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面試積累:大大用典(吐血整理)
敬民篇
1、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
?
2、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
3、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
4、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
5、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
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
7、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
?
8、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
9、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10、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
為政篇
?
1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
12、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
1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
14、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
?
15、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
16、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
?
17、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
?
18、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
19、政如農(nóng)功,日夜思之。
20、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
?
21、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聞,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慮,則無不知也。
?
22、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
23、臨大事而不亂,臨厲害之際不失故常。
?
24、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
立德篇
?
25、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
26、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
?
27、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
28、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
?
29、為官避事平生恥。
?
30、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
?
3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
32、廉不言貧,勤不道苦。
?
33、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
?
34、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
35、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
修身篇
?
36、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
37、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3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39、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
40、吾日三省吾身。
?
4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42、觀于明鏡,則瑕疵不滯于軀;聽于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
?
4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44、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
45、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46、天下事未嘗不敗于專而成于共。
?
47、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
篤行篇
48、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
?
49、一勤天下無難事。
?
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
51、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
52、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比作于細。
?
53、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
?
54、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
55、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
56、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
?
勸學篇
5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58、腹有詩書氣自華。
59、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6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62、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
?
6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64、少年辛苦終成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
65、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
66、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
67、紙上覺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6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69、學如弓弩,才如箭鏃。
?
70、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
?
7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之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
?
任賢篇
72、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
73、蓋有非常之功,必待有非常之人。
?
74、邦之興,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75、為政只要,莫先于用人。
?
76、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禎;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
77、千人之諾諾,不如一世之諤諤。
?
78、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7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80、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
天下篇
?
81、計利當計天下利。
?
82、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
83、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
84、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
85、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
?
86、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87、一所不欲,勿施于人。
?
88、既以為人,已愈合;既以與人,已愈多。
?
89、智者求同,愚者求異。
?
90、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
91、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
92、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安。
?
9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廉政篇
94、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
95、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96、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
97、公生明,廉生威。
?
98、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
99、奢靡之始,危亡之漸。
?
100、物必先腐,而后蟲生。
?
10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
102、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
?
103、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
104、禁微則易,救末則難。
?
信念篇
105、位卑未敢忘憂國。
?
106、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
107、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
108、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
109、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1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1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112、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
?
創(chuàng)新篇
113、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114、不日新者必日退。
?
115、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
116、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
1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118、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
119、是雖常是,有時而不用;有雖非常,有時而必行。
?
120、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法治篇
?
12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
122、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
?
123、道私者亂,道法者治。
?
124、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
?
125、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
126、治國者,圓不失規(guī),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完事可成,氣功可保。
?
127、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
辯證篇
?
128、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129、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
130、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
131、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
132、睫在眼前猶不見。
?
133、見驥一毛,不知其狀;見畫一色,不知其美。
?
13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135、不謀全局中,不足謀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