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太多人在街頭痛哭過

12月8日,馬來西亞2019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成績出爐,“騙”字得票率遙遙領先,在十大候選漢字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年度漢字。
沒想到,中國網(wǎng)友卻紛紛在新聞下留言稱:
“要我說,2019年度漢字還得是——難。”

光看最近各大媒體、大V的年終總結,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趨勢:
網(wǎng)友們似乎看膩了年復一年的“喜感新聞”、“沙雕新聞”盤點,反而是幾個“2019年崩潰的瞬間”的總結視頻,突然在這個寒冬火了起來。

你或許還記得,下面這些因為“崩潰”上過熱搜的人們。
其中,有騎單車逆行被交警攔下的小伙。
他崩潰的原因是,自己每天都要十二點才下班,女朋友又突然讓他送鑰匙,兩邊都在催他,自己壓力太大了。

有武漢地鐵里痛哭的年輕媽媽。
她的小孩得了重病,家里積蓄用盡負債累累,孩子卻依然沒有度過危險期。
壓力讓她崩潰了:我真的扛不住了?!?/p>
也有一位拼盡全力拯救陌生人生命的護士。
護士彭翠翠在濟南西站偶遇一位心臟驟停的大學生,她馬上飛奔過去,一邊搶救一邊大哭。
“當時心里想,我努力了這么久,120馬上就來了,你不能放棄?!焙迷冢髮W生的心臟最終恢復了跳動。

被陌生人無意記錄下的他們,哭得那樣委屈,又是那樣無助,一下子戳中了把“我太難了”當做2019年人生座右銘的圍觀者。
在看視頻的網(wǎng)友中,有人正坐在圖書館里承擔考研的壓力,一邊哭一邊告訴自己要堅持:

有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難搞的上級和同事,被罵到懷疑人生,躲在樓梯口痛哭失聲:

有人在地鐵里突然鼻血止不住,卻又怕家里人擔心不敢說:

還有人不知道為什么,在路上走著走著就能哭出來:

在這樣的氛圍里,甚至那些在往年只會收到一堆“哈哈哈哈哈”回復的新聞,都變得心酸起來。
比如,一個因為逆行突然被記者攔下來采訪的X團外賣小哥。
當記者提問:“(大家)基本都這么逆著走是嗎?”小哥先是斬釘截鐵地對著鏡頭說:“不會,我們X團不會?!?br/>

然而下一秒,他就騎著電瓶車一路疾馳,逆著馬路上的車流消失在人群里,留記者在風中凌亂……

讓我意外的是,平時總是吐槽外賣小哥在馬路上橫沖直撞的網(wǎng)友,此刻卻突然集體被一個評論戳中了心:
“小哥一定也急著送餐吧?!?/strong>
在搞笑新聞里都能品出社畜的崩潰,看來這屆年輕人是真的很難了。

如你所見,這些2019年的崩潰故事或許沒那么轟轟烈烈,但都讓人感同身受“我有一天也是這樣的”。
10月24日,合肥一女子駕車停在路邊突然情緒失控,當交警走近詢問時,她表示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個成年人因為迷路就崩潰了?然而她撕心裂肺喊出的理由卻讓交警都心酸了。
“我導航都不會用!我打電話給我老公電話又沒人接?!?/p>
“我今天好不容易正常點下班,我加了2個星期班了,我還想今天可以早點回家做晚飯,又在這被堵了……”
面對痛哭的女子,交警也只能安慰:“現(xiàn)在上班都不容易,我理解。”

不止交警能夠理解女子的崩潰,很多網(wǎng)友都感同身受。
雖然今年Github上的那場著名的“996.ICU”活動后,各種強制的、變相的、隱形的加班引發(fā)了全網(wǎng)抨擊。
可對于99%的年輕人來說,這依然是工作中不得不接受的一部分,甚至在當代年輕人的“崩潰原因排行榜”上已經(jīng)擠進了前五。
11月,武漢地鐵的工作人員就在地鐵站過道發(fā)現(xiàn)了一名年輕女子,沉默地坐在地上。
面對工作人員的詢問,她一言不發(fā)。但是當女乘務員想要安慰她,摸了一下她的頭,女子突然抱住乘務員崩潰大哭。

她說,自己已經(jīng)連續(xù)加班1個月,現(xiàn)在工作做完,不知道該干什么。又不敢回家哭,怕嚇到女兒。
只有面對著陌生人的安慰,她才能發(fā)泄一場。

身上壓著全家精力壓力的都市人,連續(xù)工作了十幾個小時后,拖著疲憊的身體和腦子趕末班地鐵回家。
到家簡單洗漱后,馬上爬上床睡覺,因為第二天7點鐘還要擠上早高峰的地鐵,面對新一天高強度的工作。
偶爾在晚班地鐵車窗上看見自己的影子,誰不想哭呢?

有人因為加班崩潰,也有人甚至連工作的機會都被殘忍搶走。
安徽鳩江一名30多歲的男子生意失敗又沒找到工作,癱坐在路邊,雙手捂臉痛哭。
他當時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吃飯,一度在街邊暈倒。
然而,身無分文的他,因為感到無顏面對家人,卻寧可在街邊游蕩。

看到這位男子,很多人想起了電視劇《小歡喜》中,在孩子要高考、爸媽被騙錢的節(jié)骨眼上突然被辭退的中年男人方圓。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每天假裝去上班,故作開心地跟老同事吹牛。
但在聽說金庸先生去世的晚上,卻突然坐在家門口痛哭。
方圓的一句臺詞精準地寫出了中年人的難:
“小時候我覺得我最差也能當個令狐沖、楊過,再不濟也能當個郭靖。怎么現(xiàn)在成了個岳不群呢?”

