白的塔也就被植物包裹,形成了暗綠色。人們發(fā)現(xiàn)這樣倒是能夠省去一比綠化的資金,而且這些植物似乎更想要向上爬,并不會長得很厚重,所以并不影響數(shù)據(jù)的傳輸,人們也就接受了這種奇怪的景象,甚至在一些人群中產(chǎn)生了對塔的信仰,給這座信息中心加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街道上則是涌動的人群,有像男子一樣靠雙腿行走的,也有將腿改造成車輪、懸浮板或者類似家政機器人那樣的底盤的,分別走在以顏色區(qū)分的道路上。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改裝不僅局限于腿,有擎著兩只巨型胳膊的壯漢,有改造過腹部以上大部分的女人,有將頭部改裝大半?yún)s戴著禮帽的老人,男子的眼鏡掃過他們,一些數(shù)據(jù)迅速地顯現(xiàn),上面標注著這些改造產(chǎn)品的廠商、型號和用途,甚至這些人的ID——自從改造技術(shù)盛行后,人的樣貌逐漸不再是身份可靠識別碼,所以政府對人們的ID進行了統(tǒng)一的改革,并發(fā)放了統(tǒng)一內(nèi)置ID的新版身份證。只不過正常手段下ID需要精密的掃描儀器近距離進行驗證才能夠準確地獲得,只不過男子這副眼鏡有些特殊罷了。
男子順著那條標為紅色的路線,穿過奇異的人群,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而在他到達店鋪之前,他的眼鏡突然滴滴響了兩聲。
他警覺地看去,透過店鋪的玻璃,他看見兩個身影坐在靠著街道的座位上。一高一矮,奇怪的灰色斗篷將他們的身形隱匿其間。
當然,不僅是身形看不清。
他們的身上,并沒有浮現(xiàn)任何信息。
——包括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