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滿分必備的邏輯思維解題是什么?
高中物理孩子沒有邏輯思維、讀不懂題,那么物理學起來就會很痛苦!很多家長都知道物理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科目,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培養(yǎng)孩子在物理學習上的邏輯性思維!
有高一的家長跟我反饋說老師告訴他孩子物理一直沒有開竅是缺乏邏輯思維。什么叫邏輯性思維?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呢?
這里從知識點和做題兩個方面談一下如何培養(yǎng)高中物理的邏輯性思維!
一、知識點邏輯性
1、基本概念
把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完整的連起來就像一根完整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條,這中間但凡有一個環(huán)扣連不上,整個鏈條就斷掉了。
比如高一學的平拋、類平拋到了高二學電場的時候也用得上。
所以孩子要把教材、筆記涉及到的基本概念都背到一字不差,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老師在講解電場和平拋、類平拋結合的問題時,能迅速反映出相關知識點。
2、公式
公式的推導過程。孩子很容易忽略公式在教材上的推導過程,不僅可以知道公式的由來和適用條件、范圍,同時也能更容易理解記憶公式的標準語言敘述。
所以孩子要有獨立推導公式的能力。
二、解題的邏輯性
1、孩子解題普遍存在的問題
①重計算、輕分析。拿到題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自己能算出來的量統(tǒng)統(tǒng)寫出來,然后再結合所求找找相關的量。
②解題沒有步驟。要么就是習慣性的跳步,比如沒有畫受力分析、四力平衡不建立坐標系等等;要么就是想起來一步寫一步,也不管兩步之間有沒有關聯(lián)。
以上就是典型的沒有讀懂題和缺乏解題的邏輯思維。不分析題干就找不到題目中隱藏的關鍵信息,做題跳步?jīng)]有邏輯,不僅耽誤時間也容易在中途犯錯誤。
2、培養(yǎng)解題的邏輯性
①不管題目的難度堅決不跳步,剛開始孩子會不適應會浪費時間,時間長了熟練度上來了就會很快。
以正交分解法為例,一共有五個解題步驟:
由已知做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分析→查看物理所受力的個數(shù)→四力平衡確定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標系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這就是按照解題的邏輯走的標準:由已知→邏輯一→邏輯二......→求解。為什么老師總說孩子解題沒有邏輯,實際上就是解題的步驟有問題。
②重分析
“讀懂題、會分析”是新高考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以圖上這個題目為例,如果沒有分析畫出兩個不同情景的示意圖,后面直接就沒法做了。

所以計算過程是最簡單的過程,反而分析的過程才是最重要最復雜的。先讓孩子從讀題開始,把題干分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