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中說禪與羅織經(jīng)閱人看人心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睈u其匿怨而友人也。
李彪很多情感都是裝的,你與他的師徒父子情感可能是假的(因為他想要的是“情如父子,義則君臣”)所以孔子說:巧言令色,假裝對你拍馬屁,左丘明看不慣,孔子也極為鄙視。
鄙視什么,鄙視他把心里的怨恨藏起來,而裝出一副和你很好的樣子。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李彪欲望不但非常大,而且極為自私,洗腦忽悠人成功了,就坐享其成,沒忽悠成功,就逃之夭夭。典型的是08年,熊市,之前一直說6000只是前戲,后面最少到兩萬點,結(jié)果從哪里下來,又跌倒1600點,中間實在抗不住,就假裝說自己鼻咽癌死了。而號稱自己是圣人,看來也沒有逃過貪功委過的本能。因為這就是他小人的本來面目。
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懲,吏之懼禍,或以斂行;但有機變,孰難料也。
因為他的欲望很多,很大,并且十分貪婪,想做皇帝,(貪天之功)又極其自私,所以,冤枉你是不會贏錢的廢人,甚至污蔑國家,說國家是散戶的上帝,潛臺詞,國家無用,他比國家還好使。
而被李彪無限的身量忽悠后,被其忽悠的人怕自己真會是不會賺錢的廢人,而得到他制造恐懼感的不公待遇,就畏首畏尾,而他(李彪)因為懼怕國家的懲罰,所以,一直小偷小摸,讓信徒在暗地里傳銷。
這就是但有機變,尚且難料也,他要信徒做一個專門為他傳教,拉入洗腦的“君子”自己的像個強盜一樣躲在后面,企圖在暗地上進行一切操控一起。
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于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實哀;夫差存越,終喪其吳。親無過父子,然廣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則莽奸弗絕。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為智者乎?
被別人騙,是因為不知道察這里面的利害,被李彪騙并遭到不測,是因為其忽悠太有煽動性,實在忍不住。這就好像,齊桓公寵溺自己的臣子,是因為易牙豎刁公子開方,是在太令他滿意了,實在忍不住。所以,最后被殺了。
與吳王夫差容忍越王勾踐的存在,因為勾踐為了保命,一直做小伏低,令吳王夫差不生懷疑。最后,吳國被滅。
你與纏中說禪的關(guān)系本質(zhì)上是一樣,無論李彪這個人偽裝成大公無私,還是做小伏低,都是不引起你的懷疑,然后把你的信仰全部破壞掉,繼而裝上他是圣人,救世主的一樣的人,繼而以他為信仰,免費作為他的勞動力,傳教,——看似再炒股,實際上炒股的技術(shù),也是替換你人格的方法之一。
而一旦被破壞,你從過去的自己走像纏中說禪洗腦的新人,你就相當(dāng)于徹底和世界失去聯(lián)系,變成為他奴隸,為他鬼的奴才。
就好像親不過父子,但隋煬帝楊廣還是殘忍的把自己的父親殺,以滿足自己的私欲。這樣的事情,歷史上并不鮮見,比如李世民,那個沒有親情愛情。
但你與李彪都不認(rèn)識,卻可比父親一樣。
且不說恩莫越君臣,纏中說禪偽善的外表就如同王莽,。
以纏中說禪表面上是說來做好事,博出風(fēng)頭。那是他像王莽一樣再像向世人“拋媚眼”,一旦你被他“擒拿”他的“薄情寡義”就要里面展現(xiàn)出來。如果你緊以善良,兒戲的看待他的言辭,正說明你走在上當(dāng)受騙的路上。
如果你不幸看過纏中說禪,要多從人心多奸詐的的角度來看待他騙人的問題,不可視他,或者他的信徒如德運八公一樣顛倒黑白的話,為他宣揚是救世主,圣人。
當(dāng)然,如果你沒看過,或者從來沒聽說過,又我這篇揭示文,你大概可以避免采這個坑了。
最后:信人不如信自己。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那纏中說禪專門就是叫你害人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