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功大師”到“資本大鱷”,2年搞垮健力寶,張海做了什么
他,沉迷氣功,14歲“略有小成”,成特異功能神童,16歲成氣功大師,18歲又成藏密大師,行騙數年獲利竟千萬;
他,化身資本大鱷,2年搞垮健力寶,被股東聯(lián)合驅趕,并送入牢房,又弄虛作假獲減刑,倉皇逃亡海外,至今依舊被追捕。
經歷堪稱魔幻至極。
張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01:不愛學習愛“修行”
1974年,美國水門事件爆發(fā),震驚全球。同樣是這一年,在中國的河南開封,一個男嬰哇哇降世,被取名為“張?!?。
張海家世不錯,父親在政府部門任職,母親也是中學教師,算得上中產家庭。
按理來說,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下,張海本應是一個家教良好、成績不錯的孩子。
可實際上,卻遠非如此。
從小開始,他便十分活波好動,不愛被父母與老師管束,成績也是一團糟,根本無心學業(yè)。
待初中畢業(yè)后,父母眼見升學無望,便只好另尋出路,將他安排進河南大學武術專修班,開始修習武術。
而在這期間,他認識了王紫升,并與氣功結下“一生之緣”。
之后,當其它學生還在苦練武術時,張海則坐在專修班的角落,像模像樣地打著座,美其名曰:氣功修行。
一旁的同學見此情形,紛紛搖頭,心想這家伙莫不是瘋了?
但誰也沒想到,不久之后,張海竟真正修出了“特異功能”。
傳聞,他在眾人圍觀下,將一片樹葉含在口中,片刻后再取出,樹葉形狀輪廓不變,但整體卻詭異變小,對于這種神奇現(xiàn)象,張海解釋為:
時光倒流!可治愈癌癥!
一語既出,震驚四座。
隨著不斷的表演,張海漸漸在當地出了名,彼時他才14歲,便被稱為特異功能神童,兩年后“功力加深”,又晉升為氣功大師。
為增加可信度,他還想盡辦法找到孫嶺,通過后者幫助,當上了瑜伽文化所的所長。
此后,張海的名氣越來越大,他開始創(chuàng)辦健身中心,又廣收學徒。
僅僅兩年,便靠招搖撞騙賺取巨額財富,金額超千萬!
直到后面被取締。失去立身之地的張海,也隨之消失在眾人視線中。
然而他的故事,卻遠遠沒有結束。
02:兩年搞垮健力寶
誰也沒有料到,以氣功發(fā)家的張海,竟會去搞投資,還搞得有聲有色。
1996年,他在深圳改組凱地投資管理公司;2000年,操縱凱地入主中國高科,成“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2001年,“凱地系”捆綁住的關聯(lián)公司總市值已超百億……
不過,令張海真正名震全國的,還是之后的“健力寶易主”事件。
健力寶,作為曾經的國民第一飲料品牌,彼時由于決策失誤、創(chuàng)始人李經緯出走、內部體制混亂等諸多因素開始衰敗。
為尋求出路,廣東省三水市政府決定重組健力寶,以75%的股份公開招標,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買家。
張海得知消息后,立馬表現(xiàn)出購買意向,而同樣作出相同動作的,還有十余家企業(yè)以及健力寶的創(chuàng)始人李經緯。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發(fā)展卻有些出人意料。
2002年,張海竟以3.38億,生生打敗李經緯4.5億的報價,最終將對方一手創(chuàng)建的健力寶奪入囊中!
成交當日,李經緯痛苦地抬頭仰望,眼中隱含淚水,旁觀知情者莫不心感戚戚。
但無論外界如何質疑,張海入主健力寶已成不爭的事實。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坐上總裁之位的張海,立馬開始對健力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完全拋棄健力寶用十余年建立起的品牌效應,自以為是地另創(chuàng)“第五季”、“爆果汽”等品牌;又豪擲3000萬,只求在央視黃金時間打廣告;不惜報出1.38億的天價,搶奪國內的世界杯直播冠名權……
然而,企業(yè)本就“囊中羞澀”,張海又幾乎將所有的錢投在廣告上,結果導致資金鏈斷裂,連購買飲料瓶的錢都拿不出。
上億的廣告費,眼睜睜打了水漂,健力寶直接瀕臨破產。
到了2004年8月,也就是張海入主健力寶的第二個年頭,當時,他正在南海度假,然后就接到一通電話,被通知:
經股東聯(lián)合決議,他被免除了健力寶董事長的職位。
張海一聽,哪里受得了這個氣,二話不說,立馬啟程趕回公司,準備奪回話語權。
哪曾想,還沒等他回來,健力寶集團第二天便公開了一份措辭極嚴厲的聲明,尤其強調:
1、張海不能代表健力寶;2、張海從來不是控股股東。
至此,這名“神棍”被徹底趕出了健力寶!
03:遭全球通緝
不過,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隨著后續(xù)調查的跟進,張海又被查出在任職期間,屢次挪用公司資金,數額累計超10億之巨,同時還涉嫌做假賬、虛假投資等罪行。
因此在2005年,他被佛山警方拘捕,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
一輩子弄虛作假的張海,哪里甘心蹲這么久的牢房。
于是在獄中,他想盡千方百計買通關節(jié),瘋狂造假,將15年刑期變成10年,又獲兩次立功減刑。
10年減8年,8年成6年,最終在2011年年初,張海提前出獄。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場減刑造假很快就被揭破,轉瞬之間,涉案24人全部獲罪,幾次減刑裁定亦被撤銷。
曾經風光無限的張海,則逃亡海外,至今依舊被追捕。
回顧過去,張海絕非無能之輩,但雖頗有才智,卻用歪了方向,早在少年時期,便學會裝神弄鬼,以“氣功”之名大肆行騙,成為企業(yè)家之后,也同樣無視法律法規(guī),屢屢弄虛作假,甚至案發(fā)入獄后,依舊死不悔改!
要知道,唯有腳踏實地方為商業(yè)經營之正道,否則,即便平地起高樓,也依舊是空中樓閣,難逃崩塌命運。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