沒有準備地失去,永遠都是這樣一件能把人一舉擊潰的東西吧。
或許是突然沒了經(jīng)濟來源,也或許是搞丟了攜手前進的愛人。
10月,一個女孩在廣州493公交車上哭到整個身子都在抽搐。公交司機靠邊停車,走上前安慰她。女孩說,自己失戀了,心情不好。

女孩僅僅哭了2分鐘,就整理好心情,停止了抽泣。在終點下車時,她給了公交司機一個擁抱。

很多時候,我們在種種壓力下努力維持著一個社會人的理智,然而突然被一件事觸動,就全盤潰敗了。
有人因為家人催婚,在高速路上情緒失控:

有人因為妻子網(wǎng)購花掉巨款,在深夜爬上樓頂:

他們不是“巨嬰”,也不是小題大做,或許只是暫時堅持不住了,又或許是“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難以自控”。
當職場、家庭、友情、愛情,錯綜復雜的困境變成一座座“大山”,壓在人們的胸口上。
成年人的壓力,又絕不是一句“重頭再來”就能解決的那么簡單。


殘忍的是,人們被現(xiàn)實逼得脆弱,現(xiàn)實又似乎不允許人們展示出脆弱。
即使再難,最多也只能哭5分鐘。
今年1月,一個位女收費員被過路司機罵哭。
從監(jiān)控畫面可以看到,她在站內(nèi)用上手抹眼淚,表情很委屈。

但當有車輛路過時,她立刻控制住情緒,轉頭微笑面對下一位司機,直到車開走之后,她才回過頭來又用衣袖抹了抹眼淚。

面對這種所謂的“最敬業(yè)微笑”,網(wǎng)友們在評論里卻全是心疼和感同身受:
“太心疼了,想抱抱她?!?br/>
“作為一名老師,上一秒委屈的哭,下一秒擦干眼淚去上課?!?/p>
“今天下班也被客戶罵哭了?!?/p>
畢竟更多的人連崩潰都要體體面面,擔心給別人添麻煩。
4月,南京一名男子醉倒在新街口地鐵站,面對來詢問的民警,他連連道歉:“對不起,給你們添麻煩了?!?/p>
他說,自己是外地人,為了他老婆來到南京,現(xiàn)在在做銷售,為了簽單陪客戶喝酒喝醉了。
直到他的妻子趕來接他,男子才抱住妻子大哭,邊哭邊對她說:寶寶,我沒有用。

網(wǎng)友為這一幕而共情,可無奈的是,當他哭完這一場,第二天大概還是會臉色如常地出門上班,把所有的情緒藏在心里。
這些崩潰瞬間之所以能在年末引爆集體情緒,無非是反映出了平凡生活里,平凡的我們都會遇到的種種壓力。
問題是,寒冬里的成年人都心知肚明,自己又沒有被負面情緒長時間操控的資本。
于是情緒失控要挑好時間地點——不能在工作日,不能在DDL;不能在有老人有孩子的家里,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
心態(tài)炸裂也要挑好發(fā)泄方式——大喊大叫不行,可能會因打擾鄰居休息被投訴;亂扔東西不行,弄壞了需要賠償;
砸手機也不行,沒了手機會跟老板、客戶失聯(lián);即使借酒澆愁,也要隨時在心里提醒自己離開時不要忘了付錢。
甚至有人在馬路上一邊騎車一邊飆淚,還不忘在心里祈禱沒有人會注意到自己。

而文章開頭那個要給女友送鑰匙而突然痛哭的小伙子,在冷靜下來后,還認認真真在網(wǎng)上寫了一大段文字,為自己的女朋友解釋,并為自己的逆行行為道歉。

當“難”被寫進了無數(shù)人有關2019的回憶里,人們總是需要一個疏通情緒的渠道。
只不過有人的崩潰發(fā)泄在下班回家后的停車場里,有人的崩潰發(fā)泄在公司無人的樓梯間里,有人的崩潰寫在轉發(fā)的朋友圈文章里,有人只敢吐槽在微博小號里……
又或許只是看著視頻里崩潰的人們,在屏幕另一端跟著一起大哭一起大叫,仿佛壓在自己胸口的大石頭,也隨著他們的發(fā)泄落了地。
還真別嫌棄大家崩潰的方式“太慫”。
當這屆成年人內(nèi)心的“快樂自留地”被壓縮得越來越小,但凡一點點的空間都足夠他們發(fā)泄的了。
甚至都不用旁人費心費力地上前開解,“放我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崩潰一會兒”,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慰了。

最后,壓抑了那么久,一起換個心情吧——
前一陣子,這位戴著黃色安全帽的中年大叔在街上蹦跳前行被人拍下。
據(jù)大叔說,當天沒有遇到特別開心的事兒,只是下了班要去吃飯,走著走著一邊唱歌就一邊蹦跶起來了。

網(wǎng)友紛紛被他的快樂感染,更是被大叔一句如孩童般天真爛漫的話所打動:
“人生在這世上,再苦再累,都要開心呀。”
也把這句話送給正在苦海中漂泊的你,2020年一定會變得更善良的。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掃碼關注Vista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