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碎碎念】近期關于AI創(chuàng)作的一些零碎想法

2023-03-13 08:30 作者:灰與_  | 我要投稿

| 全文大約6200字,閱讀大約需要15分鐘

| 不是什么專業(yè)雜談,內含大量個人向碎碎念

Takeaways:

在現在這個階段,AI能做到的事情每天都在進化,但又尚未達到大規(guī)模商用水平。事實上,這本身就是沖突最嚴重的階段,現在任何一方的觀點都可能是錯的,而未來一定會是一個技術、創(chuàng)作、市場需求和法律充分博弈的結果。

如果一定要總結點什么,那我想說的是:

  1. 現在的觀點沖突,很大可能是立場沖突造成的。這并不是在說屁股決定腦袋,而是說經歷和能力的不同造成了視點的不同,創(chuàng)作者天然排斥AI,而缺乏自己原創(chuàng)技術的人,天然擁抱AI

  2. 不論哪個領域,在經歷終將會來臨的AI沖擊后,能留下的大約是三種創(chuàng)作者:(1)有超出常人天賦的(2)付出超出常人努力的(3)不在乎商業(yè)利益或他人看法,只為取悅自己而創(chuàng)作的

【從頭像生成器到集體抗議】

b站的用戶可能不太知道,lofter最近因為AI鬧翻天了。

在這個以同人圖和同人文創(chuàng)作見長的社區(qū),一夜之間我關注的幾乎所有畫師都宣布了退出或準備退出lofter,轉戰(zhàn)微博或海外的平臺。

起因是lofter上線了一個AI頭像生成功能,生成十張以內免費,十張以后的需要付糧票。up對糧票機制了解不深,大概理解是除了做任務能免費獲取一些之外,也是可以付費獲取的。

這可能是國內比較早的【以原創(chuàng)為基調的大型社區(qū)】推出的【付費】AI繪畫功能。

一瞬間,社區(qū)里的創(chuàng)作者們都炸鍋了。盡管lofter連續(xù)發(fā)了多篇后續(xù)聲明,表達會保護原創(chuàng)和治理AI內容,但由于并未下線AI頭像生成器功能,結果依然是民怨沸騰。

觀察大家的言論,矛盾點集中在,AI是用其他畫師的作品喂出來的,存在嚴重的版權問題,不應該被官方拿來收費使用;同時在這個AI和原創(chuàng)存在大量爭議的時期,官方推廣AI無疑在傷害平臺上眾多原創(chuàng)作者的感情。

官方說明下用戶的憤怒回復
一個典型的畫師退平臺聲明

作為一個一直對AI持中立或者說觀望態(tài)度,但同時又非常佩服創(chuàng)作者的人,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觸動。也許正因為我只會一些最粗淺的創(chuàng)作,既明白創(chuàng)作的辛勞和樂趣,也明白想要工具幫助自己的心情,所以大概兩邊的心情都能體會一點。

搜索b站上關于AI繪畫或AI動畫的視頻,稍微有點熱度的評論區(qū)也是吵翻天。

我無意深入討論“什么樣的畫才是有靈魂的”,畢竟從觀眾視角來說,這本質上也只是個人喜好問題。但我可以先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談談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的危機感;再從另一個視角講講大家對技術的期待。因為不會畫畫,所以我選擇從我更熟悉的領域——攝影來切入。


【“我比不過AI了,那我的練習還有什么意義”】

事實上,隨著手機攝影的普及,攝影早就是個被AI滲透到骨子里去了的領域。

好幾年前我就發(fā)現了,大部分情況下,相機直接拍出的圖,不如手機拍的“好看”,比如天空色彩,人臉就更不必說了。原因也很簡單,手機出的圖已經經過了系統(tǒng)的自動優(yōu)化。大家老調侃蘋果原相機比國產系列差,其實性能差距沒那么大,更多是國產機幫你p圖p得比較狠。

玩相機時間長點的人,一般都是不會“直出”任何圖的。因為我們一般選擇用raw格式來存儲照片,這種格式會最大限度保留圖像原始信息便于修改,也因此raw格式的圖都是很“灰”的,直接在相機屏幕上看,往往覺得不如手機拍的漂亮。

