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商紂王這個反派究竟有什么作用?

坐懷不亂柳下惠,閉門不納魯男子。大家好,我是魯書書?!凹q王,你這個暴君!”——關(guān)于《封神演義》的電視劇,很多都會將這句話作為臺詞,這一篇,就來說說商紂王。

關(guān)于商紂王的話題,很多人都有非常詳盡的見解,不管是他的殘暴,抑或是他的酒池肉林,以及他與蘇妲己之間的故事,林林總總,可謂遍地生花。這里先說紂王這個名字。

紂王這個名字是商朝最后一個皇帝帝辛的謚號,謚號的意思就是死后的一種稱謂。不過既然是《封神演義》這類的神話劇,神仙修士們能夠提前知道紂王死后的謚號,也是有點可能的。

眾所周知,紂王是一個暴君,因此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并沒有被動這類詞匯。和隋煬帝驚奇的一致是,他對于當(dāng)時的異族幾次三番派兵攻打。打仗這件事情,結(jié)果只有兩種,尤其是對于皇帝而言,打贏了是開疆拓土,打輸了就是好大喜功。

這種選擇在很多人面前都是一致的,盡管窮困得只剩下面子。不過像紂王這類的皇帝,大概是從來沒考慮過臉是什么,天下謂之紂,天下人都說紂王不是好東西,紂王我無所謂。

無所謂碰到無所謂還好,要是碰到臉上笑嘻嘻,心中藏殺機的人就危險了,而這一類人,有人稱之為梟雄,有人奉之為賢明。封神之戰(zhàn),武王伐紂。
為什么眾仙家會支持這個西伯侯之子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對手紂王。

第一要與紂王比權(quán)勢,這個時候的神仙大概也都是受過嚴格等級熏陶的,三清中有兩清的勢力向僅次于紂王的一方霸主西伯侯靠攏,西方教則一邊犬戎,一邊游擊,一邊打醬油,至于女媧,則只是派了三妖下場。

第二就是和紂王比臉。這個時候誰的臉最白?毫無疑問是西伯侯無疑。盡管西伯侯治下并沒有什么突出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但西伯侯的政治輿論搞得好,加上些許的治民手段,西伯侯簡直就是一代圣人。神仙也是要臉的居多,哪怕暗地捅刀子,起碼沒人知道。

第三則是和紂王對抗有助于封神大業(yè)。這句話何解呢?紂王是什么人?暴君,直男,這是個哪怕最后戰(zhàn)敗都要自焚,不愿意讓對手殺死的人。要是西伯侯造反,紂王還不憤怒攻打?而這一挑起戰(zhàn)爭,自然就會死不少人。而封神怎么封?就是死更多的人,死更多的修士。越多人死,封神就越順利。
無疑,紂王就是那個非常完美的靶子,既不要臉,也不要命,沒有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只有領(lǐng)導(dǎo)脾氣,當(dāng)然要下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