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點
“慢慢來啊,沒什么好急的孩子?!? 我走出診室,醫(yī)生對著我的背影留下這么一句話。 驗了血,聊了聊。指標(biāo)仍然是不達標(biāo)。我有些煩躁。 “為什么速度這么慢?” “急不得,這也急不得?!?“...” 有那么一瞬間情緒直沖腦門,我真想摔門而去。一種挫敗和無奈混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恥辱感沖上來。 不過,我也能理解。 末了,我?guī)чT離開,有了開頭一幕。 下樓,轉(zhuǎn)角,步入眼科。 我等待著,焦急的等待著。等待我的宣判。 眼科大夫翻著我的報告 “還可以沒什么大問題?!? 我松口氣,道聲謝。 醫(yī)生放下報告單 “去一樓拿藥?!?“還要吃?” 他抬眼一瞥 “我不是很想天天吃,就是...我不想產(chǎn)生什么抗藥性...” 我忍不住打斷那束目光。 “這什么話” 醫(yī)生質(zhì)問,手指敲了敲眼底片子 “眼睛是你自己的。你應(yīng)該明白?!? “也不單單只是因為抗藥,我就是想問還有多久結(jié)束?” “看你自己情況咯,這又急不了?!? 我還想繼續(xù)說什么,他打斷我 “孩子,我知道你很急,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急不了的。諾,就像你這么個情況,你覺得急有什么用呢?” 我沉默 我從小就是一個容易急的人。雖然是能像外人眼中的乖孩子那樣安靜的坐著看書,畫畫。 但其實可以分幾天的書和畫也非要幾個小時弄完,我無法忍受等待。 從初中開始,我總是喜歡提前去辦公室拿試卷超前完成。我一直覺得沒什么,超前使我感到身心愉悅,作業(yè)質(zhì)量也沒有下降。 一個學(xué)期結(jié)尾處,頻繁的考試暴露出我很多問題。我覺得大概是自己題量不夠,更加超前的想去趕進度,想著空更多的時間給自己。 政治老師看出問題了,她叫我上去面批我的試卷。但最后,她只講了一句話 “你慢一點,不要急,跟著老師的進度。不要盲目超前。不急,好嗎?” 回想起我的初中時代,臨近中考前一個月的某天,我們語文老師步入教室,拋下一句話給拉著嗓子念書的我們 “孩子們,你們?yōu)槭裁匆几咧??? 我們一個班陷入了沉默,一時沒人搶答。 仿佛是預(yù)料中的無聲,語文老師開了口 “我只是希望你們能通過中考走向高中,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慢慢來的機會。而不是過早的就步入社會。我不是你們的父母,但老師希望你們能給自己慢慢成長的機會。讀書,就是給自己時間慢慢的成長。” 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這是她初中三年給我上的重要的一課。 慢一點,我想這不應(yīng)該單單只是對我說。似乎我們都可以慢一點。 我們很急,我們急著長大,急著去完成我們該做的事情。但是,朋友。我們只來這一次。我們應(yīng)該慢下來,細細品味著這個過程,而不是飛速的像坐高鐵一樣駛離它。 就像一句很老的話講,我們急著趕路,甚至都忘了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 每個年紀都應(yīng)該有每個年紀應(yīng)該接受的知識量,提前學(xué)習(xí)固然好,但如果不顧及自己能承受的量,盲目接收。就會造成知識壓力,影響心智。 親愛的朋友,慢下來,不是丟掉自己的雄心斗志。而是適當(dāng)性的給自己百味的人生再增加一味調(diào)味劑。是抽出時間看看頭頂?shù)男强?,聞聞腳下的泥土,聽聽耳畔的鳥語。 然后再想想遠方的夢想。末了,收拾行囊繼續(xù)出發(fā)。 就像我語文老師說過的那樣,我們都可以適當(dāng)性的慢一點,再慢一點,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成長時間。慢慢成長,享受生命本該有的浪漫。 謝謝你讀到這里,在下星狼,與你同在。 2023年8月25日寫于被漲潮的雨水困住的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