(某些重點優(yōu)化屏幕顯示的廠商除外?。。?/p>

未經處理的數據,和AI處理過的數據,不能比也是自然的。

所以我的焦慮很早以前就開始了,體現為未經后期處理的圖絕不示人,不然我覺得我只會敗給AI。

攝影是伴隨我十年以上的愛好,盡管“比不過AI”的焦慮一直與我如影隨形,甚至有時會破壞我出游的心情,但因為它對我而言還有記錄的意義,所以我也不曾想過將它放棄。

直到最近一次組內團建出游,我?guī)Я讼鄼C給大家拍照。那天天氣不好,拍出來天色是慘白的,回家修圖時發(fā)現幫小姐姐拍的圖,如果不大修就真的不如小姐姐自己手機美顏相機拍得好看(相機不僅美化了人臉,還對天空色彩也做了相當程度的優(yōu)化),而且對方似乎也沒有在等我的圖的樣子,于是我便放棄了出圖。

那一刻,說實話是很落寞的。

我知道我離專業(yè)攝影師,還有很大的距離。但這么多年,在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和光線條件下拍攝積累出的技術,在一次次頂著倦意的修圖中積累的經驗,這些我原本以為有價值的東西,其意義,連同積累起它們的時間一起,確實在此刻被否定了。

那一刻我的想法是,以后組隊出門玩,我再也不帶相機了。畢竟我的相機和我的攝影技術,沒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我想,插畫師和動畫師們也是一樣。創(chuàng)作者們無一不是經歷了艱苦的練習和拼命的思考才走到了如今這一步,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也都是耗時耗力的,而AI的橫空出世,讓這一切都顯得徒勞了。只需要輸入一些關鍵詞,等待一段不算長的時間,代碼就會自動為你吐出精密度驚人的成圖,并收獲大量的贊嘆。無論哪個嘗試過一筆一畫自己描畫的人,在這樣的結果面前,應該都會很失落。

這就像是,在漫長的夏日馬拉松的盡頭,發(fā)現早已有選手坐著車吹著空調等在終點,并且得到了比你更多的掌聲與歡呼。你為了這場馬拉松進行的練習、設計的體力規(guī)劃、準備的裝備,全都像個玩笑。

從這個角度可以說,畫師們排斥AI是天然的。

我們大可以討論AI現在還有哪些bug,討論AI如何不懂線條和光影的邏輯,不懂層次和詳略;也可以討論人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有哪些優(yōu)勢,如何體現畫師想要表達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感。但問題在于,對于大部分“消費”這些圖的觀眾來說,畫面的設計感沒有那么重要,很多時候一眼看上去好就足夠了。如果有了可以大量、快速、維持在比較高質量產出的圖源,為什么還要去期待人類畫師又慢又不穩(wěn)定的出圖?

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借用up主fdodo的最新視頻BV13k4y1h7i9(AI米山舞和真米山舞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深度解析:何為”只有人類能夠畫出的圖”)

up在視頻中用一些簡單的繪畫原則,區(qū)分了米山舞老師的圖和ai模仿的米山舞圖,這些內容我都很認同,然而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彈幕評論都有很多人以為,AI圖才是真的米山舞圖。這說明當前的AI技術已經可以滿足大眾需求了。

仔細看就會看出上面的圖在主體突出、人物性格刻畫、動態(tài)描繪上都優(yōu)于下面的AI圖,然而以為下面的才是米山舞原圖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人也并沒有“仔細看”的需求


類比到攝影,拍一張人像圖,攝影師喜不喜歡、有沒有表達出什么根本不重要,被拍攝者喜不喜歡才是重要的,而被拍攝者往往會覺得,美顏相機那種就很好。

我挺喜歡的一位攝影師前輩曾經說,他最不愛拍的就是人像,因為費勁又沒有成就感。現在我和大部分畫師們,應該都能非常深刻地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


【“如今我也能賦予她們生命了”】

在創(chuàng)作者們的落寞的另一面,是技術愛好者們的狂歡。

AI的日新月異是有目共睹的。以更有代表性的AI動畫為例,在去年10月我剛看到的時候,它還長這個樣子(BV1N14y1j7mj? pop子第二季op,但是AI轉繪(AC部警告?。?/p>

