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S】拖更數月,未拖死群友先被群友拖死。新線技能詳解

今天用bot查了查,一個月就玩了100把不到的窩窩屎,大部分時間還都是在開裝甲車,可見窩窩屎的正反饋是多么辣雞。我一直都是一個單野優(yōu)越論者,畢竟PR計算公式里勝率權重還是很高的,作不得數,只有單野的裸經驗還算比較可靠。但是吧,隨著窩窩屎逐漸變得陰間,單野的正反饋也隨風逝去了,偏偏我實在不是一個功利開船的人,玩的是wows,不是wowsinfo。正反饋像坨sh*t,游戲時間自然就會縮短。
閑話說完了,那么為什么這么久沒有更新技能詳解,因為畢竟后來幾次技能改動需要說的地方很少,而又不能每出一條新線就寫一次專欄擺爛,那么就多湊幾條線一起寫罷(借口+100)。

和我之前的專欄一樣,如有需要改動的特定系列船的技能,我會直接指出。否則請繼續(xù)參考以前的專欄和再以前的專欄,以及再之前的視頻(禁止套娃)。
先提新的技能改動(有必要修改的):
戰(zhàn)列艦技能默默前行改到2層。
那這就不得不說,WG這一條還是有點東西——我一個一局不知道能吃到幾次的玩意,居然要花4個技能點去點,是不是有點太過了。還是那個評價,不是技能不好,而是太貴,結果他就來到了2層。
那么問題又來了,根據之前專欄的戰(zhàn)列艦技能考量,似乎只有輕甲系的可以點,重甲系的算上大滅火之后點數就不夠用了(當然,你愿意放棄轉炮來點,也是可行的,要具體船只具體分析)。我個人的思路是:再次放棄粉絲(粉絲:當年是死眼,這下是速行,我吐了),從而換成默默速行,這樣也符合輕甲系戰(zhàn)列艦的輾轉騰挪的思路。
其他小技能的思路方面,也可以略作區(qū)別。舉例:原本粉絲可以用于判斷敵人對自己的打擊程度的劇烈性;失去了粉絲之后又該如何判斷?從船只的特性來說,諸如法國戰(zhàn)列艦這樣遠距離穹甲十分可靠的選手,當然可以大搖大擺地走路;如果是英戰(zhàn),那么把一層的縮短損管和大保健時間換成來襲,也同樣可行,從而防止遠距離露側時一時疏忽被偷到核心區(qū)的事情發(fā)生。
戰(zhàn)列艦技能手動副炮增強。
沒啥可談的,老加強!天天加強沒啥可談的,搞了半天還是沒有達到原來技能改版之前的強度。你看上一個技能改的多好,到副炮這里就突顯出一個明智和弱智的分界線;你說WG是不會改還是故意不改,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這玩意等會寫到泥頭車的時候再狠斗一番,現(xiàn)在暫且擱置。

其他的玩意兒,我只能說更是不知所云——有些技能稍微加強了一點,合并了幾下效果,你覺得能用那就湊合點一下。至于什么怒火中燒這種圖一樂的技能,我更是不知道做出來有什么P用——愿意點的人我只能評價四個字啊對對對。
然后說新線。
荷蘭巡洋艦
荷巡出了也有好久了,還是先給圖再說廢話:

按照順序來點前10點是來襲,空襲,加血,隱蔽。哈勒姆之前的話不需要切彈,可以先考慮激素和轉炮。到哈勒姆的時候可以點上切彈和監(jiān)督者。最后三點再補上AP增傷。
總體來說是比較契合游走性高隱蔽巡洋艦的思路的。荷巡的AP在哈勒姆的時候看起來像個笑話,但是到了約翰德維特和金獅之后在各種關鍵時刻都能派上用場。采用這種操作可以讓HE的使用更多地用于和空襲進行配合來獲得火傷,而側身的好機會都可以利用穿深尚可的AP來提取BB的上層或者巡洋核心。
當然也會有人嗤之以鼻,我也可以推薦這樣的點法:

