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 千字作文 真一般
這部劇在前三十分鐘還沒什么問題,但到了巫山神女第二次出場的時候劇情就開始稀碎了。
楊戩國祀稱號郎君神,我們常叫他二郎神。而這部劇的楊戩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擔山趕日”、“顯圣真君”、“焦恩俊”。以往的楊戩瀟灑英俊如焦恩俊,心思深沉,智計百出,是心比天高的楊二郎,如果你印象里的楊戩是這樣的人,那這部劇無疑會讓你失望。
電影嘛,重在劇情,重在表演,重在特效。表演不說了,動漫電影只要人物靈動,多少不會出錯。特效,這部劇特效最為精彩的大概有三個,一個是魔家兩兄弟與楊戩的第一次斗法,魔家兄弟法術頻出,送給楊戩監(jiān)獄一日游的體驗。第二次是楊戩與巫山神女之間的戰(zhàn)斗,導演是懂男人的,懂不懂女人我就不知道了。第三次就是小說中經典的boss戰(zhàn),雖然我覺得對楊戩的塑造不成功,但這一戰(zhàn)還是讓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挺帥的。其余地方的特效就在情理之中吧。
好了,重點說下劇情。說到劇情那真的是千人千味,個人感受不知所云。劇中的楊戩想給人的應該是一種浪子的感覺,但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有些本領有點小帥但輕佻略顯蠢笨的人。
根據電影中長安淪陷的鏡頭,而且有晉朝的標注,大概率是永嘉之亂之后,建興四年左右。故事也就發(fā)生在這樣一個人間動蕩,天界暗流涌動的時候。我們的主角楊戩化名木二郎,以賞金捕手為生。然后給了一個追捕的故事,給觀眾最為直觀的感受。等到巫山神女出場,劇情正式開始了,找到沉香。說來好笑,親舅舅不知道自己外甥的名字,十幾年來竟然也沒有問過。以此為主線,進行鋪墊。劇中用了一些拽了幾句古文,不倫不類的,也就洛神賦用的稍微好一點,說回主線,故事講究一個草蛇灰線,而楊戩的故事那叫一個離譜,也不知道編劇在想什么。
巫山神女看著斷壁殘垣說了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人們怪在女人的頭上。嘿,我敏銳的察覺到這里面會有故事,果不其然幕后大Boss玉鼎真人出場就把這里圓上了:“你們楊家這一脈,女子為母親注定要鎮(zhèn)山,男子注定要劈山救母,鎮(zhèn)山是為了天下蒼生,劈山也是為了天下蒼生?!编?,他在說什么?這一段我看了三遍,我都不知道玉鼎在說什么。桃姬當年鎮(zhèn)桃山是為了天下生生不息,根據玉鼎不讓沉香劈開華山,那楊戩劈開這個桃山不就是毀了這生生不息嘛,那不就會有大劫降臨嘛??稍跅顟炫街耙呀浻写蠼倭耍竭^后大劫也就慢慢消失了。再到沉香劈山,劇中表達的是劈開華山,金霞洞不保。劈開華山,生靈涂炭。與玉鼎說的內容,以及楊戩的表現都是前后不一,這是設定前后不一啊,代入到人身上那就是人設崩塌啊。合著劈開的好壞就在一張嘴,我需要他好的時候,就可以拯救蒼生,我需要他不好的時候,那就是為禍世間?
拋開設定不談,這個故事無非講的是一個老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害得別人家破人亡。這不就和銀格里面那個屁大點陰謀一樣嘛,看似云里霧里,花里胡哨,實際就是個銀槍臘頭。我越寫越氣,寫的什么啊。
再說劇中形象,楊戩。頭巾、深衣,拖鞋,頭巾用來遮擋天眼,深衣嘛,劇中表現看應該是說他落魄了,至于拖鞋大概是想體現他浪子的形象。不知道為什么,塞博可拖鞋有什么關系,修仙和拖鞋有什么關系,浪子又和拖鞋有什么關系,近年的角色都喜歡穿拖鞋,是因為學校禁止上課期間穿拖鞋,來電影中報復嗎?至于楊戩的形象,看到最后我也不能給他一個定義,人是復雜的,他是前后不一的,我覺得他輕佻,就有人覺得他瀟灑。在我這他的形象都沒立住,挺失敗的。
沉香,心狠手辣。劇中和我的評價。他大概比楊戩的形象更有特點,只不過90分鐘后劇情崩壞,楊戩和沉香的描寫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不太行。
算了,快十點了,懶得說了??偨Y一下,這部劇優(yōu)點在于……我覺得沒什么優(yōu)點,特效,現在的國漫有幾個缺少特效的,這部劇頂多就是大場面多點。內涵也比較空,劇情很是稀碎,但我還是看完了。怎么說,對我而言就是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