那時的AI動畫,每一幀畫風差異巨大,畫面跳動閃爍,隨便暫停都可能發(fā)現人物頗有古神之貌。不過因為別有一番人類畫師做不到的風味,倒也還算有趣。

然而六個月之后,在lora、controlnet等技術的幫助下(還有很多別的,up不太懂),人物畫風、服飾細節(jié)被穩(wěn)定了下來,“AI不會畫手”這些刻板印象也已經被破除,畫面閃爍有了解決方案,AI動畫已經確實在向著成熟應用層面進化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BV1y24y147dR(【AI動畫】『Tell Your World』feat. 初音ミク【世界計劃】),從服裝細節(jié)到背景舞臺都非常穩(wěn)定,除了miku的耳機依然時隱時現,別的地方已經幾乎看不到破綻了。如果你沒有看過,非常推薦你點進去感受一下技術的突飛猛進。

雖然anitama不久之前發(fā)視頻說明了觀點,大意是現在的ai動畫技術離真正的商用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市面上已有的ai動畫更多是噱頭,需要大量人的手動調教和修正。而且就算AI作畫能力進步了,本質也依舊是轉描,人的分鏡、layout設計是不可或缺的。從現在能看到的技術來看,AI在動畫領域能穩(wěn)定高效應用的場景很有限。

視頻不出意外得到了“不懂AI”的批評。我也是從視頻的評論區(qū)發(fā)現了上面miku視頻的鏈接。有趣的是,點開up主的歷史投稿就會發(fā)現,up主本人不會畫畫。在講解如何用AI清線稿時,up用的是AI生成的AI草稿圖。在AI上色后修復bug時,up也不是打開了PS或SAI,而是講解了該調整哪幾個參數。

對于不會畫畫的人來說(我也是其中之一),AI確實開啟了一扇有無限可能的大門,讓曾經遙不可及的瑰麗畫面變得觸手可得。不為之興奮是不可能的。

同時,AI技術與自身創(chuàng)作的有效結合,也可以達到讓創(chuàng)作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另一個造福能力不足的創(chuàng)作者的技術領域——虛擬歌姬。

你可以賦予虛擬歌姬很多含義,不過在我看來,虛擬歌姬最初存在的最大意義之一,就是給了沒有能力自己唱或者請人唱的創(chuàng)作者,一個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唱出來的機會。

在虛擬歌姬全面進入AI時代以后,這個優(yōu)勢就更加明顯了。在模仿真人咬字和歌唱感的能力上,AI虛擬歌姬相比她們的本體是斷層式的強。從我觀察到的情況,圈內的大p主基本都是擁抱AI虛擬歌姬的,畢竟誰不希望她們經自己的手唱出的歌聲更加有生命力呢?那些因為過去的引擎技術限制做不到的細膩情感調整,現在都能做到了。AI技術將他們從一些基礎的參數調整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更多花到精細微調上,將真實感一次又一次推向震撼人心的高峰。技術愛好者會為此心馳沈蕩,聽眾也會一次次被感動。

虛擬歌姬圈的AI化來得安靜而迅猛,且?guī)缀醪粸槿ν馊怂.斎ν馊伺既宦牭揭恍?2年、23年的AI虛擬歌姬的作品時,可能都會感嘆一句“什么時候唱得這么像真人了?”

我很喜歡的一首AI:BV1pL4y1t7W6(星塵infinity的《淋雨一直走》,p主是瑞安Ryan不跑調),第一次聽的時候差點落下淚來,因為最大的感想就是“我的星塵寶寶長大了”

彈幕里都是驚嘆的聲音

也有不那么拘泥于真實感的p主,AI與否對他們而言差別并那么大。那么AI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專注在音樂或詞的創(chuàng)作上??傊怯欣麩o害。

任何技術都是逐漸走向大眾化的,這個趨勢幾乎是不可逆的。就像是拍照曾經是少數會操作膠片相機的人的專利,現在則早已人人都能用手機拍照。再比如隨著短視頻平臺的推廣,平臺配套的剪輯模板讓制作短視頻變成了一件沒有門檻的事。

對于缺乏自己的原創(chuàng)能力的大多數人來說,AI技術的進步一定是有益的。

那么那些因為AI沖擊而迷茫的創(chuàng)作者,又該何去何從呢?


