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之國》VFX導演山本健介訪談(下):在3DCG中體現(xiàn)2D美

作者:Cookieman
封面:《寶石之國》
在《寶石之國》中,通過3D渲染2D技術,使立體感與平面藝術之間達成了絕妙的平衡。其中CG技術表現(xiàn)的寶石頭發(fā)、草地和流體,不喪失逼真感的同時還有幾分靈動和飄逸,著實為作品增色不少。而本作中擔任VFX(視覺特效)導演的山本健介主要負責這方面設計?!禡dN》11月號的一篇訪談,揭秘了《寶石之國》視效方面的制作過程。
以立體動態(tài)美術為目標
前回談到寶石頭發(fā)的制作,而作品的重要背景“草地”,也是山本最開始著手的項目之一。原作漫畫中也多次出現(xiàn)了風吹草動的情景,監(jiān)督就要求草叢能在畫面中飄動起來。山本說監(jiān)督希望用3DCG技術表現(xiàn),還得和人物的畫風相契合。結果視效組就結合概念藝術對色彩的要求,給草地增加了筆繪的觸感,在保證立體動態(tài)感的同時,還融入了美術的要素。而遠景、中景、近景也分別有不同的講究,離鏡頭近的草地會讓美術師加上質感,然后放在polygon上進行描繪。

山本指出,學校也是這么教的,在強調攝影效果的畫面中使用3DCG技術是根本原則,而質感方面就盡量向美術靠攏。3DCG畫面如果不進行修飾,直接拿出來用會給人一種生硬感,再加上對陰影的表現(xiàn)又過于真實。所以要在攝影階段進行曝光、光效、增加空氣感等處理,使畫面變得柔和一些。和草地的處理一樣,遠景鏡頭還是3DCG原來的效果,拉到近景時再根據情況,在3DCG渲染的基礎上由美術師進行潤色。山本覺得這也是可以平衡作品品質和成本之間關系的做法。
固體和流體混合的世界
辰砂是劇中固態(tài)與液態(tài)美的結合體,因為成分是硫化汞,被設定成能自行產生銀色毒液,這些毒液常常漂浮在他四周,有時還會化為人形,比如變成他的分身,后面還會化成磷的樣子。在得知毒液具有“變形(morphing)”的屬性,視效組立時決定采用”流體模擬“工具來表現(xiàn)。

山本還指出月人乘坐的黑云也是以一種流體的形式蠕動。其實剛開始視效組都很困惑要如何表現(xiàn)它的運動方式,設計了好幾種漩渦模式的素材,最后用“碗”的形狀進行模擬,就成了黑云以立體方式涌出來的效果。順帶一提,黑云裂隙里透出七彩光芒,還是原作者市川春子設定的。

山本提到,海也是這部作品的常用場景,所以像波浪這樣的流體會經常出現(xiàn)。而在動畫之后的展開中,流體也將成為重要的畫面主題??紤]到成本,就有意識地把流體的表現(xiàn)分散到作品當中。山本認為《寶石之國》是一部不可思議的作品,在賽璐璐風格的背景中,混用3渲2和3DCG技術,還加入了固體和流體這些不同的視覺效果,如果觀眾也對此稱奇,對他而言也是件高興的事了。
【參考資料】
《MdN》2017年11月號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a4cdf118426634eb
官方網站: 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