拋棄不可靠的AP,加強空襲和點火的效率。荷蘭系的特殊艦長能夠額外增加0.5%的點火幾率,所以這樣的點火流也可以接受。來襲和粉絲進行互換保證至少有一個警覺類的技能。
2. 蘇聯(lián)航母
蘇航在出來之前,又被尼姑庵嘲笑得體無完膚;畢竟就這紙糊的破爛飛機,想要摸到各位PTSD的神佬平均根本就不可能啊。當然我也并不想吹噓我自己如何如何先見之明,我要是有這水平去買股票不好嗎,現(xiàn)在也已經別墅靠海了。

說回正題,蘇航的核心就是講究大編組突擊,因此玩蘇航在大部分時候都琢磨著怎么才能摸到更近的地方提高輸出效率,畢竟飛機除了火箭助推之外確實太慢了。然而問題又來了;納希莫夫之前的船還算湊合,6級小打小鬧不必多談,8級勝利擁有30甲板要賣頭硬抗一眾最大也只有406水平的BB似乎也還可以。到了納希莫夫,WG給你整了一個高聳入云的超大核心,真是牛逼壞了。

所以說,蘇航陷入的矛盾就是既需要前壓提高輸出效率,又不能過于急切前壓提高死亡率。怎么說呢 ,先給加點吧:

純輸出流就這樣,大差不差。魚雷機作為主攻選手,必須要能在需要斬殺大船的時刻盡顯風采,因此整體配置還是以節(jié)省魚雷機的思路為主。點火則是作為輔助火箭彈和轟炸機刷傷害用的。至于穩(wěn)定瞄準這個技能,如果你嫌效果太拉,那不點也可以,我的考慮是飛機本就紙糊,縮圈能快一點是一點。如果不點點火,那么換成別的魚類加速和湊數技能也是可以的。
當然,實戰(zhàn)中納希莫夫被對面航母針對的概率是很高的(至少剛開放研發(fā)的時候,簡直就是眾矢之的)。如果認為純輸出流無法駕馭,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蘇航沒有辦法像其他航母在極遠的距離作戰(zhàn)。無論如何,到某個時刻之后都是需要靠前的。

于是,這樣的自保流也是可行的,而僅僅犧牲了魚雷機破甲攻擊大船的一部分爆發(fā)能力。問就是防針對有奇效,建議親測。BTW,點多一組戰(zhàn)斗機數量是因為蘇航單組出擊在視野方面會有一定的弱勢,因此即使是純輸出流,也可以選擇點這個技能來增強視野輔助的能力。
EX:契卡洛夫
契卡洛夫由于和銀幣蘇航的飛機組成有區(qū)別,因此點法也略有不同。

應該沒什么爭議。轟炸機航速在契卡洛夫身上很好用,有兩種飛機能夠吃到效果。不想點戰(zhàn)斗機數量的也可以選擇魚雷加速。
3. 德國戰(zhàn)列艦二線(德意志第二帝國戰(zhàn)列艦)
當下最最流行的圖一樂玩具,強度由于某項“BUG”更進一步得到提升。不把呂特晏斯放在埃爾賓上的同學也可以考慮這一位,然后隨機獎勵一位32殼選手令其享受視聽盛宴。

德戰(zhàn)二線的主炮其實是相當不錯的——考慮到3槽是犧牲掉一個精度插換成副炮插的效果。當然,即使說這條線是讓你玩副炮,也只有從齊滕開始。齊滕的滿隱蔽達到12.0公里,而副炮拉滿是11.5公里,從這里開始才勉強算是能夠做到副炮幾乎等于隱蔽的效果,可以開始玩副炮了。而這之前請還是使用主炮進行輸出。雖然sigma是1.7,但是斯佩散布不會讓人失望的。
接下來單獨插入一個批斗環(huán)節(jié)。
“手動副炮嗷,你看你人不人鬼不鬼滴,就你還要我4個技能點,敢來和大口徑HE比比嗎?副炮一開,血量給你薅一地,必須打爛你模塊!”
然后——

回到正題。以下皆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請以自己為準。
對于德戰(zhàn)二線的思路,當然是要副炮沖,勇于沖鋒,像一臺真正的泥頭車——但是話又說回來,全副炮加點的情況下,還能剩下幾個技能?
如果我身處一個上強度的局,我找盡機會也沒有好的沖鋒效果,那么全副炮的下場就是這把直接白給。只能說,我并不認同這種操作。為了盡可能在強度局中取得盡量令人滿意的成績,就必須從寶貴的副炮技能點中抽取最不必要的技能來補償其他方面的能力。那么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首當其沖的就是手動副炮。這個不僅效果、加成幅度都被WG一刀削爛的玩意,經過幾次加強之后,搞了一堆花里胡哨迷惑人的操作之后,竟然還是不如最初的版本,簡直是令人笑掉大牙。是不是還要拿兩邊同時開火來吹噓一番呢?