【“打不過,就加入”】

在那個因為拍照受到打擊的周末,我沮喪地取消了原定的行程計劃,早早踏上了回家之路。

再次拍照,已經是整整一個月之后了。

今年帝都的花開得驚人地早。看著我四年未拍過的帝都春景,終究還是手癢,又把相機拿了出來。天氣不是很好,人也很多,拍了很多,最終只有一兩張還算滿意的。然而在修圖的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

我使用的所有調色、污點修復、膠片濾鏡等功能,不也是AI嗎,只是操控AI的,是我自己而已。而且,在修圖的過程中我已經大量注入了我自己的表達欲,比如修改了畫面中的藍色使其與桃花的主色調更加相稱,抹掉了我覺得有干擾性的元素,甚至去掉了背景里的燈光來弱化圖片的時間信息。

我相信將圖交給AI,也會有不錯的智能優(yōu)化結果,但那是AI的選擇,與我想呈現出來的春景是不同的東西。

左邊是raw格式原圖,右邊是我最終的成圖。我做的一些主要處理是:(1)畫面提亮(2)色調整體調暖,同時改變了藍色標志牌的色相使其和粉色的花海更相配;(3)抹掉了背景里有干擾性的白色電線桿和燈光;(4)背景做了進一步的模糊和柔化

如果未來的圖像優(yōu)化AI進化得更強,我也學會了更多的工具,我相信我會很樂意在AI優(yōu)化的基礎上去添加自己的筆觸,最終把這張圖變?yōu)樽约合胍粼谟洃浝锏臉幼印?/p>

當然,等AI真的進化到了那一步,也就意味著任何設備拍的圖可能都能被優(yōu)化為曾經的專業(yè)級相片的質量,怎么拍不再那么重要,唯一的差別就變成了選擇拍什么以及為什么拍(whydunit比howdunit重要哈哈哈哈哈)。因此,我最需要提高的是對構圖和色彩的審美,以及發(fā)現值得被記錄的故事的眼光。

而這,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學習與經驗的積累,是AI無法幫我完成的。

類比到繪畫上,我想是一樣的。

AI在繪畫領域的應用在我看來是大勢所趨,未來一定會出現主要基于AI繪畫、加以少量修正的創(chuàng)作者,也會出現堅持手繪原創(chuàng)、適當借助AI輔助的創(chuàng)作者,他們創(chuàng)作著不同的作品,提供不同的價值,服務不同的對象。

如果觀眾需要的是畫面對人物內面的精準刻畫,是精妙而大膽的動態(tài)設計,那么一定需要有充分原創(chuàng)經驗的人來完成。這種觀眾不會很多,但一定會存在,而能做到這一點的畫師,要么極有天賦,要么付出了常人做不到的努力。

如果觀眾需要的只是標準質量的圖片,那么AI為主的批量生產即可滿足需求。

如果你不需要觀眾,創(chuàng)作更多是為了自己,或者為了和少數同好交流,那么也就沒有和AI比較的必要,去享受那個由自己構建出作品的美妙過程即可。

會有人失業(yè)嗎?我想會有,但樂觀地想,這應該是暫時的。

關于各個領域的工作者如何與AI相處,人物公眾號的一篇文章《「打不過,就加入」,我和ChatGPT的故事》給過我很大的啟發(fā)。文章里寫到了用ChatGPT完全代替了文案崗的電商老板,寫到了用ChatGPT輔助寫通訊稿的文員,也寫到了因為ChatGPT而焦慮的編劇,而最有趣的是復旦大學教授趙斌的一段話:

“想防學生是防不住的。我今天剛看了新聞,美國的大學生們已經有89%在用它做作業(yè)。所以我現在覺得,比起鑒別,干嘛不讓學生就這么來做?

