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鄧穎超同信選集》讀后感

?????該書收入了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及其妻子鄧穎超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七一年間共七十四封書信。這些書信中既有夫妻之間的關(guān)心與思念,也有著對偉大革命的探索,更有他們對自身理想與信念的追求。或許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是周恩來總理的身份及其政治影響。然而在我眼中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是他們夫妻二人之間那令人羨慕的樸素又不凡的愛情。
????書的前半段記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前的書信,那時的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常常將書信寫了卻無法寄出。從信中可以看出鄧穎超在信中總是想讓在革命一線的丈夫感到安心又平淡的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掛念,還偶爾提醒丈夫為家中收養(yǎng)的孩子帶些水果糖。然而在那樣的年代越是奮斗在一線的同志越是辛苦,又工作又顧家的鄧穎超選擇了自己挑起全部的重擔。讓自己的丈夫可以更加安心地去完成更偉大的事業(yè)。鄧穎超的信如小溪涓涓流出自己對丈夫的愛意,細膩又濃烈。而我們奮斗在革命一線的周總理也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好丈夫,不愧深受我國民眾的尊敬與愛戴。即使是在繁忙的工作重擔下,我們的周總理也沒有放下對家中的掛念,雖然他的信都不長可是卻不少。信中既有對妻子關(guān)心的答復也有工作上的交待,內(nèi)容占比可以說達到三七??梢娍偫韺ぷ髂钦J真負責的態(tài)度。
????我第一次知道周恩來總理是在課本上學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那時起我知道我們中國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總理隨后又通過不斷的積累更加知道與了解周恩來總理的刻苦與偉大,那時的總理教會了為什么而讀書也讓我明白成功是不易的?,F(xiàn)在周總理教會了如何在工作與愛情之間取得平衡。我曾經(jīng)也有幸去淮安參觀過周恩來故居與紀念館,有一個展廳是專門為周恩來與鄧穎超所設(shè)的,初見鄧穎超時我是有些失望的,她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端莊大方很普通。然而周總理曾被稱為民國四大美男子。然而當我接著向下看時才明白自己是有多么的膚淺,真正的愛情是不用在乎這些的,看著展墻上他們曾經(jīng)的一幕又一幕,這樣樸素又不凡的愛情真的讓我驚嘆又羨慕。從國外到國內(nèi)多少次的分離又重逢,風風雨雨鑄造了他們之間最堅固的愛情。
????反觀當下的年輕人,把婚姻當做兒戲,有了孩子后還能隨隨便便離婚,全然不顧忌自己的父母與孩子的感受,只圖自己的一時痛快,這種風氣實在是令人唏噓。反觀周總理與其妻子那偉大又樸素的愛情,當下的年輕人不應(yīng)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嗎?
????從一個學生的角度來看正是有了著許許多多有責任心有擔當?shù)挠⑿巯攘也庞形覀儸F(xiàn)如今強大的中國,所以這份傳承應(yīng)該永遠流傳在我們中華兒女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