考慮到實際戰(zhàn)場下的情況,手動副炮必須要積累一定時間才能達到最終的精度,那么實戰(zhàn)中只有對無法逃離的大型目標有用。對于出現(xiàn)在范圍內的驅逐艦來說,可能鎖上還沒幾下對面就溜了,你是切換還是不切換呢?即使是對大型目標進行鎖定,如果這時戰(zhàn)況內出現(xiàn)了一個更優(yōu)先需要解決的目標,那對不起,20%效果先拿來吧你。
探討手動副炮的效率時,還有另一個與精度相關的要素,就是距離。眾所周知,副炮的機制是鎖定主裝,那么對陣大型目標時一旦距離拉近,或者精度很好的情況下,副炮過于精準反而會產生一個負效果。也就是說,我們會希望副炮打得準,但是又希望它不是究極精準,屬實是很搞笑了。德戰(zhàn)二線并不像一線那樣是普通精度,而是優(yōu)化過的與馬薩諸塞、佐治亞、俄亥俄相同的精度,這幾位的副炮是什么水平也可以說是顯而易見的——廣受好評。不同的是,這幾位需要摸到戰(zhàn)列艦的上層才能有傷害,而德戰(zhàn)二線有能力做到摸到戰(zhàn)列艦的其他部位也能打出直傷。這樣一看,是不是即使沒有手動副炮,優(yōu)化過的精度也更可靠了。
在沒有手動副炮的前提下,德戰(zhàn)二線的萬金油加點是這樣的:

切彈自不必提。默默速行可以算是德戰(zhàn)二線的核心技能,在需要到達合適的位置時,由于自身隱蔽的優(yōu)勢使得這個技能的利用率大大增加。副炮射程和激素也不必談,隱蔽也是必點。大保健+1這個技能是用手副替換來的,目的是增強續(xù)航能力,在需要迂回作戰(zhàn)的情況下延續(xù)存活的時間。粉絲也是一個用于判斷自身危險性的技能,在不利的情況下還可以憑借一定的生存補償進行逃離。
這里重點說一下IFHE這個技能。很多人可能會覺得,IFHE的作用是讓105副炮能夠擊穿戰(zhàn)列艦的32船殼。實際上,IFHE的作用是讓德戰(zhàn)二線的副炮能夠對十級巡洋艦產生壓制的效果——如果你只有26穿,在面對諸如得梅因這樣的選手時,你的主力投射105炮不能擊穿27或者30的任何部位,甚至主炮也不能碾壓得梅因的30中段,這在一些需要快速拔除對手的情況下是非常致命的問題。而擁有IFHE的情況下則不需要看主炮散布的臉色,用副炮便可輕松壓制。穿32只是它的一個附贈品罷了,畢竟這年頭出了太多高于32殼的戰(zhàn)列艦了。配件則是選擇3槽副炮插和6槽主炮插。
當然,該說的我都說完了,純副炮流甚至純主炮流也都是可以玩的,取決于個人思路偏向而已。有異議的觀眾姥爺們圖一樂就行。

結尾慣例黑泥環(huán)節(jié)
潛艇被WG打回重造了,對此我只想說:

雖然潛艇必會加入窩窩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但是在斗爭到WG做出令人滿意的產品之前,實在無法妥協(xié)。在此獻上一句名言:QTWJ,MYMM。
下版本會出亞巡提前體驗,不知道WG又會整出什么奇怪的bug來配合版本。這條線我覺得挺有意思,也會一直關注,在這里就提一嘴吧。由于彈道被削,這條線最終的走向可能真的會變成雷巡思路,而主炮為輔——于是大家只能對著大連點擊購買,享受一下小斯摩棱斯克的好時光。以及看WG強推超級戰(zhàn)艦的思路來看,窩窩屎的經濟系統(tǒng)在未來似乎不可避免地會走向惡化,最終變成山口丁這種不氪玩nmb的游戲。未來的一年,窩窩屎前途未卜。

只能說,祝各位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少玩窩窩屎,多多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