打不過,就加入。ChatGPT會變成我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今年新學期的頭幾節(jié)課,我就會告訴學生,我們來學習ChatGPT。我初步的想法是,學生看完了這節(jié)課之后,就跟ChatGPT對話,去了解一些新的東西,再把內容整理出來,最后提交一個作業(yè)。因為我現在更關注的是,學生提問題的能力,也就是他們上完課之后,將會對機器提什么樣的問題,想去了解什么樣的知識,這才是我的重點。

在我們的人類世界當中,有很多工作是無效的,要承認這個事。比如,讀研究生是要寫論文的,但是你會發(fā)現,90%的論文都是可有可無的。到最后,我無法辨別文章是機器寫的還是人寫的時候,說明這些文章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所以,我希望機器人能夠促成一場革命,瓦解那些形式主義的文本,包括各種報告、大多數的論文?!?/span>

對學術如此,對商業(yè)亦是。AI可以預見的作用之一,就是給各個行業(yè)“去水”。那些經由AI都可以簡單生成的形式主義的東西,將難以再被個人用于商業(yè)化。個人要創(chuàng)造商業(yè)上的價值,要么以人工超越AI,要么“打不過,就加入”,接受AI+人工。

市場會經歷多長時間的震蕩,不是我能預測的。

但我們不是還有第三條路嗎?這條路,說難聽點,是“為愛發(fā)電”;說好聽點,是“為自己創(chuàng)作”。

雖然怎么聽都會覺得有點凄涼。但只要你創(chuàng)作過就會知道,創(chuàng)作本身的樂趣是其他任何事都難以比擬的。

作為一個有聲書作者,我做的東西的創(chuàng)造性很有限,我也一直把自己視為原作、譯作和插圖的搬運工。但即使是這種低創(chuàng)的東西,在實現我的一些個人想法時帶來的興奮的火花,依然可以點亮我的生活。比如我在開始做有聲書的第一周,就想好了大半年后才會做到的某個章節(jié),要用什么配樂好;而八個月以后真的做到那里時,我發(fā)現構思的配樂確實很合適,如愿以償地用上了,那種跨越時空與自己擊掌的感覺讓這大半年的時光都仿佛有價值了。

在AI朗讀已經能輕松讀出語氣的時代,我還在堅持自己讀有聲書、自己做后期制作,大約也是因為相信著在這些星星點點的靈感火花中,藏著我堅持創(chuàng)作的價值。

所以,當你因為AI技術的飛躍而感到迷茫時,不妨回想一下,一開始是為什么拿起了那支筆。



我既不是AI技術的擁簇,也算不上是可敬的創(chuàng)作者中的一員。

AI的進步既讓我興奮,也讓我不安。

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必須與它共處。事實上這個過程已經緩慢而穩(wěn)定地進行了很長時間,現在只是它的進步速度變得有些驚人,我們還來不及習慣。

智械危機是科幻作品最喜歡描寫的題材之一,而流浪地球二對此給出的回答,是我很喜歡的一個。

人的感情,是AI難以理解的,也是左右AI選擇的,最大的變量。

在創(chuàng)作這個領域,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永遠是我們理解與追求【美】的能力,我們共情的能力。只要不忘記這一點,我想也不必害怕AI時代的到來。

這張圖也是我在PS的處理功能的幫助下經過一定的修改后產出的,它是AI的成果也是我的心血,更是我希望分享給你的,北國的春


(ps 由于在相關專業(yè)領域很無知,本文未探討AI商用帶來的版權問題、肖像權問題等法律問題,還望見諒。無論如何,等待時間給出答案吧。)






【碎碎念】近期關于AI創(chuàng)作的一些零碎想法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巴南区| 丹寨县| 漾濞| 永平县| 安龙县| 昆明市| 黑水县| 洪雅县| 漯河市| 无为县| 闵行区| 旅游| 镇安县| 得荣县| 十堰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宜春市| 讷河市| 收藏| 炎陵县| 东光县| 林周县| 吉水县| 宜昌市| 维西| 宣化县| 兴文县| 昭苏县| 日照市| 张掖市| 绩溪县| 石渠县| 襄汾县| 石门县| 周至县| 新绛县| 甘肃省| 芮城县| 桐城市| 鹤峰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